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法律世界各国法律回到古代打官司:中国人的法律智慧

回到古代打官司:中国人的法律智慧

回到古代打官司:中国人的法律智慧

定 价:¥39.80

作 者: 刘峰,周海燕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21604047 出版时间: 2019-09-01 包装:
开本: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法律文化类读物,通俗说法,通俗说史。本书针对当下热点法律问题,回溯考究古代法律如何处理此类问题,从生动有趣的法律故事中,解读中国古人的法律智慧,以资当下借鉴。 \n本书涉及的主题有官司、上访、巡视、举报、公款消费、律师职业、考场舞弊、扫黄禁娼、性骚扰、计划生育、滴血认亲、拆迁、城管、房产税、货币战争、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社会保障、虚假广告等。

作者简介

暂缺《回到古代打官司:中国人的法律智慧》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001?/?收入高,风险大——古代律师不好当

\n

古代法律对律师行为作出了诸多限制。例如,诉讼的时候当事人必须亲自出庭,禁止委托他人代理。如果当事人是官员或者年老、残疾、病重的人,可以由家人代理,其他人是不能代理的。

\n


\n

013?/?笔能杀人,亦能活人——讼师也有正能量

\n

古代讼师身上的正能量是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的,一个是他们在诉讼中惩恶扬善,锄强扶弱,匡扶正义;另一个是他们超乎常人的聪明才智。

\n


\n

025?/?官司也风流——那些漂亮的诉状和判词

\n

中国古代的法官们处理纠纷的时候比较灵活,不拘泥于法律条文,而是从事实出发,遵从圣贤的教诲,酌情处理,追求一个公正的结果。正是这一点,让我们可以在古代的判例中领略他们不群的风采,看到很多精彩绝伦的判词。

\n


\n

039?/?见义勇为与见死不救——古代赏罚分明

\n

古代对见义勇为者的奖励是实打实的,不像今天,奖励若干万元,授予英雄称号,披红戴花就完了。那时,对于见义勇为者是可以直接授予官职的。

\n


\n

051?/?击鼓、拦驾、上书——古人如何上访

\n

据说,早在中国历史的传说时代,也就是尧舜的时候,就建立了上访渠道——“进善旌(提合理化建议)”“诽谤木(提批评意见)”“敢谏鼓”。以后的历朝历代,都建立了上访制度,让民间的冤情可以直达天听。

\n


\n

065?/?御史一出,地动山摇——古代的巡视工作

\n

“御史出使,不能动摇山岳,震慑州县,为不任职”,也就是说,御史出巡的话,如果不搞得地动山摇,官员们好像大难临头,心惊肉跳,就不算称职。

\n


\n

079?/?路标背后的故事——古代的举报箱

\n

从战国的李悝到汉代的赵广汉,再到南北朝的梁武帝,举报箱经历了从陶到竹再到木头的材质演变,从偏僻角落走上通衢大道、城门闹市,成为人们举报不法行为的重要途径。

\n


\n

091?/?吃掉广厦千万间——古代如何治理公款消费

\n

古代公务招待的名目非常多,如升官了要招待,称之为“烧尾宴”;从虚职转入实职要请客,叫作“开印宴”;参加科举考试考中了也要喝酒庆祝,叫作“琼林宴”。

\n


\n

105?/?从喝墨水到腰斩——古代如何处罚考场作弊

\n

古往今来,考试作弊的手段就那么几种,反作弊也就那么几招,虽然随着科技的发展形式会有变化,但本质上还是那“三板斧”。

\n


\n

123?/?从官办妓院到禁娼——古人如何对待色情业

\n

管仲开历史先河之后,到秦汉时期,国营妓院渐渐制度化,形成了“乐户制度”“官妓制度”。到了唐代,性服务业兴旺发达,机构完善、制度健全,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都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n


\n

137?/?后果很严重——古人如何应对性骚扰

\n

现实中,古代的法律对性骚扰的行为惩处是非常严厉的,在今天,可能就是治安拘留加罚款,在古代,则可能是人头落地、小命不保。

\n


\n

153?/?滴血认亲——古代的DNA鉴定

\n

古代的科技不发达,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只能采用滴血认亲这种原始的亲子鉴定手段。从现在的科学观点来看,滴血认亲是没有可信性的。

\n


\n

165?/?保增长是主流——古代的计划生育

\n

我国古代的计划生育主流是鼓励生育,刺激人口增长。根据历史文献的记载,这种人口政策在西周的时候就开始推行了。

\n


\n

179?/?少林也当钉子户——古往今来话拆迁

\n

宋神宗出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征地补偿法规。补偿的方式跟我们今天差不多,分实物补偿和货币补偿两个部分。

\n


\n

191?/?求四邻,托中介——看古人如何买卖房产

\n

在古代,对于待售房产享有优先购买权的人是亲属、四邻。这种规定在宋朝的时候就有了,出卖房产要“先问房亲,房亲不要,次问四邻,四邻不要,他人并得交易”。也就是说,享有优先购买权的人不是租房子的,而是亲属和四周的邻居。

\n


\n

203?/?应急的房产税——古代如何对房产征税

\n

我国的房产税在古代主要是一种财政应急的临时税种,从宋朝以后,渐渐有了常态化的趋势,而且是作为一种地方税,主要是用来解决军费开支激增、维护地方治安等问题。

\n


\n

217?/?抓卫生、拆违建、治理占道经营——古代的城管

\n

《周礼》这本书里介绍了两种公职人员,一个叫“司市”,一个叫“胥”,这两种政府工作人员的职责中就有管理市容市貌、环境卫生,治理不法摊贩、占道经营等内容。其中,“司市”可以视为城管大队队长,“胥”则是城管队员。

\n


\n

227?/?“火门”——古代的货币战争

\n

在我国古代,造假钞的行当有一个别称,叫“火门”。这是因为古代的货币以金属货币为主,在造假的时候需要冶炼,后来,“火门”就成了造假钞的代称,包括伪造纸币的行为。

\n


\n

239?/?“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品安全三千年

\n

在中国古代,食品安全也是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例如有唐一代,就有多位皇帝因为饮食问题丢掉了性命。一国之主的食品安全尚且不能保障,平民百姓就可想而知了。

\n


\n

249?/?砍手砍脚打屁股——古人如何抓环保

\n

在我国古代,很早就设立了自然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的机构。当初,舜接受尧的禅让,登上帝位,在组阁的时候,任命伯益为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部部长,官名叫“虞”。

\n


\n

259?/?鳏寡孤独皆有所养——古代的社会保障

\n

为了救济社会的弱势群体,如鳏(老而无妻)、寡(老而无夫)、孤(少而无父)、独(老而无子),古代的官方和民间都付出了很多努力,采取了种种措施。

\n


\n

271?/?伯乐一顾,其价十倍——古代名人广告

\n

古代名人广告虽然不像今天这么普遍,但三教九流、各色人等都有参与,皇帝、宰相、诗人、书法家都在有意无意之中充当了代言某种商品的名人。

\n


\n

285?/?广告一路走来——古代广告面面观

\n

看过《清明上河图》的人一定对北宋都城汴梁街道的繁华和商家的云集印象深刻,店铺门前形形色色的招牌就是广告的一种,也就是今天的户外广告。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