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松辽盆地上白垩统页岩油地质条件评价

松辽盆地上白垩统页岩油地质条件评价

松辽盆地上白垩统页岩油地质条件评价

定 价:¥68.00

作 者: 刘成林,李冰,吴林强,汪紫菱 等
出版社: 地质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116082557 出版时间: 2016-03-01 包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11 字数:  

内容简介

  《松辽盆地上白垩统页岩油地质条件评价》系统总结了国内外页岩油研究的理论成果及勘探开发现状,分析了松辽盆地上白垩统沉积相与泥页岩展布、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泥页岩储集物性特征、应力场与泥页岩裂缝预测、页岩油形成机理,并建立了页岩油成藏模式,划分出了松辽盆地泥页岩油富集区。《松辽盆地上白垩统页岩油地质条件评价》成果可以为松辽盆地页岩油成藏研究和勘探开发提供理论方法借鉴。《松辽盆地上白垩统页岩油地质条件评价》可供从事油气勘探开发的科研人员阅读,也可供石油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作者简介

暂缺《松辽盆地上白垩统页岩油地质条件评价》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前言
第1章 概述
1.1 页岩油的基本定义及特征
1.2 国内外页岩油研究与勘探现状
1.2.1 页岩油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藏研究现状
1.2.2 页岩油储层研究现状
1.2.3 页岩油储层裂缝研究现状
1.2.4 国内外页岩油勘探开发现状
第2章 国内外页岩油区石油地质与资源特征
2.1 国外页岩油主要产层地质特征
2.1.1 巴内特(Bamett)页岩
2.1.2 鹰滩(EagleFord)页岩
2.1.3 巴肯(Bakken)页岩
2.2 中国页岩油地质条件及资源概况
2.2.1 三塘湖盆地
2.2.2 准噶尔盆地
2.2.3 鄂尔多斯盆地
2.2.4 四川盆地
2.2.5 江汉盆地
2.2.6 南襄盆地
2.2.7 渤海湾盆地
第3章 松辽盆地地质概况
3.1 构造单元的划分
3.2 地层特征
3.3 构造演化史
第4章 松辽盆地上白垩统泥页岩沉积与展布特征
4.1 沉积背景
4.2 沉积特征
4.2.1 青山口组岩性特征
4.2.2 嫩江组岩性特征
4.3 地层层序格架
4.3.1 二级层序特征
4.3.2 青山口组三级层序特征
4.3.3 嫩江组三级层序特征
4.4 沉积相及沉积演化
4.4.1 区域沉积亚相类型及特征
4.4.2 青山口组沉积演化
4.4.3 嫩江组沉积演化
4.5 泥页岩展布特征
4.5.1 青山口组泥页岩展布特征
4.5.2 嫩江组泥页岩展布特征
第5章 松辽盆地上白垩统泥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5.1 有机质丰度
5.1.1 有机碳含量
5.1.2 氯仿沥青“A”
5.1.3 热解生烃潜量(S1+S2)
5.2 有机质类型
5.2.1 元素分析
5.2.2 族组分分析
5.2.3 岩石热解分析
5.2.4 正构烷烃系列
5.2.5 甾烷系列
5.2.6 萜烷-藿烷系列
5.2.7 芳香烃类
5.3 有机质热演化程度
5.3.1 镜质体反射率
5.3.2 岩石最高热解峰温
5.3.3 甾烷成熟度参数
5.3.4 藿烷成熟度参数
5.3.5 二苯并噻吩成熟度参数
第6章 松辽盆地上白垩统青山口组泥页岩岩石学特征
6.1 矿物组成特征
6.2 泥页岩岩相特征
6.2.1 岩相划分方法
6.2.2 富黏土岩相
6.2.3 富碳酸盐岩相
6.2.4 富石英岩相
6.2.5 混合岩相
6.3 泥页岩成岩作用
6.3.1 压实作用
6.3.2 胶结作用
6.3.3 溶解作用
6.3.4 交代作用
6.4 成岩阶段划分
第7章 松辽盆地上白垩统青山口组泥页岩微观储集特征
7.1 青山口组泥页岩孔隙形态特征
7.1.1 矿物颗粒孔隙形态
7.1.2 有机质孔隙形态
7.2 青山口组泥页岩孔隙结构特征
7.2.1 视孔隙度分析
7.2.2 氮气等温吸附线特征
7.2.3 BET表面积、总孔体积、平均孔径特征
7.3 青山口组泥页岩孔隙发育影响因素
7.3.1 高温高压生烃模拟实验
7.3.2 成岩作用对泥页岩孔隙发育的影响
7.3.3 TOC对泥页岩孔隙发育的影响
7.3.4 矿物组成含量对泥页岩孔隙发育的影响
7.3.5 R0对泥页岩孔隙发育的影响
第8章 松辽盆地上白垩统青山口组裂缝分布特征及测井评价
8.1 泥页岩裂缝的成因类型
8.1.1 构造裂缝
8.1.2 沉积成岩缝
8.2 泥页岩裂缝的产状
8.2.1 裂缝的走向
8.2.2 裂缝的倾角
8.2.3 裂缝的密度
8.3 泥页岩裂缝的规模与分布
8.4 裂缝的有效性
8.5 裂缝的测井识别与评价
8.5.1 泥页岩储层裂缝的成像测井识别与评价
8.5.2 泥页岩储层裂缝的常规测井响应特征
8.5.3 泥页岩裂缝的常规测井识别方法
8.5.4 裂缝的纵向分布规律评价
第9章 松辽盆地上白垩统青山口组应力场数值模拟与泥岩裂缝预测
9.1 研究方法与模型的建立
9.1.1 研究方法的选取
9.1.2 三维有限元模拟方法简介
9.1.3 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
9.2 岩石力学参数的求取
9.2.1 横波时差的提取
9.2.2 岩石力学参数的求取
9.2.3 岩石强度参数的求取
9.3 岩石力学参数的计算
9.4 三维岩石力学参数场随机模拟
9.5 力学参数纵向分布特征
9.6 力学模型的建立及网格划分
9.7 古构造应力场分析
9.8 构造应力大小的测定
9.9 应力场数值模拟的结果
9.9.1 最大主应力分布特征
9.9.2 最小主应力分布特征
9.10 青一段泥岩裂缝预测
9.10.1 破裂准则简介
9.10.2 张破裂与剪破裂预测结果
9.10.3 地层破裂评价指标
9.10.4 岩石形变能量值
9.10.5 二元法预测裂缝密度
第10章 松辽盆地上白垩统青山口组页岩油形成与分布特征
10.1 烃源岩热演化模拟
10.2 烃源岩的生烃特征
10.3 烃源岩的排烃特征
10.3.1 生烃潜力法
10.3.2 青一段源岩排烃模式
10.4 运移动力
10.5 流体滞留类型
10.6 页岩油富集模式
10.7 页岩油的测井识别
10.8 页岩油与常规油的分布特征
10.9 页岩油发育有利区
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