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教育/教材/教辅教辅教师用书上海课程改革25年(1988—2013)

上海课程改革25年(1988—2013)

上海课程改革25年(1988—2013)

定 价:¥49.00

作 者: 孙元清,徐淀芳,张福生,赵才欣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44470117 出版时间: 2016-09-01 包装:
开本: 16开 页数: 185 字数:  

内容简介

  本课程改革是上海市教育改革一项跨世纪的系统工程。本书则是第一部关于上海课程改革25年探索发展这一重大课题的重要著作。作者以亲历者、参与者的身份,回顾和总结了上海课程改革从1988年开始到2013年围绕提高学生素质这个目标探索的历程,书中首次系统全面地反映了上海这25年在课程改革方面(如课程改革方向、课程理念、课程结构等)的创新探索,包括成果、经验、创新做法等,体现了上海课程的突破、特点、亮点和创新,对深化探索上海乃至全国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作者简介

  孙元清1939年出生,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曾任职向明中学和市教材组;1976到2001年历任上海市教育局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处党支部书记兼副处长、教研室主任兼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改革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退休后任顾问和学术委员,上海市区县教育综合改革专家。上海特级教师,华东师范大学等兼职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奖章证书,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攻课程结构、劳技课程、科学课程、活动课程、研究型课程等开发;主编初中科学(牛津上海),KPK物理(高中精编),研究型课程指导手册等教材;主编高中课程结构和教学管理的研究与试验、各学科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理科思维方法等著作数部;课程改革论文数十篇。徐淀芳1960年出生, 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现任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主任、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改革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博导,中国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中学分会副主任等。上海市物理特级教师,上海市先进工作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在课程建设、教材研制、课堂教学和评价改革等领域研究成果颇丰,先后在《教育发展研究》等核心期刊上,发表了《严格的证据,教学研究进步的核心》等几十篇学术论文;主持并出版了《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等十几部著作。主持的“上海市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中学物理教学的革新,数字化实验系统(DIS )的研发与应用”两项成果获首届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张福生1941年出生,1964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上海市数学特级教师。长期从事中学数学教学与研究、数学教材编写、课程与教材改革等工作。历任上海市中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组副组长,上海市教育局教研室数学教研员,上海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改革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曾任中国数学会理事,上海市数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课程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上海市教育学会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被聘为上海市二期课改中小学数学教材审查委员,被聘参与教育部新课改中学数学教材审查。参与编写或个人编写有关数学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专著数部、论文十数篇。赵才欣1948年出生,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原副主任,特级教师,华东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兼职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中小学课程改革与教学研究、教育评价、教材改革、地理与环境教育研究等;近期出版《有效教研——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导论》《如何备课》、《初中学校教育评价指标研究》《转型的地理课堂——基于资源的学与教》等专著;主编或编著《中学选修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上海市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绿色教育”系列教材(四册)》《教学环节改进丛书(五册)》等十数册;曾在《人民教育》《上海教育》《地理教学》和《现代教学》等刊物发表有关论文数十篇。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课程改革的动因、目标、条件和发展
第一节 课程改革的动因
第二节  课程改革的基础
第三节  课程改革的课程政策
第四节  课程改革的领导组织
第五节  课程改革的历程
第二章  培育学生基本素质和健康个性的课程——编制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
第一节  课程体系编制的顶层设计
第二节  制定课程改革中的培养目标
第三节  一期课程方案的编制
第四节  二期课程方案的编制
第五节  课程标准的编制
第三章  为学生提供适合学习的教材——编制课程的基本教材
第一节  教材的概念、意义和品种
第二节  教材编制队伍的组织和机制建设
第三节  上海中小学教材建设的基本方式
第四节  上海中小学教材的基本特点
第四章  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中心工作——基于课堂转型的教学及其研究
第一节  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中心工作
第二节  课堂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阵地
第三节  课堂教学评价的改革与创新
第四节  课堂教学改革案例
第五节  提升区域教研和校本教研的功能
第五章  拓展学生发展的时空和途径——建立课程实施的保障体系
第一节  优化课程资源的开发机制
第二节  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三节  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四节  保障课程改革的教师专业培训
第五节  课程体系的信息化
第六节  教育考试与评价改革
第六章  课程改革的精彩华章——课程实施的教育效果
第一节  取得课程试验与推广的经验
第二节  提升了学校课程领导力
第三节  教师课程的创造力得到加强
第四节  中小学学生茁壮成长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