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政治中国政治从《共同纲领》到五四宪法:1949—1954年的中国政治

从《共同纲领》到五四宪法:1949—1954年的中国政治

从《共同纲领》到五四宪法:1949—1954年的中国政治

定 价:¥58.00

作 者: 秦立海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政治军事 中国政治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010185323 出版时间: 2018-01-01 包装:
开本: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1949—1954年是新中国政治体制的初创时期。1949-1954年的中国政治,前后经历了两个重要发展阶段:一是1949年政协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和《共同纲领》的通过,构建了“四九体制”的基本框架;二是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召开和“五四宪法”的通过,构建了“五四体制”的基本框架。这是新中国政治发展上两个重要的里程碑。 因此,本书的基本思路就是对1949-1954年中国政治发展的两个阶段进行动态的比较研究。上篇主要围绕1949年政协一届全体会议的筹备召开和《共同纲领》的制定实施展开,下篇主要围绕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筹备召开和“五四宪法”的制定实施展开。在掌握一手资料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上,对建国初我国的政治发展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如何正确处理党政关系和依法治国的问题,不仅对进一步推动和深化新中国政治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对总结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全面深化党的领导体制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秦立海,男,汉族,1972年生,山东省蒙阴县人,历史学博士,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教研部教授,中共党史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政治史、政党与政党政治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近年来,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两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一项;相继在《中共党史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党的文献》《党史研究与教学》《历史教学》《安徽史学》《中国政协理论研究》《学术探索》《求实》等期刊发表论文六十多篇,出版个人专著两部。其中,主要代表作《民主联合政府与政治协商会议——1944—1949年的中国政治》获得天津市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图书目录

绪论

一、学术史的简要梳理和分析

二、本书的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

上篇

第一章 政治协商会议的历史由来

一、政治协商会议的缘起

二、“政治协商会议”名称的确定

三、1946年国民党主持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

四、1948年中共再次提出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名称的正式确定

第二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筹备和召开

一、中共护送各界民主人士奔赴解放区

二、新政治协商会议诸问题协议的达成

三、新政协参加单位和代表名额的确定

四、被新政协拒之门外的党派团体

五、新政协代表人选的协商和确定

六、新政协各项文件与相关方案的起草和拟定

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

第三章 《共同纲领》的制定与新中国政治制度的确立

一、《共同纲领》的缘起和酝酿

二、第一次起稿:《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纲领草稿》

三、第二次起稿:《新民主主义的共同纲领》

四、第三次起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五、《共同纲领》与新中国国体和政体的确立

六、《共同纲领》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的确立

七、《共同纲领》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第四章 “四九体制”的确立和运作

一、建国程序的调整与“四九体制”的确立

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过渡性特点

三、“议行合一”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四、政务院:国家政务的最高执行机关

五、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的联合政府

第五章 党政关系的处理与行政体制的调整

一、中共政府党组的建立和运作

二、党政分开原则的提出和尝试

三、中共与党外人士的团结合作

四、中共加强对政府工作的领导

五、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机构的调整

下篇

第六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由来

一、大革命时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萌芽

二、土地革命时期苏维埃制度的学习和借鉴

三、抗日战争时期参议会制度的设计和实施

四、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之初人民代表会议制度的实践

五、1949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地位的确立

第七章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筹备和召开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客观条件已经成熟

二、斯大林建议中共尽快召开人大和制定宪法

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时间的确定和推迟

四、《选举法》的制定与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

五、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

六、新一届国家领导机构组成人员的产生

第八章 “五四宪法”的制定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宪法化

一、“五四宪法”起草的前期准备

二、毛泽东与“五四宪法”的起草

三、“五四宪法”草案的讨论和修改

四、全国人大审议和通过“五四宪法”

五、“五四宪法”与过渡时期总路线

第九章 “五四体制”的确立和运作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家元首

三、国务院: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四、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五、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

第十章 人民政协职能和任务的转变

一、党内外关于人民政协的各种认识误区

二、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筹备

三、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

四、人民政协的组织原则和机构设置

五、人民政协的自身建设和曲折发展

结语 关于1949一1954年中国政治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五四宪法”初步构建了中国政治体制的基本框架

二、党政关系的处理是中国政治运作的重要因素

三、依法治国是中国政治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