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中国专门史中华图像文化史·文字图像卷

中华图像文化史·文字图像卷

中华图像文化史·文字图像卷

定 价:¥198.00

作 者: 朱永明,胡天璇 著
出版社: 中国摄影出版社
丛编项: 中华图像文化史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17906933 出版时间: 2018-03-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428 字数:  

内容简介

  《中华图像文化史·文字图像卷》从符号语言学视角提出,不论文字自身的结构与形态是抽象的线条,还是兼具形象的意象与装饰,它们都是结构性的符号组合模式。汉字文化创造的本体是视觉性符号,包含符号形式与符号语义两个相生互补的共生体,这种形意相生的视觉话语模式是汉字文化体系典型的特征。本书立足语言符号学观念与方法,在强调图像主体的汉字文化史研究的同时,以产生、构成与传播三大场域为语境逐层展开。三大场域图像理论由韩丛耀先生结合潘氏图像学及社会学、传播学语境理论提出,相较潘诺夫斯基(Wolfgangk. H. Panofsky,1919—2007)其圣像研究视角的三层次图像分析方法,三大场域模式将图像研究推向一个更为宏观和立体的视域。

作者简介

  朱永明,汉族,1968年3月生,祖籍皖休宁,苏州科技大学传媒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视觉传播研究所所长,南京大学中华图像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先后主持完成省部级、市厅级研究课题7项,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中国新闻传播技术史》”子课题—古代传播技术卷负责人,近年来,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20篇,出版专著《视觉语言探析:符号化的图像形态与意义》《传统汉字图像艺术》。韩丛耀:南京大学教授,中华图像文化研究所所长。曾获得第四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教学成果二奖,两次获得中国个人艺术成就奖—中国摄影金像奖(理论评论奖),三次获得省部级优秀社科成果奖。先后独立完成法国、以色列的科学、哲学研究课题;两次独立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6次完成省部级科研课题。长期从事图像传播学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兼任法国欧亚印象交流协会(ISASES)顾问,在国内外发表摄影作品2000余幅,远赴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瑞典、瑞士、南非等国家和台湾访学或讲学。在海内外出版专著《中国近代图像新闻史》(6卷)(第四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第九届中国摄影金像奖—理论评论奖,日本东京大学出版社即出日文版)、《图像传播学》(第八届中国摄影金像奖、江苏省第十一届社科奖)、《图像:一种后符号学的再发现》、《图像:主题与构成》、《中国影像史》(10卷)等35部,发表学术论文110多篇。

图书目录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