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马国兴释读《浑元剑经》
02薛颠武学录(下卷)
03韦驮拳
04中国传统武术的哲学思想研…
05国术健身 六字诀
06全国老年大学统编教材 老…
07《问道意拳》(上下)
08武当秘传打穴手
09八卦走转:行走中的修炼(…
10英美学者中国武术文化研究…
甘泉 著
三十二式太极剑,是原国家体委(现为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司于1957年组织创编的…
可购
陈思达 著
太极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内在精神。在“健康中…
邓方华 著
少林吐纳养生功,以静功练息为基础,常结合贯注、导引等动功,静中有动,动中…
王纳新 著
“术道融合”,即太极拳技术与中国传统文化互相交融,以武入道。目前我国普通…
孙玉奎 著
孙玉奎先生新作《孙禄堂武学大全》,是其根据自身毕生研习武学的所悟所得,结…
马钊 著
《传统武术奠基康勇人生》是马钊多年习武、研武的结晶,也是他对中国学校武术…
董国兴 著
八式太极拳,也叫“一段拳”,是中国武术段位制初段位技术规定教程的一段太极…
马建超 著
二十四式太极拳,也称“简化太极拳”。是由国家体委武术处于1955年以传统杨式…
舒建臣 著
咏春拳(咏春)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咏春拳不仅…
韦晓康 等 著
本书是以此调研报告为基础撰写的,书中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指包括武术在内的、…
於世海 著
全书共八章,从价值与优化两个层面对高校武术教学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第一…
侯胜川 著
本书从内容上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内容为第一章。本部分主要分析了中国武术谚…
刘龙昌 著
该书由五部分构成,部分阐述了形意门和八卦门传承;第二部分是作者与我国武术…
叶伟,王世英 著
武术散打是指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运用武术中踢、打、摔和防守等技法,进行徒…
释永信 编
少林功夫是少林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随着中国的发展,与世…
李强 著
古人创造了这么优秀的运动文化,我们有责任将其整理出来,让她弘扬于世,造福…
王芗斋,马国兴 著
王芗斋先生一生从事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修炼、实践、研究与著述工作,先后有《…
陈鑫 著
《陈氏太极拳图说》一函四册,其内容可以概括为四部分:一是太极拳的基本理论…
马国兴 著
历经多年,克服重重困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此次推出《马国兴释读浑元剑经》…
宗维洁 编
24式太极拳,共24个动作,是1956年国家体委组织太极拳专家,以删就简,去其重…
马国兴先生在《武魂》杂志上连续发表多篇署名文章,遂为武学界瞩目。同期,经…
沈行佐 著
与沈氏双胞胎兄弟认识有些年头了。兄弟俩以认真朴实的态度参加各项武事活动,…
双福,李政初 等主编
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六字诀等作为中华健身术、养生术广为流传。本书收录…
陆功翰 著
一般的运动员多是通过肌肉锻炼,同时加强意识上的训练,然后通过反复练习将意…
徐其成 著
作者为***武术教练、裁判,原中国武术队教练,其根据多年的教学和训练经验,…
彭建敏 著
本研究对备战2012伦敦奥运会中国男子花剑队运动员的灵敏与快速力量进行理论和…
洪浩 编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武术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不仅有助于孔子学院武术教师在赴任前…
[日] 吉福康郞 著,宋卓时 译
传统武术本是从古代战场上防身保命、破阵杀敌的战斗技术演变而来的,从本质上…
“空手道的正拳和拳击的直拳有什么区别?” “空手道的前蹴和泰拳的刺蹬哪个…
陈辉 著
本书以武术为研究对象,从文化和健身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全书在系统阐述武术基…
李应宏 著
“太极短棍,相对于长棍,其型制短而粗、坚而韧。其特点:以短见长、侧重攻防…
任其云 等 著
此书是一本创新著作,是在梅花拳和太极的基础上,以梅花拳套路为基础,借鉴太…
刘君合 著
暂缺简介...
罗珅 著
本书基于高校武术教育教学改革的时代背景,为高校武术教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
郭玉成,李守培 著
本书以标准化学科为依托,在科学构建武术标准化研究体系的基础上,梳理武术标…
张大辉 著
孙式太极拳道功由孙禄堂先生晚年所创,后经孙剑云先生带领弟子进一步完善,历…
安慰 著
安慰先生游学于京、津、晋、冀,结交诸派名家,曾亲炙王新午的太极拳和八翻手…
张涛 吴笑天
从古至今,造物观念作为文化的分支,传达和彰显着一定的文化信息,体现出时代…
申国卿,程高芳 著
腾挪太极拳创始者李作智是焦作温县南张羌村人,长在黄河北岸边,是土生土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