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艺术收藏鉴赏人美书谱 宇卷之九:行书

人美书谱 宇卷之九:行书

人美书谱 宇卷之九:行书

定 价:¥398.00

作 者: 孙晓云
出版社: 人民美术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102081489 出版时间: 2018-12-01 包装: 平装
开本: 8开 页数: 387 字数:  

内容简介

  行,顾名思义,就是“行走”的意思,是介于“踏步”和“奔跑”之间的行进状态,“行书”也就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书法状态。行书作为一种书体,大约产生于汉魏之际,阙于它的来源众说纷纭,大致有两种。第一种是源自楷书。苏轼《题唐氏六家书后》云:“真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未有不能立而能行,不能行而能走者也。”刘有定《衍极注》说:“行书,正之小变也。”何良俊《四友斋书论》说:“书法自篆变而焉隶,隶变而为楷,楷变而为行草,盖至晋而书法大备。”宋曹《书法约言》说:“所谓行者,即真书之少纵略。后简易相间而行,如云行水流,秾纤问出,非真非草,离方遁圆,乃楷隶之捷也。”张怀璀《书断》言以蔽之:“行书即正书之小譌,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谓之行书。”行书从楷书演变而来的说法在古代已经十分流行,苏轼、刘有定、何良俊、宋曹、张怀瓘认为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产生的,稍加纵略,笔画问加强牵丝连带,字形更为简便实用。第二种是源自隶书。《平生壮观》卷一说:“汉魏之交,分隶初变真、行。”阮元《南北书派论》说:“书法迁变,流派混淆,非溯其源,曷返于古?盖由隶字变为正书、行草,其转移皆在汉末、魏晋之间。”从目前出土的书迹来看,汉代潦草的隶书,草率书写,笔画省筒,字势由横势变为纵势,初步具备早期行书的“雏形”,随着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范围的扩大,“趋急赴速”的实用性渐渐地被人所接受,经过不断的加工和改造,行书慢慢发展演变为新兴的书体。

作者简介

  孙晓云,一九五五年生,江苏南京人,当代著名书法家。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江苏省政府参事,江苏省文联副主席,江苏省美术馆名誉馆长。全国书法展、兰亭奖评审委员,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副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幼承家学,三岁始临习书画,孜孜不倦近六十载。她始终坚持传承文脉,回归传统,经过长期的实践与研究,逐渐形成了潇洒自然、秀敏灵动的书风。她以坚实的传统帖学功底与鲜明的个人书法面貌,成为当今书坛的领单人物之一。着有《书法有法》《孙晓云书法集》《孙晓云书孟子》《孙晓云书论语》等。

图书目录

明 文徵明 杂花诗
明 文徵明 前后赤壁赋
明 文徵明 琵琶行
明 文徵明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明 文徵明 陋室铭
明 文徵明 醉翁亭记
明 董其昌 昼锦堂记
明 董其昌 临颜真卿书裴将军诗
明 董其昌 岳阳楼记
明 董其昌 浚路马湖记
明 董其昌
东方朔答客难
自作五言咏悔诗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