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艺术音乐两周至汉礼乐文化兴衰背景中琴乐文化品格的变化与重塑

两周至汉礼乐文化兴衰背景中琴乐文化品格的变化与重塑

两周至汉礼乐文化兴衰背景中琴乐文化品格的变化与重塑

定 价:¥49.80

作 者: 胡潇 著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03968341 出版时间: 2020-07-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176 字数:  

内容简介

  《两周至汉礼乐文化兴衰背景中琴乐文化品格的变化与重塑》最初是胡潇的博士论文《西周至汉礼乐文化中琴乐文化品格的变化与重塑》,这是一篇问题意识很强的文章。在书中最初的标题中,就有“琴乐的文化品格是如何建构起来的”这一问。的确,这样一个提问,关注的不仅是“器”,更重要的是“乐”,乃至“道”。其关注的范围不仅仅包括古琴的历史发展,还包括琴乐在中国音乐史乃至文化史上特有的文化品格、特质和人文内涵。在我看来,人类音乐史上还没有哪一件乐器的内涵能像古琴那样深厚,与民族传统文化同脉共生;也没有哪一件乐器,能够在从未间断的人类文明及其历史文化长河中,被塑造成一个文士修身养性、承载传统主流文化的道器。

作者简介

  胡潇,湖北钟祥人。2017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获博士学位。中国音乐美学学会会员、中国音乐史学会会员。2017年7月至今就职于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要研究方向为音乐美学、中国音乐史。在《音乐研究》《中国音乐》《人民音乐》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代表作有《(声无哀乐论)“声”“音声”“乐”诸概念的理解与认识上的分歧——兼及对三个颇具争议问题的思考》《中国弓弦艺术“乐”之创新——中国音画乐舞(清明上河图)情景音乐会的创作特色》等。

图书目录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相关概念、问题的说明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现状
第一章 西周礼乐文化中的琴乐及其文化内涵
第一节 关于琴的起源与存在的认识
一、认识“口传之说”与“托古之说”的不同
二、具有较高史料价值的竹简文献史料——清华简《周公之琴舞》
三、从出土实物看先秦琴制的美学特征
第二节 琴在礼乐活动中的存在及其审美文化内涵
一、“儆毖”明德——《周公之琴舞》的功能与审美文化内涵
二、《诗经》六首反映的琴的审美文化内涵
三、《周礼》中琴的审美文化内涵
第三节 琴乐的传承主体与接受主体及其身份地位
一、琴乐的传承主体-瞽嚎的职能及其身份地位
二、琴乐的接受主体-一王室贵族成员与国子
第四节 由“和”而致“德”——琴乐的审美文化内涵
一、西周礼乐实施中由“和”而致“德”的人文追求
二、琴乐体现的由“和”致“德”的文化意义
第二章 春秋战国礼乐文化中的琴乐及其文化内涵
第一节 琴乐作为礼乐文化的象征符号与传承载体
一、琴在礼乐文化中的代表性与象征性
二、琴作为礼乐文化传承的载体
第二节 不同琴乐主体文化立场的变化及其观念与行为
一、不同宫廷乐师在琴乐实践中对礼乐文化立场的坚守与叛离
二、从《左传》描写战事的三则史料看士大夫对琴的重视
三、“学习道艺”“德能居位”之“士”与琴
四、女乐及声色娱乐活动中的琴乐
第三节 以“德”为核心的琴乐审美文化内涵
一、琴乐之“和”与君子之“德”
二、以“乐”为“德”
第四节 琴乐之“悲”与情感的宣泄
一、以畅迫厄之情——扈子“援琴为楚作穷劫之曲”
二、因心悲而令听“悲”——雍门周为孟尝君鼓琴
第五节 孔子、庄子的琴乐观与行为
一、孔子的琴道与其乐教实践
……
第三章 汉代礼乐文化中的琴乐及其文化品格的建构
第四章 两周至汉琴乐文化品格的历史演进与形成
结论
附录:本书相关论文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