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艺术收藏鉴赏人美书谱 行书 晋唐:名家墨迹

人美书谱 行书 晋唐:名家墨迹

人美书谱 行书 晋唐:名家墨迹

定 价:¥98.00

作 者: 孙晓云
出版社: 人民美术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102081069 出版时间: 2018-12-01 包装: 平装
开本: 8开 页数: 85 字数:  

内容简介

  《平复帖》,牙色麻纸本墨迹,九行,八十余字。纵二十三点七厘米,横二十点六厘米,宋时被收入宣和内府,有宋徽宗泥金题签并钤玺印,后入清内府,建国后由张伯驹捐献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平复帖》为西晋陆机所书,后世流传有绪,是目前传世年代早且为可靠的古代名家墨书真迹。陆机(二六一-三〇三),字士衡,昊郡昊县(今江苏苏州)人,昊国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之子,与其弟陆云并称“二俊”。《晋书》卷五十四本传称其“少有异才,文章冠世”。历太傅祭酒、昊国郎中令、着作郎,后受成都王司马颖重用,为平原肉史,又加后将军,河北大都督,率军讨伐长沙王司马又,兵败,受谗遇害。陆机是西晋著名文学家,着作颇丰,亦善书。此卷《平复帖》是用秃笔写就的草字,《宣和书谱》标其为章草,但其与旧题皇象作《急就章》和《索靖》月仪帖移一类章草均有不同之处,而与二十世纪出土的汉晋简牍、文书中的草迹相近。其字点画简率,草法略显伪略,字形偏长,上窄下宽,左高右低,颇有奇趣,呈现一种古朴自然之美。此帖是研究我国文字变迁和书法沿革的重要史料,亦是一件难得的书法珍品。《中郎帖》,又名《八月五日》,传为东晋政治家、书法家谢安所书,六行,六十五宇,纵二十三点三厘米,横二十五点七厘米。谢安(三二〇-三八五),字安石,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寓居会稽,东晋书法家,善行书。历昊兴太守、侍中兼吏部尚书、尚书仆射、都督五州、太保兼都督十五州军事等职。此卷笔画圆转,行笔流畅,书风古雅道劲而不失妍美,颇具晋人特色。《伯远帖》,行书纸本,五行,四十余字,纵二十五点一厘米,横十七点三厘米,东晋王殉所书。北宋时入内府,后流落民间,曾为明董其昌、清安岐等人收藏,至清乾隆十一年(一七四六)入内府,乾隆将其与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合称二希,意为三件稀世珍宝,并藏于三希堂。此帖后传入香港,现藏北京故官博物院。王殉(三五〇-四〇一),东晋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临沂)人,字元琳,为丞相王导之孙,中领军王洽之子,王羲之之侄。历桓温掾属、中军长史、给事黄门侍郎,后汇官至尚书令。隆安二年(三九八),王恭举兵,假殉节,进卫将军、都督琅琊水路军事,事平,加散骑常侍。两年后病卒,追赠车骑将军、开府,谧“献穆”。王殉工于书法,此卷《伯远帖》章法布局灵动,用笔洒脱自然,疏朗飘逸,字形大小不一,字态变化多端,整体疏密有致,通篇气势连贯,浑然一体,尽显东晋书法尚韵之风。将其与存世王羲之唐摹本墨迹相较,亦可发现其部分结字用笔的相似之处。《伯远帖》是现今仅存的一件束晋王氏家族书法真迹,从中可以窥见晋人潇洒古淡、飘逸灵动的书风,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和书学价值,可谓弥足珍贵。《出师颂》,纸本,章草墨迹,作者为史孝山,十四行,一百九十余字,纵二十一点三厘米,横二十七点八厘米,藏北京故官博物院。此帖宋代有两本,一为北宋徽宗宣和内府本,传为西晋书法家索靖书,又称“宣和本”;二为南宋高宗绍兴内府本,有米友仁题跋,称为隋贤书,又称“绍兴本”,《人美书谱·行书:晋唐-名家墨迹》所收为后者。此帖笔画浑厚,姿态奇崛,古意盎然,与后皇象等人的章草有所不同。《阳台帖》,大字行草书迹,纸本,五行共二十五字,右上有宋徽宗瘦金书题签,传为诗仙李白所书,内容为一首四言诗,纵二十八点五厘米,横三十八点一厘米,现藏北京故官博物院。李白(七〇一-七六二),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与杜甫合称“李杜”。此篇《上阳台帖》传为其传世的书法真迹。通篇落笔天纵自如,豪气雄健,苍劲挺拔,气势磅碡。《汝甫公主墓志铭》,行草墨迹,纸本,纵二十五点九厘米,横三十八点四厘米,十八行,二百余字,内容为唐太宗之女汝南公主的墓志铭。传为唐虞世南书,现藏上海市博物馆。虞世南(五五八-六三八),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余姚)人。南北朝至隋唐时著名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此卷虽是手稿,但书写疏散虚和,含蓄深沉,外柔内刚,姿态风流,笔态外溢。《蒙诏帖》,纸本大字行书,纵二十六点八厘米,横五十七点四厘米,传为唐柳公权书。曾经宋内府、明韩世能、清冯铨、安岐等收藏,后入清内府,曾刻入《三希堂法帖》,现藏北京故官博物院。此卷气势宏大,意象恢弘,结字不拘常规,欹侧多姿,险绝有致,笔画变化多端,章法布局参差错落,全篇一气呵成。《兰亭诗》,传为柳公权所书,内容为永和九年(三五三)会稽山阴的兰亭集会上众人所赋诗篇及诗叙。此书为绢本,纵二十六点五厘米,横三百六十五点三厘米,明代《戏鸿堂法帖》有刻本,后入清内府,现藏北京故官博物院。无论其是否为柳书真迹,该篇墨迹点画爽利,骨力道劲,颇具柳书风格,且此卷提供了关于兰亭宴集诗文的信息,兼具重要的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柳公权(七七八-八六五),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唐代著名书法家、诗人。唐元和三年(八〇八)登进士科,早年任秘书省校书郎,十五年(八二年)入京,被穆宗召为右拾遗,充翰林侍书学士。随后又历仕敬、文、武、宣、懿五朝。穆宗、敬宗、文宗三朝兼任侍书,因其博冠经书,匡益时政,不可一世,颇受朝野敬重。武宗朝,官至太子少师,封河东郡公,以太子太保致仕,世称“柳少师”。咸通六年(八六五)卒,年八十八岁,赠太子太师。柳公权自幼嗜学,工书、诗。其书法受柳氏家学影响颇深,出入颜真卿,兼收欧阳询之峭劲、虞世南之圆融、褚遂良之舒朗,取精用弘,别开生面,独具一格。

作者简介

  孙晓云,一九五五年生,江苏南京人,当代著名书法家。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江苏省政府参事,江苏省文联副主席,江苏省美术馆名誉馆长。全国书法展、兰亭奖评审委员,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副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幼承家学,三岁始临习书画,孜孜不倦近六十载。她始终坚持传承文脉,回归传统,经过长期的实践与研究,逐渐形成了潇洒自然、秀敏灵动的书风。她以坚实的传统帖学功底与鲜明的个人书法面貌,成为当今书坛的领单人物之一。着有《书法有法》《孙晓云书法集》《孙晓云书孟子》《孙晓云书论语》等。

图书目录

暂缺《人美书谱 行书 晋唐:名家墨迹》目录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