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与计算机文化中日哀感文学比较研究

中日哀感文学比较研究

中日哀感文学比较研究

定 价:¥48.00

作 者: 栾栋
出版社: 中山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外国文学文化论丛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306067005 出版时间: 2019-11-01 包装:
开本: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中日哀感文学比较研究/外国文学文化论丛》在中日哀感文学方面涉猎广泛。中国文学方面,从古易到王国维,展示了振叶寻根的求索;日本文学方面,从《古事记》《源氏物语》到大江健三郎、村上春树,呈现了沿波讨源的沦述。《中日哀感文学比较研究/外国文学文化论丛》在探讨中日哀感文学的成败利钝之时,或者说在发掘中日哀感文学资源的过程中,提取出有利于中日文学交流和发展的积极因素,当然也包括消除弊端和弘扬精华的若干方面。可以说,从渊源到沿革,从背景到术语,从正题到合题,从作品到理论,《中日哀感文学比较研究/外国文学文化论丛》展示给读者的是一个完整而动态的学理有机体。

作者简介

  雷晓敏,女,陕西咸阳人,文学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研究专长是中外比较文学、人文学。

图书目录

前言
一、在常规研究方面的持中守正
二、在核心研究方面的锲而不舍
三、在深度创新方面的大胆推进
第一章 《诗经》中的哀情愁绪
一、《诗经》悲情之题材指向
二、《诗经》悲情之美学品质
三、《诗经》悲情之纵横绵延
第二章 楚骚悲情与日本物哀
一、楚骚悲情
二、日本物哀
三、二者比较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诗人的“悲情”与日本歌人的“物哀”
一、“悲感”体验:“有限性”的焦虑
二、死亡意识:“终结性”的思考
三、“美感”体验:“形式美”的发现
四、“神道”信仰:“超越”的向往
第四章 中日古代哀感文学缘源
一、物哀的情文内涵
二、中日古代哀感文学的流演
三、纯情与纵情,哀情与团圆
第五章 中日悲乐文化刍议
一、“唐物趣味”与日本人的“道乐”
二、对“悲、哀”情有独钟的日本民族
三、潜心研究“悲、哀”哲学的日本人
四、日本文人的“悲中求美”与中国文人的消极遁世
第六章 中国《源氏物语》研究概观
一、《源氏物语》的译介与传统视阈下的研究
二、传统视阈下的“物哀”译介
结语
第七章 从比较诗学的视角看本居宣长的“物哀论”
一、关于“物哀”一词的汉译
二、本居宣长对“物哀”的阐发
三、本居宣长凸显“物哀”的途径
四、本居宣长的“去汉化”意图
五、本居宣长“物哀”论的理论意义
第八章 日本汉诗中的王维诗风
一、王维诗的幽玄风格
二、日本汉诗中的王维风致
三、日本汉诗受容中国古典诗歌的原因
第九章 日本近代“家”文学中的女性意识
一、明治大正“家”文学及女性观概观
二、女性内在的发现
三、“娜拉”模式的演变
第十章 樋口一叶文学在中国
一、樋口一叶生平及其文学特质
二、樋口一叶文学在中国的译介
三、林文月译本与萧萧译本比较
第十一章 河上肇的陆游情结
一、陆游:河上肇的“自画像”
二、河上肇和陆游的精神联系
三、河上肇与陆游的家国情怀
四、河上肇与陆游的生命理念
五、河上肇的诗海波澜
第十二章 深泽七郎的“寻根”文学
一、深泽七郎及其作品
二、民族心理之根
三、文学创作之根
四、文学表现之根
五、非历史的历史回声
第十三章 谷崎润一郎的阴翳美学
一、谷崎阴翳美学的基本内涵
二、谷崎阴翳美学的比较文化学价值
第十四章 太宰治《人间失格》解读
一、对罪与死的追问
二、“他者”的尴尬处境
三、对“存在”的另类追逐
第十五章 川端康成《古部》论考
一、悲哀的阴翳:从孤儿到弃儿
二、自救之途:壶中别有天地
三、守护心灵故乡:回归自然与古典
第十六章 王国维的“悲美”与川端康成的“物哀”
一、两人的童年、悲剧命运和学术贡献
二、川端康成的“物哀”美学
三、王国维的“物”性观念
四、川端康成与王国维悲剧理念的比较
五、余论
第十七章 大江健三郎《个人的体验》评析
一、苦难酿造杰作
二、尚未结尾的结尾
三、向死而生的升华
第十八章 远藤周作文学的基督教内涵
一、《海与毒药》与罪
二、《沉默》与神
三、《深河》与救赎
第十九章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品评
一、孤独:现代都市的主旋律
二、孤独:病态社会的综合征
三、孤独:村上春树的“这一个”
第二十章 中日哀感文学之启示
一、中日哀感文学的思理差异
二、中日哀感文学的伦理差异
三、中日哀感文学的他化契合
后语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