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政治行政管理从管理到治理:体制转型与理念变迁

从管理到治理:体制转型与理念变迁

从管理到治理:体制转型与理念变迁

定 价:¥68.00

作 者: 郭风英 著
出版社: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中国当代学术文丛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64348731 出版时间: 2016-10-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社会管理的主体、理念、方式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管是从理论方面还是从实务方面都在逐渐打破传统的管理式思维,赋予社会管理新的时代内涵。尤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社会治理被提到国家战略层面。基于此,《中国当代学术文丛 从管理到治理:体制转型与理念变迁》全面回顾了我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管理的发展历程,深刻分析了我国从社会管理走向社会治理的多重因素,并从理论层和实务层提出合作式社会治理模式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对我国未来的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和创新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简介

暂缺《从管理到治理:体制转型与理念变迁》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第一章导论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二、文献述评与研究路径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研究方法
2.研究重点
3.研究难点
4.研究创新点
五、基本概念
1.社会管理
2.社会管理体制
3.社会管理格局
第二章1949年以来我国城市社会管理体制的变迁历程
一、单位体制下行政一元化社会管理体制
1.组织体系:“单位制 街居制”
2.功能构成:全能空间 全能管理
3.运行机制:高度集权的单向行政
4.本质特征:对社会的整合与控制
二、社会结构分化背景下社会管理体制的转型
1.社会管理体制的组织体系变迁
2.社会管理体制的管理功能变迁
3.社会管理体制的运行机制变迁
4.社会管理体制转型的主要特征
三、治理多元化社会管理体制的制度化构建
1.治理多元化的实践要求
2.治理多元化的理论基础
3.体制建构及其实践探索
第三章1949年以来我国城市社会管理体制变迁的动力机制
一、我国城市社会管理体制变迁动力机制的结构要素
1.价值形态:导向因素
2.理论形态:指导因素
3.实践形态:诉求因素
4.主体形态:推动因素
二、我国城市社会管理体制变迁动力机制的演进阶段
1.秩序稳定:国家一元化推动
2.效率公平:国家一市场合力推动
3.公平正义:国家一市场一社会多元推动
三、我国城市社会管理体制变迁动力机制的主要特征
1.力度变化:构成要素的动态变化
2.合力作用:构成要素的多重影响
3.转换困境:管理体制的模式转型
第四章1949年以来我国城市社会管理体制变迁与发展的趋势
一、我国城市社会管理体制变迁与发展的基本路线
1.从统治到治理:社会管理的体制转轨
2.从集权到分权:公共权力配置的转型
3.从管理到服务:社会管理的理念转变
二、我国城市社会管理体制变迁与发展的目标模式
1.社会管理体制模式:理论分野与体制类型
2.国家一社会合作治理:学理分析与发生逻辑
3.国家一社会互构互强:体制创新的目标定位
第五章我国城市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现实障碍与可行路径
一、我国城市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现实障碍
1.传统社会管理思想和体制的惯性依赖
2.现行社会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不完善
3.社会管理中社会力量实质性参与不足
二、我国城市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可行路径
1.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2.培育社会力量,增强社会自治能力
3.重构社会关系,构建合作治理网络
第六章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