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计算机/网络硬件、外部设备与维护信息存储与IT管理

信息存储与IT管理

信息存储与IT管理

定 价:¥69.00

作 者: 吴晨涛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计算机/网络 项目管理 IT人文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115402851 出版时间: 2015-09-01 包装:
开本: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以IT数据中心开篇,讲述存储、服务器基础架构和IT环境(OS、DB、交换),重点阐述存储系统和网络技术(RAID、FC-SAN、IP-SAN、NAS)及典型场景下实践;上升、扩展到存储虚拟化、分布树对象存储、容灾备份等数据保护技术和应用,再过渡到云计算和大数据等综合解决方案概述,以IT数据中心运维管理结尾。

作者简介

  吴晨涛,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专业、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双博士,曾参与撰写《海量网络存储系统原理与设计》(曹强、谢长生等著)部分章节。

图书目录

目录
第1章 IT基础设施 0
1.1 IT基础设施与数据中心 2
1.1.1 IT基础设施—数据中心 2
1.1.2 数据中心的物理环境需求 3
1.1.3 数据中心的发展和趋势 3
1.1.4 大数据时代对数据中心的要求 4
1.1.5 存储在数据中心的作用 4
1.1.6 服务器在数据中心的作用 5
1.1.7 网络在数据中心的作用 5
1.2 云数据中心 6
1.2.1 传统数据中心的挑战 6
1.2.2 云数据中心的主要架构 7
1.2.3 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融合 9
1.2.4 服务器在ICT背景下的主要需求和应用场景 10
1.2.5 存储在ICT背景下的主要需求和应用场景 10
1.2.6 云计算在ICT背景下的主要需求和应用场景 11
1.2.7 数据中心在ICT背景下的主要需求和应用场景 12
1.3 本章总结 12
1.4 练习题 13
第2章 存储与应用环境 14
2.1 存储的应用环境 16
2.1.1 存储的I/O流程 16
2.1.2 网络存储技术 16
2.2 存储设备 17
2.2.1 机械硬盘 17
2.2.2 固态硬盘 23
2.3 主机与应用 28
2.3.1 操作系统 28
2.3.2 设备驱动 29
2.3.3 卷管理器 29
2.3.4 文件系统 29
2.3.5 集群 30
2.4 大数据应用的挑战 30
2.4.1 大数据的概念 30
2.4.2 大数据应用对存储的挑战 31
2.5 本章总结 32
2.6 练习题 32
第3章 服务器基础 34
3.1 服务器概述 36
3.1.1 服务器简介 36
3.1.2 服务器的主要特点 36
3.2 服务器的分类 38
3.2.1 按照体系架构来划分 38
3.2.2 按应用层次划分 38
3.2.3 按服务器的处理器架构划分 40
3.2.4 按服务器用途划分 40
3.2.5 按服务器的机箱结构划分 41
3.3 处理器的发展与技术 43
3.3.1 处理器概述 43
3.3.2 常见的处理器 43
3.4 内存的发展与技术 44
3.4.1 内存概述 44
3.4.2 常见的内存技术 44
3.5 服务器I/O总线 46
3.5.1 I/O总线概述 46
3.5.2 常见的I/O总线技术 46
3.6 服务器RAID技术 47
3.6.1 RAID概述 47
3.6.2 服务器RAID卡 47
3.7 服务器高级技术与发展 49
3.7.1 服务器的智能监控管理技术 49
3.7.2 服务器的安全保护技术 50
3.7.3 服务器负载均衡技术与应用 52
3.7.4 服务器容错技术与应用 54
3.7.5 服务器虚拟技术与应用 57
3.8 服务器操作系统 58
3.8.1 操作系统概述 58
3.8.2 常见的操作系统 58
3.9 服务器文件系统 59
3.9.1 文件系统概述 59
3.9.2 常见的文件系统 59
3.10 服务器高可用集群技术与应用 60
3.10.1 集群技术概述 60
3.10.2 常见的集群技术 60
3.11 华为服务器产品介绍 61
3.11.1 RH2285 V2 61
3.11.2 RH5885 V2 62
3.11.3 E6000 62
3.11.4 X6000 63
3.11.5 E9000 64
3.12 本章总结 65
3.13 练习题 66
第4章 RAID技术及应用 68
4.1 RAID基本概念与技术原理 70
4.1.1 RAID概述 70
4.1.2 RAID的种类 72
4.1.3 RAID的原理 73
4.2 RAID级别 78
4.2.1 RAID-0 78
4.2.2 RAID-1 78
4.2.3 RAID-2 79
4.2.4 RAID-3 80
4.2.5 RAID-4 80
4.2.6 RAID-5 81
4.2.7 RAID-6 81
4.2.8 RAID-10 82
4.2.9 RAID级别总结 83
4.3 RAID中的数据保护技术 83
4.3.1 热备 83
4.3.2 重构 84
4.3.3 预拷贝 85
4.4 RAID与LUN 85
4.5 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RAID的发展趋势 86
4.5.1 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RAID面临的问题 86
4.5.2 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RAID发展的实践 87
4.6 本章总结 87
4.7 练习题 88
第5章 存储阵列技术及应用 90
5.1 存储阵列系统的组成 92
5.2 存储阵列系统架构简析 92
5.2.1 控制框 92
5.2.2 硬盘框 98
5.3 存储阵列通用技术 101
5.3.1 磁盘预拷贝 102
5.3.2 LUN拷贝 102
5.3.3 块虚拟化 103
5.3.4 SmartTier 103
5.3.5 SmartQoS 104
5.3.6 SmartThin 104
5.3.7 操作分级 105
5.3.8 硬件冗余技术 105
5.3.9 掉电保护技术 107
5.3.10 保险箱技术 107
5.3.11 镜像通道技术 107
5.3.12 热插拔技术 108
5.3.13 SSD缓存技术 108
5.3.14 多路径技术 109
5.3.15 SAS级联技术 109
5.4 华为存储阵列产品及应用 109
5.4.1 产品定位 110
5.4.2 软硬件形态和组件 110
5.4.3 典型应用 112
5.4.4 产品特点 112
5.5 本章总结 116
5.6 练习题 117
第6章 SAN技术及应用 118
6.1 DAS概述 120
6.1.1 DAS简介 120
6.1.2 DAS技术的发展 120
6.1.3 DAS的分类 121
6.1.4 DAS技术遇到的挑战 121
6.2 使用SCSI实现DAS 122
6.2.1 SCSI协议简介 122
6.2.2 SCSI-3协议简介 122
6.2.3 SCSI-3通信模型 123
6.2.4 SCSI指令模型 123
6.2.5 基于SCSI的DAS应用 124
6.3 SAN的产生与发展 124
6.3.1 SAN概述 124
6.3.2 SAN的产生 124
6.3.3 SAN的发展与主要形态 125
6.4 SAN的组成与部件 126
6.4.1 SAN的结构 126
6.4.2 SAN的连接组件 126
6.4.3 FC-SAN的线缆 128
6.5 FC连接和端口 128
6.5.1 FC架构简介 128
6.5.2 FC拓扑结构与所用端口 129
6.6 FC协议 131
6.6.1 FC层次结构 131
6.6.2 光纤通道编址 131
6.6.3 FC帧 132
6.6.4 FC协议的优劣 133
6.6.5 FCoE技术 133
6.7 SAN与DAS的比较 133
6.8 华为解决方案及其应用场景 134
6.9 本章总结 137
6.10 练习题 138
第7章 IP-SAN技术及应用 140
7.1 IP-SAN的产生和发展 142
7.1.1 IP-SAN概述 142
7.1.2 IP-SAN的发展、趋势 142
7.2 IP-SAN的组成与部件 143
7.2.1 IP-SAN的组成 143
7.2.2 IP-SAN组网连接 144
7.3 iSCSI协议 145
7.3.1 iSCSI协议简介 145
7.3.2 iSCSI协议模型 145
7.3.3 iSCSI体系结构 146
7.3.4 iSCSI的启动器和目标器 147
7.3.5 iSCSI会话连接 147
7.3.6 iSCSI的拓扑结构 149
7.3.7 iSCSI实现方式 150
7.4 FC协议与TCP协议的融合 151
7.4.1 FCIP技术 152
7.4.2 FCIP技术细节 152
7.4.3 基于FCIP的存储方案及其特点 153
7.4.4 iFCP技术 154
7.4.5 iFCP技术细节 155
7.4.6 基于iFCP的存储方案 156
7.4.7 FCoE技术 157
7.4.8 FCoE技术细节 157
7.4.9 基于FCoE的存储方案及其特点 157
7.5 IP-SAN协议的比较 158
7.5.1 FC/iFCP/FCIP协议 158
7.5.2 分析与应用场景 159
7.6 IP-SAN华为的实现与应用 159
7.6.1 相关华为产品简介 159
7.6.2 IP-SAN解决方案 160
7.7 本章总结 162
7.8 练习题 162
第8章 NAS技术及应用 164
8.1 NAS概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