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历史史学理论澳新汉学研究史

澳新汉学研究史

澳新汉学研究史

定 价:¥75.00

作 者: 熊文华 著,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组,阎纯德 编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丛编项: 汉学研究大系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07758788 出版时间: 2019-12-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392 字数:  

内容简介

  《澳新汉学研究史》为“汉学研究大系”之一。澳大利亚、新西兰与中国关系源远流长,从历目前的交往到今天澳中的广泛伙伴关系,都显示双方关系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而且还有远大的发展前景。作者梳理了澳大利亚、新西兰汉学研究发展史进程以及汉学研究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等。

作者简介

  熊文华,1961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61~1964年在北京外语学院(今北京外国语大学)进修,1973~1975年留学英国。1964年起在北京语言大学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英语言文化对比,翻译史和翻译理论研究以及国际汉学研究。曾执教于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四年.并先后在约旦哈希姆王国约旦大学、荷兰莱顿大学和新加坡迈新机构讲学多年。1998年12月从教授岗位上荣休。译著和专著有:《实用汉英参考语法》《英汉应用对比概论》《英汉翻译教程——理论与实践》《英汉翻译教程》、《英国汉学史》《荷兰汉学史》和《美国汉学史》(上下册)。合作翻译文学作品、撰写的对比理论和编译的工具书主要有《他们》《实用汉英小词典》《传神的一举一动》《汉英对比语法集》,此外还发表论文、小说和影视作品百余篇。

图书目录

前言:中国与澳大利亚国家关系发展史的来龙去脉
第一章 中澳交往历史在汉学研究中的认同与构建
一、澳大利亚民族国家发展史回顾
二、华人在中澳两国关系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白澳政策”时期的中国与澳大利亚关系
四、地缘政治、地缘经济与中澳学术交流
五、冷战前后澳大利亚政界、商界和学界的中国观
六、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汉学研究
七、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的汉学研究资源
第二章 澳大利亚汉学研究发展史进程及其领域
一、儒家思想在澳大利亚的研究和传播
二、中国文学在澳大利亚多元语境中的引介、翻译和研究
三、历史:中国故事在澳洲汉学平台上的浓妆再现
四、中澳经济关系的前景为澳洲分析家提供了重要课题
五、澳洲学者对道教和佛教之研究
六、中共党史和毛泽东思想研究开创了澳洲汉学新领域
七、澳洲汉语研究和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八、澳洲汉学中的少数民族研究
九、澳大利亚学者对中国妇女问题的研究
第三章 澳大利亚汉学研究的运作和团队的组建
第一节 前汉学时期(19世纪中叶至1917年)
一、对中国历史、文化和社会有深入研究的梅辉立
二、为云南村寨边民创制文字翻译圣经的神学博士郭秀峰
三、向19-20世纪之交的世界报道中国新闻的记者莫里循
四、中国和澳大利亚早期文化交往史中的宗教代表张尔昌
五、中国近代史上重大政治事件见证人端纳
六、对中国文化和舞台表演情有独钟的邝如丝
第二节 常态化、专业化和团队化研究时期(1918-1971)
一、编纂汉英双语辞典和汉语教科书的领军人物马守真
二、向世界揭露侵华日军杀害30万南京平民的记者田伯烈
三、被中国人的胸怀、宽厚和文化的客观性所感动的 费子智
四、致力于中国古艾字学和考古学研究的诺埃尔·巴纳
五、长期潜心研究文言文和中国哲学与两汉历史的毕汉斯
六、亚洲佛教古典文献的翻译和研究者狄雍
七、中国宗教史和开封犹太人研究权威李渡南
八、建构巴布亚新几内亚与西南太平洋语言研究项目的 沃姆
九、陶渊明诗文翻译和研究专家戴维斯
十、在欧洲和澳洲从事汉学教学和研究四十余年的马悦然
十一、当代著名的蒙古学及元史学专家罗依果
十二、研究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的生平与思想的泰维斯
十三、中国文学和书画艺术研究者李克曼
十四、汉末和三国历史学研究和文献翻译开拓者张磊夫
十五、特里尔的《毛泽东传》是西方同类著作中最畅销的版本
十六、专攻中国经济史、文化史和环境史的历史学家 伊懋可
第三节 在多元共生语境中的发展时期(1972年至今)
一、长期潜心研究中国历史、古典戏剧和少数民族的权威 马克林
二、研究中国人口管理从父权本位转变到人民本位的达顿
三、对西方中国文学研究和译介有积极影响的杜博妮
四、研究聚焦于意识形态、马列主义和中国政治的 比尔·布鲁格
五、长期从事中国文学研究与翻译的闵福德
六、潜心专研中国农村基层社会和城镇化的安戈
七、从事中国政治精英和省份中国研究的古德曼
八、澳大利亚女真和契丹语文研究权威康丹
九、中国文学作品的研究者和翻译家周思
十、从事近现代中国文学研究和翻译的学者白杰明
十一、研究中国思想史与现代学术学科发展史的梅·约翰
十二、小说家和电影字幕翻译贾佩琳
十三、研究中国历代法制与法规的专家达顿
十四、聚焦于16-20世纪中国社会和文化发展史的安东篱
十五、较早关注中国思想史和公共政策问题研究的戴凯利
十六、著述涵盖中国政治社会和城镇化方方面面的邓利杰
十七、亚太地区人权、安全和国家关系的研究者范乃思
十八、专攻中国壮傣历史、语言和民间宗教与歌谣的 贺大卫
十九、聚焦青年、性别、全球化和消费主义的历史学家胡珀
二十、研究中国企业行为全球性扩展的杭智科
二十一、研究现代中国国际关系与中国政治社会的 凯瑞·布朗
二十二、近代中国妇女参政思潮和女权运动的研究者 李木兰
二十三、毛泽东思想、意识形态与哲学研究者尼克·奈特
二十四、中国经济和世界中国研究比较专家韦立德
二十五、专心研究中国政治和经济历史与现状的 安德鲁·沃森
二十六、推广汉语教学促进中澳文化交流贡献突出的 席格伦
第四章 华人学者在澳大利亚汉学发展史中的贡献
一、长期从事中国历史与文学研究的刘渭平
二、与李约瑟合作编写《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王铃
三、在中国文学、道教研究和版本学方面贡献突出的 柳存仁
四、对中国天文学史、数学史和化学史研究有重要贡献的 何丙郁
五、中国史、东南亚史和海外华人史的权威学者 王赓武
六、治学严谨的海外华人史权威颜清湟
七、近现代中国文学与历史研究专家陈顺妍
八、提倡综合微观、宏观与全面均衡分析的黄有光
九、以孙中山、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为研究领域的黄宇和
十、研究中国社会史、医学史和清史的叶晓青
十一、研究西方政治理论、比较政治学和非政府组织的 何包钢
十二、以先秦思想史、中国哲学和古代文化为研究领域的 陈慧
十三、熟悉中国现代军事史、政治史和中外关系史的 冯兆基
十四、中国文化思想史研究者黄乐嫣
十五、在文学、戏剧、宗教和绘画方面造诣非凡的黄兆汉
十六、以中国文学、语言、哲学和历史为研究选项的雷金庆
十七、致力于近代商业史与海外物质文化史研究的黎志刚
十八、晚清诗歌、电影和鲁迅研究学者寇致铭
十九、人力资源管理和中国研究专家李应芳
二十、荣获澳大利亚国家勋章的汉语学者吴坚立
二十一、从事当代中国文学研究与翻译的西敏
二十二、对翻译、诗歌、小说和文艺批评有突出贡献的 欧阳昱
第五章 澳大利亚政界和学界的两栖顾问团:“中国通
一、集学者、军人、特工和外交官于一身的邓安佑
二、长期研究中国与澳大利亚国家关系的权威费思棻
三、国际关系、学术著作和科学模式评论家李瑞智
四、对中国长期保持关注和研究的经济顾问郜若素
五、从事翻译、评论和中国研究的任格瑞
六、研究近代中国政治学与中澳关系史的费约翰
七、澳大利亚经济学家和外交家芮捷锐
八、历任工党领袖、外交部部长和政府总理的陆克文
九、从媒体、律师所、银行、企业进入政界的谭宝
第六章 孕育于大洋洲人文共同体的新西兰汉学
一、新西兰政界、商界和学界对中国经济的研究
二、中国文学在新西兰作家、译者和读者中的传播
三、新西兰华文教育的开展与研究
第一节 新西兰汉学研究代表人物扫描
一、中新关系的架桥人和教育家路易·艾黎
二、对新西兰早期汉学研究有开创性贡献的贝特兰
三、在多元文化的格局中研究中国古典和白话小说的韩南
四、新西兰中国地理学研究先驱布坎南
五、研究世界新秩序中中华文明与超级文明之间关系的 阿谢德
六、长期从事东亚和中亚古代史研究的专家狄宇宙
七、潜心研究中国电影文化的康浩
八、关注中国极地政策和中新两国关系的安琳
九、执着于中国历史、哲学与国际关系研究的纪保宁
十、致力于南太平洋华侨史和东南亚民族主义运动研究的 云达忠
十一、精通中国文学和中国园林艺术的邓肯·坎贝尔
第二节 华人学者的加盟与新西兰汉学领域的开拓
一、新西兰华人移民史和妇女史专家叶宋曼瑛
二、致力于戏剧史、艺术学和比较文化学研究的孙玫
三、长期从事中西文化交流与中国音乐史研究的宫宏宇
四、专攻中国古典小说和戏曲的赵晓寰
五、对清代思想史和中国教育思潮研究贡献突出的白莉民
六、对中国乡土文学和移民史研究有造诣的王一燕
七、在中国电影、电视剧、网络文化方面有所建树的林勇
第三节 新西兰中国问题专家视野中的多维世界
一、热爱中国传统艺术和文化的包逸之
二、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新西兰著名“中国通”麦康年
三、熟悉中国历史喜爱中国文化的伍开文
四、关心中国政治和亚太安全的杨健
第七章 情境化、中国性、认同策略与省份中国研究
一、澳大利亚汉学研究的文献语境化解读
二、汉学文献解读中中国性的保存与失落
三、澳大利亚汉学家的省份中国研究
四、由汉学研究中的他者、异域和相异性引发的思考
参考文献
澳新汉学汉英人名对照表
澳新汉英术语对照表
澳新汉学发展史大事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