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政治政治理论封建考论:冯天瑜文存(精)

封建考论:冯天瑜文存(精)

封建考论:冯天瑜文存(精)

定 价:¥128.00

作 者: 冯天瑜
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216090049 出版时间: 2018-01-01 包装: 精装
开本: 16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封建”考论/冯天瑜文存》分为古义演绎、中外通约、名实错位、正本清源和制名指实五章,内容包括:“封建”本义、皇权时代(秦至清)的“封建论”、《文献通考》及其续编的《封建考》、日本的“封建论”、欧日封建制“酷似”、五四时期陈独秀的“泛封建”说等。

作者简介

暂缺《封建考论:冯天瑜文存(精)》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题记
第一章 古义演绎
第一节 “封建”本义
一、释“封”·释“建”·释“封建”
二、西周封建
三、东周:封建解纽
四、秦汉以下:“郡县”与“封建”镶嵌并存,制度主流“非封建”
第二节 皇权时代(秦至清)的“封建论”
一、秦廷议“封建”
二、汉、晋“封建论”
三、唐代“封建论”
四、宋以后“封建论”的多元走向
五、“封建”有益思想学术创发论
第三节 《文献通考》及其续编的《封建考》
一、《文献通考·封建考》
二、诸续编的《封建考》
三、中国传统语境中的狭义“封建”与广义“封建”
第二章 中外通约
第一节 西欧中世纪社会及其术语Feudalism厘定
一、西欧中世纪社会制度的来龙去脉
二、Feudalism释义
三、布洛赫的《封建社会》
四、中国、西欧封建制比较:“宗法封建”与“契约封建”
第二节 日本的“封建论”
一、日本近代以前的封建观
二、明治初废封建:“版籍奉还”“废藩置县”“四民平等”
三、近代日本的“封建论”
四、近代日本“废封建”举措的民族文化根据
第三节 欧日封建制“酷似”
一、英国首任驻日公使欧卢柯库:日本是“东洋版Feudalism”
二、欧美学者的欧日封建社会异同研究
三、留学德国的福田德三在课堂上发出“会心之笑”
第四节 日本学界对“封建时代”的定位及历史分期说
一、以“籍土之制”“封建之制”翻译Feudalism
二、“封建时代”定位与日本封建社会分期
三、“封建时代”定位与日本东洋史学界的中国历史分期
第五节 清末民初采用融通古义与西义的新名“封建”
一、黄遵宪《日本杂事诗》《日本国志》的“封建”用例
二、梁启超兼容古义与西义的“封建”观
三、严复:以“封建”翻译Feudalism
四、章太炎:前近代中国“去封建远”,日本“去封建近”
五、孙中山:“中国两千多年前便打破了封建制度”
第三章 名实错位
第一节 五四时期陈独秀的“泛封建”说
一、陈独秀“封建=前近代:落后”公式的提出
二、从日本、法国套用而来的观点
三、陈氏命题忽略了中西日历史的重大差异
四、“泛封建”说五四时期罕有同调,但对后世影响甚巨
五、泛化“封建”说模糊了中国民主革命的真实内容
第二节 苏俄及共产**以“半封建”指称现实中国
一、泛化封建观的“祖义”
二、“大革命”前后现实中国“半封建”说逐步流行
第三节 中国社会史论战
一、“大革命”失败与“中国社会性质论战”
二、“中国社会性质论战”导引出“中国社会史论战”
三、古典封建论(以陶希圣为代表)
四、泛化封建论(以郭沫若为代表)
五、不应被遗忘的论者:李季、胡秋原、李麦麦
第四节 社会史论战“封建观”平议
一、重大进展:以“社会形态”学说诠释中国历史
二、“历史单线进化论”以西欧历史模型硬套中国历史,指鹿为马
三、忽视术语准确性:内涵、外延任意游走,名不副实
四、指称现实中国为“封建社会”的早期原因探略
第五节 从毛泽东著作看泛化封建观的定型过程
一、泛化“封建”在毛泽东著作中较为晚出
二、1926年以后毛泽东著作出现泛化“封建”用例
三、《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的封建说
四、《联共(布)历史简明教程》为泛化封建观提供理论框架
第四章 正本清源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封建社会论
一、泛化封建观并非源出马克思
二、马克思、恩格斯从未将中国的前近代称之“封建社会”
三、马克思晚年对中古世界多途演进的思考
四、可以让渡的非贵族土地所有制与封建主义不相兼容
五、君主专制、村社结构的东方中古社会与封建主义不相兼容
六、尊重马克思原论的中外学者针砭泛化封建观
第二节 关注中国史自身特点的学者质疑泛化封建观
一、周谷城及其《中国社会之结构》
二、王亚南及其《封建制度论》
三、胡适及其《**思想界的一大弊病》
四、瞿同祖及其《中国封建社会》
五、钱穆及其《国史大纲》
六、张荫麟及其《中国史纲》
七、雷海宗及其《中外的春秋时代》
八、李剑农及其《中国经济史讲稿》
九、缪凤林及其《中国通史要略》
十、费孝通及其《皇权与绅权》
十一、梁漱溟及其《中国文化要义》
十二、齐思和、胡厚宣的思考
十三、小结
第五章 制名指实
第一节 中国历史分期与秦至清社会形态探略
一、中国历史分期说鸟瞰
二、中国学者关于秦至清社会形态命名尝试
三、周秦之际是古代中国社会形态的转折点
第二节 历史分期命名标准刍议
一、名辩之学不可轻慢
二、试拟中国历史分期命名四标准
三、称秦以下两千年为“封建时代”有违命名理则
第三节 当代学人批
……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