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生活时尚娱乐时尚游戏艾姓源流与现状研究

艾姓源流与现状研究

艾姓源流与现状研究

定 价:¥68.00

作 者: 艾东尧 著
出版社: 经济日报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19601577 出版时间: 2017-08-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作者集思广益,集中中华艾氏有识之士的聪明才智,使这部专著在民族姓氏文化传承研究中独树一帜,对各艾氏宗派寻根问祖具有现实指导作用,并为艾姓子孙后代留下一部有价值的历史资料。这部艾氏文化的史诗巨著,书写了艾氏宗亲顺应时代的大变革,探索出了艾氏宗亲投身历史变 革的大趋势,颂扬了历代艾氏先贤和当代名人立足于中华姓氏之林的奋斗精神和成长历程,具有厚重的艾姓源流历史感和宗亲人文情怀。本书有助于当代艾氏家族儿女和未来传承研究,对各外迁宗族宗派追根溯源、认祖 归宗以及对散居各地的宗亲联谊活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简介

  艾东尧,曾用名艾冬尧,1942 年 12 月 4 日出生于湖南省零陵县(今永州市冷水滩区)牛角坝镇竹溪。1962 年从零陵一中考入华中工学院(现为华中科技大学) 无线电工程与自动控制系,1967 年毕业 分配到沈阳市冶金局,历任沈阳市有色金 属压延厂和沈阳市半导体材料厂工人、班 长、车间主任兼党支部书记。1978 年 10 月考入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 先后担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高级 工程师、所党委委员兼所办主任、机关 党支部书记等职务。1990 年 9 月至 1995 年 6 月,担任沈阳市和平区人民政府副区 长。1995 年 9 月,任中科院沈阳计算所 纪委委员兼所办主任,2002 年 12 月退休。其后,从事 ISO 9000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工作。2008 年 3 月从事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 2011 年 2 月出版 33 万字专著《艾姓源流 和现状研究(第一版)》。尔后深入全国各地深度研究,完成了这部艾氏家族史学 著作的续编与增补工作。

图书目录

目录
序—追根溯源
1艾姓的名义和图腾
2艾姓的起源
2-1概述
2-2汉族艾姓的起源
2-2-1远古时期发明艾刀的氏族以艾为氏
2-2-2关于艾姓得姓始祖∕第一起源始祖—汝艾
2-2-3关于艾姓第二起源始祖—商朝修水艾侯国第一任艾侯
2-2-4关于艾姓第三起源始祖—汤阴艾国最后一任艾侯
2-2-5关于艾姓第四起源始祖—艾孔
2-2-6关于艾姓第五起源始祖—吴王僚之子庆忌
2-3少数民族艾姓的起源
2-4外来民族艾姓的起源
2-5不存在的几支艾姓起源
2-6本章小结
3各时期艾姓人口的数量和分布
3-1远古、上古和中古时期艾姓人口的宏观分布
3-2北宋末期(1102年)艾姓人口的数量及分布
3-3明朝末期(1626年)艾姓人口的数量及分布
3-42006年艾姓人口的数量及分布(抽样统计数据)
3-52009年艾姓人口的数量及分布(户籍人口数据)
3-6各地区艾姓及各艾氏宗族∕艾氏宗派当今人口数量
3-7本章小结
4艾姓人口的迁徙
4-1引起人口迁徙的主要原因
4-2明清两朝移民史
4-2-1关于明朝初期的“江西填湖广”
4-2-2关于八大移民集散地之一的江西鄱阳县瓦屑坝
4-2-3关于明初明军南征和屯垦云南(含贵州毕节地区)
4-2-4关于八大移民集散地之一的山西洪洞县大槐树
4-2-5关于清朝早中期的“湖广填四川”
4-2-6关于八大移民集散地之一的湖北麻城县孝感乡
4-2-7《张作霖父子将“闯关东”推向高潮》
4-2-8对东北移民史的新思考
4-2-9可通过方言土语和特定称呼来判定移民的祖籍
4-3艾姓人口的宏观迁徙情形
4-4艾姓人口的微观迁徙
4-5本章小结
5艾姓的传统文化
5-1概述
5-2郡望
5-3堂号
5-4楹联
5-5家谱
5-5-1艾氏家谱的编修情况
5-5-2艾氏家谱评介
5-6字辈
6艾姓历代先贤和当代名人
6-1概述
6-2艾姓历代先贤
6-3艾姓当代名人
6-4本章小结
7注释
注释1关于夏、商、西周时期的起止年代问题
注释2“湖广”的全称及其所辖地域在各朝代是不同的
注释3湖南邵阳刘艾氏的来历
注释4明清两朝基层行政机构:乡、都、里、甲
8附录
附录1两代之间的平均间隔时间/平均代差
附录2迄今已知有艾姓人口的县、市、区
附录3《艾子巧止诛九族》
附录4康熙三十三年招民填川诏
附录5以深厚情感书写艾姓源流用身体力行守望宗亲乡愁
附录6艾姓赋
附录7《历代庐陵进士表》中无名的永丰艾氏宗族宋朝进士名单
附录8清同治5年《永丰县志》记载的艾姓名人:
附录9定性推断加定量推算的综合方法应该得到应用和推广

1.从事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的起因和目的
2.从事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的途径和方法
3.《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的编著、出版及增订过程
4、《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增订后记
5.从事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的几点体会
6.结束语
主要参考资料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