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教育/教材/教辅教辅教师用书杜威在华教育讲演

杜威在华教育讲演

杜威在华教育讲演

定 价:¥49.80

作 者: 单中惠,王凤玉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教育理论/教师用书 教育理论/教育主张 中小学教辅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67555570 出版时间: 2016-1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424 字数:  

内容简介

  杜威的哲学思想和教育理念在中国教育界备受关注、广为流传。本书收录了杜威1919—1921年在华期间61篇教育讲演录,包括教育哲学、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平民教育、职业教育、大学教育、现代教育、伦理教育、学生自治、教师职责10个方面。在每一部分前面,编者对该部分所汇集的讲演进行了初步的概括和归纳,可作为一个简要的导读。透过这些讲演,读者可以对杜威的教育思想有清楚而深刻的认识。

作者简介

  单中惠浙江绍兴人。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博导。曾任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签约教授和博导、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兼职博导,以及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副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主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访问学者(1982—1984)、英国赫尔大学教育学院高级访问学者(1992—1993)、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高级访问学者(1997—1998)。主要研究领域:西方教育思想、外国教育问题史、外国基础教育政策等。主要学术成果:《在世界范围内寻觅现代教育智慧》《现代教育的探索——杜威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西方教育思想史》《西方教育问题史》《西方领导教育史》,以及主编“世界一流大学丛书”(4本)、“西方教育史经典名著译丛”(10卷)等。其中一些学术成果获省部级奖。王凤玉辽宁沈阳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现任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导,辽宁省教育厅特聘教授,美国密苏里大学兼职教授。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2003)。主要研究领域:外国教育史、比较教育。先后主持中外教育合作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一般课题、教育部重点课题及省级课题多项。主要学术成果:《社会变革与教育机构转型——美国师范教育机构转型研究及启示》《借鉴与创新: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成长历程》;合著《中美高等教育比较研究》《西方师范教育机构转型——以美国、英国、日本为例》;翻译《西方教育文化史》等。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近50篇。

图书目录

001 前言 杜威教育思想与近代中国教育 一教育哲学 005 关于教育哲学的五大讲演(在北京教育部的讲演) 068 教育与学校的几个关键问题(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讲演) 二社会教育 124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在上海松江的讲演) 127 教育与社会进化之关系(在扬州的讲演) 130 专门教育之社会观(在上海同济学校的讲演) 133 社会进化(在上海青年会的讲演) 136 学校与社会(在苏州的讲演) 140 教育行政之目的(在苏州的讲演) 144 教育与社会之进步 147 美国教育会之组织及其影响于社会(在福建省教育会的讲演) 150 教授青年的教育原理(在女子高师的讲演) 153 教育之社会的要素(在济南的讲演) 157 学校科目与社会之关系(在济南的讲演) 161 中国学校的科目问题(在济南的讲演) 165 学校教育务必与社会生活联络(在济南的讲演) 三学校教育 172 经验与教育之关系(在南京的讲演) 175 教育之要素(在南京的讲演) 178 “自动”的真义(在扬州的讲演) 180 智慧度量法的大纲(在常州的讲演) 183 造就发动的性质的教育(在杭州第一师范学校的讲演) 186 教材的组织(在徐州的讲演) 189 试验主义(在无锡的讲演) 192 自动的研究(在福州青年会的讲演) 194 天然环境、社会环境与人生之关系(在福州青年会的讲演) 197 教育之心理的要素(在济南的讲演) 四平民教育 206 平民主义的教育(在上海的讲演) 212 平民教育之真谛(在浙江教育会的讲演) 218 平民主义之教育(在江苏教育会的讲演) 225 平民主义之精义(在南京的讲演) 227 公民教育(在上海浦东中学的讲演) 230 国民教育与国家之关系(在福州青年会的讲演) 五职业教育 236 职业教育之精义(在中华职业教育社的讲演) 240 职业教育与劳动问题(在中华职业教育社的讲演) 243 工艺与文化的关系(在上海南洋公学的讲演) 245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关系(在上海沪江大学的讲演) 248 教育与实业(在苏州的讲演) 250 读书与工作结合(在福建省立蚕业学校的讲演) 252 教育与实业(在福州青年会的讲演) 六大学教育 257 大学与民治国舆论的重要(在北京大学的讲演) 259 大学的旨趣(在厦门大学的讲演) 七现代教育 266 现代教育之趋势(在北京美术学校的讲演) 280 学问的新问题(在北京尚志学校的讲演) 286 教育的新趋势(在徐州的讲演) 289 现代教育的趋势(在厦门集美学校的讲演) 293 小学教育之新趋势(在杭州的讲演) 八伦理教育 298 教育答问(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讲演) 302 品格之养成为教育之无上目的(在山西太原大学校礼堂的讲演) 305 伦理讲演纪略(在北京的讲演) 344 习惯与思想(在福州青年会的讲演) 347 自动道德重要之原因(在广州国立高等师范学校的讲演) 九学生自治 354 学生自治的组织(在北京的讲演) 358 自动与自治(在福建第一中学的讲演) 364 学生会的宗旨与办法(在湖北学生会的讲演) 十教师职责 370 与贵州教育实业参观团之谈话(在北京大学哲学教研室) 372 教育家之天职(在南京的讲演) 375 教育者的天职(在上海第二师范学校15周年纪念会上的讲演) 378 教育者之责任(在南通的讲演) 383 再说教育者的责任(在苏州的讲演) 386 教育者为社会领袖(在福建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讲演) 389 教师职业之现在机会(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讲演) 394 教育者的工作(在济南的讲演) 399 后 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