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农业科学植物保护柑橘黄龙病防治研究工作回顾

柑橘黄龙病防治研究工作回顾

柑橘黄龙病防治研究工作回顾

定 价:¥88.00

作 者: 赵学源 著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109228405 出版时间: 2017-05-01 包装: 精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67 字数:  

内容简介

  《柑橘黄龙病防治研究工作回顾》按八个方面进行归纳:①发生概况;②病状与病害诊断;③病原研究;④病原物在寄主体内的分布、移动与潜育期;⑤媒介昆虫;⑥寄主;⑦发病与环境的关系;⑧防治方法。编写时,先就某个方面按年代先后列出有代表性的意见,然后进行小结和讨论。

作者简介

暂缺《柑橘黄龙病防治研究工作回顾》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前言
柑橘黄龙病防治研究工作大事记
第一章 发生概况
一、病害名称
二、发生历史与发源地
三、发生、分布状况
(一)20世纪70年代以前已知病区(广东、福建、广西)的调查
(二)1977年和1977年以后确认的病区(四川、云南、江西、浙江、湖南、贵州)的调查
(三)病害发生、流行区向北扩展的调查
(四)关于发生、分布调查的小结与讨论
四、为害状况
(一)果园病害发生情况
(二)各地区黄龙病为害状况综述
(三)关于为害状况的小结和讨论
第二章 病状与病害诊断
一、病状
(一)陈其儤的报道
(二)林孔湘的报道
(三)福建柑橘黄龙病研究小组的报道
(四)潮汕柑橘试验站的报道
(五)广西柑橘黄龙病研究小组的报道
(六)高日霞等的报道
(七)方继浩的报道
(八)罗志达等的报道
二、病害诊断
(一)依据特异性病状诊断病害
(二)诊断的其他方法及其应用
三、关于病状与病害诊断的小结和讨论
(一)病状小结
(二)关于外观病状与内部组织病变的关联
(三)田间诊断的依据
(四)是否需要根据病状,将黄龙病划分为黄龙病和斑黄病
(五)初病树夏、秋梢叶片全叶黄化的成因
(六)关于温州蜜柑的红鼻果
(七)关于诊断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第三章 病原研究
一、调查者根据病害发生情况,推测病害发生原因
(一)线虫为害
(二)地衣为害
(三)水害/土壤缺氧
(四)镰刀菌为害
二、关于发病原因的实验分析
(一)缺乏微量元素
(二)镰刀菌
(三)水害
(四)病毒
(五)由柠檬枝枯病的病原菌Deuterophoma tracheiphila引起的可能性
(六)柑橘黄龙病病原是否为柑橘衰退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us)的讨论和实验分析
(七)线状病毒
(八)类菌质体(类菌原体)/类立克次氏体或类细菌/韧皮部杆菌
(九)病原物传播途径
(十)病原物分离培养
第四章 病原物在寄主体内的分布、移动与潜育期
一、病原物在寄主体内的分布与移动
(一)发病初期,病原物的分布不局限于植株已显病状的部位
(二)病原物在寄主体内分布的均匀性和不均匀性
(三)从用病树不同组织作接种源的传病率差异看病原物分布
(四)病原物在寄主木质部分布的探讨
(五)关于病原物在寄主体内分布的小结和讨论
二、潜育期
(一)嫁接接种致病的潜育期
(二)应用柑橘木虱接种致病的潜育期
(三)关于潜育期的小结和讨论
第五章 媒介昆虫
一、媒介昆虫研究概况
二、柑橘木虱传播柑橘黄龙病及其规律研究
三、柑橘木虱其他生物学研究
(一)发生记录和种类鉴定
(二)寄主
(三)生活史
(四)生活习性
(五)田间虫口消长
(六)越冬与耐寒性
(七)天敌
四、关于媒介昆虫的小结和讨论
第六章 寄主
一、柑橘类植物寄主
(一)柑橘类植物品种的感病情况
(二)应用不同砧木的柑橘植株的感病情况
(三)实生柑橘植株的感病情况
(四)不同树龄柑橘植株的感病情况
二、其他寄主
(一)九里香(Murraya paniculata)
(二)长春花(vincarosea)
三、关于寄主的小结和讨论
第七章 发病与环境的关系
一、20世纪30~40年代的研究
二、20世纪50年代的研究
三、20世纪60年代的研究
四、关于发病与环境关系的争论聚焦于果园栽培环境影响发病的程度
(一)对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广东、福建、广西柑橘产业衰落原因和恢复途径的意见分歧
(二)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联系柑橘生产恢复发展中比较成功的个例,讨论果园栽培环境影响发病的程度
五、环境条件影响柑橘木虱的分布与虫口数量,间接影响黄龙病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
(一)生态环境对柑橘木虱分布的影响
(二)栽培环境对柑橘木虱虫口数量的影响
六、关于发病与环境关系的小结和讨论
第八章 防治方法
一、20世纪50年代中期,黄龙病被确认为病毒病后,林孔湘提出的防治意见
二、广东省柑橘黄龙病检疫与防治规划
三、对柑橘黄龙病实施植物检疫的情况
四、无病苗和少病苗的生产
(一)无病苗生产
(二)少病苗的生产
五、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进一步调查黄龙病发生情况和总结生产者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防治黄龙病的五项措施
六、在确认柑橘木虱是传播黄龙病的媒介后,提出防止黄龙病大发生的三项措施
七、防治试验和有一定规模的防治实践
(一)剪除病枝治疗病树试验
(二)挖除病树防病试验
(三)喷药除虫防病试验
(四)采用农业措施治疗病树试验
(五)采纳农民经验,切除烂根,剪除病枝,加强肥水管理治疗病树
(六)加强果园土、肥、水管理预防黄龙病试验
(七)注射四环素治疗病树
(八)柑橘无病虫栽培
(九)福建在病区采用综合性措施的防病实践
(十)福建从种植无病苗开始的柑橘健康栽培实践
(十一)浙江、四川确认局部地区有黄龙病发生后,开展的检疫与防治
八、果园防治实例
(一)广东省杨村华侨柑橘场
(二)广西华山农场
(三)广西新光农场
(四)广东普宁县洪阳公社雨堂大队
(五)福建龙海县莲花公社黎明大队柑橘场
(六)广西柳州市园艺场
九、关于防治方法的小结和讨论
(一)关于无病苗
(二)关于开展防治工作的前提条件
(三)关于植物检疫
(四)关于在病区遏制黄龙病大发生的目标和方法
(五)关于病树治疗
编后记
一、科学研究概况
(一)科学研究工作开展情况
(二)科学研究的国内协作和国际交流
二、试述对黄龙病的认识过程和目前对黄龙病的看法
(一)对黄龙病的认识过程
(二)目前对柑橘黄龙病的看法
三、对今后黄龙病防治工作的建议
四、致谢
附件
引用资料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