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化学基础化学(第9版/本科临床/配增值)

基础化学(第9版/本科临床/配增值)

基础化学(第9版/本科临床/配增值)

定 价:¥58.00

作 者: 李雪华,陈朝军 著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117266567 出版时间: 2018-09-01 包装: 平装
开本: 大16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本套教材为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第九轮规划教材,是我国医学教育领域起步早、历史悠久、修订版次多的规范、科学、经典的国家级规划教材。第八轮教材自2013年秋季出版至今,已经4年时间,修订再版是学科知识及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本次修订将根据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注重课程体系的优化改革和教材体系建设的创新,并继续坚持三基、五性、三特定的教材编写原则,更新内容,体现继承与发展。

作者简介

  李雪华 女,1963年12月生于广西南宁。现任广西医科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校教学名师,广西高等教育学会化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学化工学会广西分会常务理事,药学系主任,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教研室主任,广西科技项目、民族药审评专家,《广西医科大学学报》编委会编委、中文核心《食品科学》及《化学研究与应用》评审专家。从事医药化学教学研究工作至今32年。致力于多糖活性及构效关系研究,及靶向载药体系研究,主持了2项省级重点攻关课题、3项省级自然科学基金及2项厅级科研课题工作,主要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部、厅级5项课题的工作。获9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发表论文44篇(SCI 7篇,EI 2篇),获广西药学会中恒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主持教学课题省级2项、校级3项及参与1项教育部教改课题。荣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校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获省级“广西高校大学生化学化工类学术创新成果竞赛”第5~18届一等奖4项和二等奖6项。获校受欢迎十佳教师奖、全英教学受欢迎教师奖、本科教学质量奖、本科教学管理先进个人、巾帼标兵。主编了4本教材,2本获广西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和二等奖,副主编了15本及参编了10本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纸质、数字及协编医药学教材。陈朝军 女,汉族,1957年11月生于河北保定。中共党员,无机化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内蒙古医科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副主任、主任,药学院副院长、院长。现任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药学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学会内蒙古化学学会常务理事,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学会常务理事。1982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化学专业。同年到内蒙古医学院(现内蒙古医科大学)药学院任教。1997年晋升副教授,2004年晋升教授。近年来主持或参与各级教学项目4项;近三年发表论文7篇,完成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教育研究会教改课题1项,承担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科学“十一五”“十二五”规划课题各1项,承担内蒙古医科大学教学质量工程教改项目1项,主持、参与国家和自治区科研项目5项。副主编全国高等学校第八轮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基础化学》(第8版);主编《医药用化学实验》教材。获内蒙古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内蒙古医科大学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发表教改论文6篇,发表专业论文36篇。 主审简介 魏祖期男,1948年6月生于湖北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化学及化工学院教授(已退休),1996—2016年任中华医学会医学化学学会理事。从事医学化学教学工作至今36年。在量子化学研究领域,独创了组合数学方法推引原子谱项,快速推引等价和非等价组态原子谱项,并创造性地编制了谱项算法程序。在配位化学领域,从事配位化合物嵌入反应动力学研究、棉酚铂新型配合物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仿SOD酶配合物的合成及活性研究。是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的主要成员。发表多篇作者研究论文并为国际权威科学文献索引SCI及EI收录。主持湖北省教育厅两项教学研究课题及国家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两项子课题研究,创造学生自学训练和基础化学课程建设研究项目。作为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基础化学》第5~8版的主编,主编了主干教材及配套教材。获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教学质量一等奖。 副主编简介 尚京川 男,1961年6月生于四川内江。现任重庆医科大学药学院教授,药学实验中心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医药学化学教学至今35年。主要从事生物药物分析的研究工作,获四川省中医药局科技成果三等奖一项,参与完成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科委攻关等科研项目10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研究论文83篇,培养硕士研究生28名。编写教材16部,其中主编3部,副主编4部,国家规划教材6部。获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刘 君女,1963年3月生于山东济宁。现任济宁医学院教授,山东大学与济宁医学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化学化工学会医学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医药化学教育35年。近年来,先后主持和承担厅局级以上科研课题10余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主编、副主编、参编国家及省部级“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及其配套教材10余部;是省试点课程、省精品课程、校精品课程的主要负责人。获山东省高校科技进步奖、山东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和济宁市科技进步奖10余项;获山东省高校科教兴鲁先锋共产党员、济宁市“五一”巾帼奖章、校教学名师等荣誉。 籍雪平女,1962年7月生于河北石家庄,日本信州大学理学博士。现任河北医科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河北省分析仪器技术学会环境分析监测分会理事,兼任河北省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至今从事医用化学教学工作34年。致力于电化学分析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主要方向是电化学生物传感器。近年来,主持省部级和厅局级科研课题5项、省级和校级教学课题2项。作为完成人获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文(作为或通讯作者)15篇,影响因子为7.780。

图书目录

绪 论  1 章 稀薄溶液的依数性质  4 节 混合物的组成标度 4 第二节 溶液的蒸气压力下降 6 第三节 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 9 第四节 溶液的渗透压力 12 Summary 17 习题 18 Exercises 19   第二章 电解质溶液  20 节 强电解质溶液 20 第二节 酸碱理论 22 第三节 弱酸和弱碱溶液的解离平衡 26 第四节 酸碱溶液pH的计算 30 Summary 35 习题 36 Exercises 37   第三章 沉淀溶解平衡  38 节 溶度积和溶度积规则 38 第二节 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40 第三节 沉淀溶解平衡的医学意义 44 Summary 46 习题 47 Exercises 48   第四章 缓冲溶液  49 节 缓冲溶液及缓冲机制 49 第二节 缓冲溶液pH的计算 50 第三节 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 52 第四节 缓冲溶液的配制 54 第五节 血液中的缓冲系 56 Summary 58 习题 59 Exercises 60   第五章 胶体  61 节 分散系统及胶体分散系 61 第二节 溶胶 63 第三节 高分子溶液 67 第四节 表面活性剂和乳状液 71 Summary 75 习题 76 Exercises 76 第六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78 节 热力学系统和状态函数 78 第二节 能量守恒和化学反应热 82 第三节 熵和Gibbs自由能 89 Summary 96 习题 97 Exercises 98 第七章 化学平衡  100 节 化学反应限度与标准平衡常数 100 第二节 实验平衡常数 102 第三节 化学平衡的移动 103 Summary 106 习题 107 Exercises 108 第八章 化学反应速率  110 节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表示方法 110 第二节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12 第三节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117 第四节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20 第五节 催化反应简介 121 第六节 化学反应机制简介 124 Summary 126 习题 127 Exercises 128   第九章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位  130 节 原电池与电极电位 130 第二节 电池电动势与Gibbs自由能 137 第三节 电极电位的Nernst方程式及影响电极电位的因素 140 第四节 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 143 第五节 电化学和生物传感器 145 Summary 147 习题 148 Exercises 150 第十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151 节 量子力学基础及核外电子运动特性 151 第二节 氢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解释 154 第三节 多电子原子的结构 160 第四节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性质的周期性 163 第五节 元素和人体健康 167 Summary 170 习题 171 Exercises 172 第十一章 共价键与分子间力  174 节 现代价键理论 174 第二节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178 第三节 杂化轨道理论 179 第四节 分子轨道理论简介 184 第五节 分子间力 189 Summary 194 习题 195 Exercises 196
第十二章 配位化合物  197 节 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197 第二节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200 第三节 配位平衡 207 第四节 螯合物 211 Summary 216 习题 217 Exercises 218 第十三章 滴定分析  220 节 分析结果的误差 220 第二节 有效数字 223 第三节 滴定分析原理 224 第四节 酸碱滴定法 226 第五节 氧化还原滴定法 233 第六节 配位滴定法 235 第七节 沉淀滴定法 237 Summary 238 习题 238 Exercises 240 第十四章 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  242 节 物质的吸收光谱 242 第二节 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243 第三节 提高测量灵敏度和准确度的方法 246 第四节 可见分光光度法 249 第五节 紫外分光光度法简介 250 Summary 253 习题 253 Exercises 254 第十五章 常用现代仪器分析简介  255 节 原子吸收光谱法 255 第二节 分子荧光分析法 258 第三节 色谱法 262 Summary 267 习题 268 Exercises 269 第十六章 核化学及其应用简介  271 节 核化学的基本概念 271 第二节 放射性衰变和核化学方程式 272 第三节 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简介——PET-CT 274 第四节 核反应和核辐射 275 Summary 277 习题 278 Exercises 278 附 录 附录一 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  280 附表1-1 SI基本单位 280 附表1-2 包括SI辅助单位在内的具有专门名称的SI导出单位 280 附表1-3 SI词头 281 附表1-4 可与国际单位制单位并用的我国法定计量单位 281 附录二 一些物理和化学的基本常数  282 附录三 平衡常数表  283 附表3-1 水的离子积常数 283 附表3-2 弱电解质在水中的解离常数 283 附表3-3 一些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常数(25℃) 285 附表3-4 金属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286 附录四 一些物质的基本热力学数据  288 附表4-1 298.15K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生成自由能和标准摩尔熵的数据 288 附表4-2 一些有机化合物的标准摩尔燃烧热 289 附录五 一些还原半反应的标准电极电位φ?8?8(298.15K)  290 附录六 希腊字母表  292 附录七 化学相关网站  293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294 推荐阅读  305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306 元素周期表 本书测试卷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