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哲学美学审美间体研究:主客完美创生及双元体验观

审美间体研究:主客完美创生及双元体验观

审美间体研究:主客完美创生及双元体验观

定 价:¥85.00

作 者: 丁峻,崔宁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16179390 出版时间: 2016-06-01 包装:
开本: 16开 页数: 398 字数:  

内容简介

  《审美间体研究:主客完美创生及双元体验观》深入浅出地探讨了审美活动中主体与客体有趣且精彩纷呈的相互作用情形及其全新的思想价值表征体,同时借助当代认知神经美学的前沿进展与实证材料间接印证了审美间体得以形成的心脑机制;作者提出了全新的审美解释理论及若干核心概念,并辅之以翔实精细的事据和生活化的诸多事例样本,可为爱好美学与艺术、探索爱情创造和幸福之道、对真善美之妙和大脑智慧之奥怀有好奇兴趣的广大读者提供新颖深刻和会心亮眼的精神启示。

作者简介

  丁峻(1958——),杭州师范大学研究员,艺术学硕士生导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获“全国首届青年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成果三等奖、省级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崔宁(1960——),女,杭州师范大学编审,从事艺术美学研究。主持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及教育部科研规划项目多项,荣获“首届中国青年科技论坛”论文一等奖及省部级优秀成果奖和编辑学奖多项,出版专著两部。

图书目录

导论 审美认知的前沿视域
一 国际学术界的跨学科交叉性审视
二 美学研究尚待考量的深层问题
三 审美间体——审美主客体相互作用原理及审美价值创以机制
四 基于审美间体论解释若干美学问题
第一章 美一美感形成机制及其与审美主客体的关系辨识
第一节 审美价值论述评
一 审美价值的主客体属性
二 美的价值之显现形式
第二节 美与美感的关系论
一 主观论
二 客观论
三 主客观统一论
四 实践论
五 存在论、后实践论与本体论美学
第三节 对审美的感性主义、理性主义和本体论等的认知辨析
第四节 审美间体价值得以形成的心脑对应体机制
一 审美间体价值得以形成的具身认知机制
二 审美主体追求与获得审美奖赏的神经机制
三 主体形成审美经验的心脑原理
四 主体情感发生审美嬗变的神经机制
五 审美主客体的价值交集一分立模型与审美间体的价值生成范式
第五节 有关艺术创造与审美价值生成的实证研究及评价
一 审美价值生成的主体性认知动因
二 美学实证研究的不足之处
三 审美价值生成的高阶机制及主客体认知形态的创构特征
第二章 审美间体及审美价值的创生与体验机制——以音乐审美为例
第一节 审美对象及审美价值的创生原理
一 关于思维创造之中介形态的理论分析
二 音乐审美时空的主客体合一形态——内在创生的审美对象
三 审美价值获得创生和体验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审美价值的心理表征观
一 音乐空间与审美意象所表征的主客体相互作用及其合一情形
二 审美间体——表征审美主客体得以创生的价值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三 审美间体与镜像时空的形成机制
四 审美间体系统的基本结构
五 审美间体的功能分析
第三节 审美间体(价值)由以涌现的神经对应物
一 大脑加工基础性情感信息的情感综合体
二 镜像神经元系统——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具身认知神经装置
三 人脑的“默认系统”(DMN)——主体实施对象性一本体性想象的审美创造性神经扫描网络
第四节 主客体的审美工作记忆系统
一 客体工作记忆系统——主体对客体进行审美认知的大脑信息创造性加工系统
二 本体工作记忆系统及自我参照系——主体进行自我审美认知的大脑信息创造性加工系统
第五节 主体对审美间体进行价值体验的大脑特殊网络系统
一 奖赏回路
二 元认知系统——审美体验一价值判断的顶级神经网络
三 音乐节奏一情感律动一思维律动一身体律动的神经结构
第三章 审美间体(意象价值)的外化之道
第一节 审美实践的体性、心性和物性价值观
一 审美价值的镜像实现模式
二 审美实践的社会方式——审美性的艺术教育
三 提倡“审美第一”的学习理念、认知方式和人生价值观
第二节 审美间体价值的心一脑一体一行表征形态
第三节 审美间体价值外化的认知操作原理
第四节 审美间体价值的多层级外化范式
一 审美间体价值经由自上而下路径的再内化一返输入方式
二 审美间体价值由内而外的本体符号表征方式
三 审美价值由内而外、由虚而实的对象化符号表征(艺术表征与非艺术性的审美表征) 的审美认知参照系
四 艺术符号思维一技术思维的心脑机制与行为表征范式
第四章 审美活动的心脑机制观
第一节 当代西方的神经美学研究
一 有关艺术与审美的神经现象学研究
二 有关艺术与审美的神经科学实证研究
三 审美研究的经验学科与理论学科如何相互借鉴、互动互补、协同发展?
第二节 审美情感体验的心脑机制——以惆怅美之认知为例
一 对惆怅美经验的艺术现象学分析
二 观照惆怅美的情感科学参照系
三 惆怅美的审美认知心理机制初探
四 认知惆怅美的大脑机制及神经对应物
第三节 艺术审美认知的神经现象学机制
一 艺术信息的神经表征体
二 艺术审美活动对大脑结构与功能的特殊影响
第四节 神经美学链接美学研究的方法论
一 神经美学的技术方法论贡献
二 用以构造科学假设的认识论框架及研究范式
第五章 致美学和人类的未来心智
一 审美与爱情——价值共同体、精神共同体、生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二 审美智慧——审美实践的思想结晶和精神表征体
三 审美智慧与人类的未来命运境遇
四 审美活动重构认知时空的心理效应
五 人类以审美行为重塑自身心脑结构与功能的客观事据与科学机制
六 审美文化重塑四个世界的社会效应
七 寄语美学的未来
八 致人类既成的精神之果和未来的心灵之花
全书参考文献
心灵沉香(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