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计算机/网络网络与数据通信光与无线网络技术

光与无线网络技术

光与无线网络技术

定 价:¥39.00

作 者: 杨辉 著
出版社: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63561421 出版时间: 2020-08-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199 字数:  

内容简介

  《光与无线网络技术》针对当前光与无线网络的控制低效问题,从组网架构、资源管控和安全保护等多个维度提出了解决方案。首先,该书介绍了光与无线网络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并探讨了光与无线网络关键技术。其次,该书简单地介绍了光与无线网络的关键器件并概述了光与无线网络系统。再次,该书针对光与无线网络的组网架构问题,介绍了如何借助SDN技术实现低时延组网以及多层云光与无线网络控制;针对灵活性问题,介绍了光与无线网络多维资源管控机理,以使网络发挥其全部应用价值;针对时间同步问题,利用增强学习方法,保障系统高精度准确运行;针对生存性问题,介绍光与无线网络生存性的关键技术及如何实现跨域-跨层等保护;针对安全性问题,引入窃听概率和可容忍信息泄露率,介绍了基于窃听感知的安全路由和频谱分配算法。最后,该书针对系统资源优化问题,介绍了多种面向资源分配的系统设计方案。《光与无线网络技术》可作为高等院校通信/电子/信息科学专业师生的参考书,也适合打算进入光与无线网络领域的非相关专业读者,以及正在从事光与无线网络理论研究和实际系统设计的通信行业研发人员阅读。

作者简介

  杨辉,副教授,科研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973计划、校企合作等10余项研究项目。近五年发表SCI/EI论文10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6篇,(包含SCI大类一区论文3篇,二区6篇,特邀论文3篇,Z高影响因子10.435),ESI前1%高被引论文1篇,INFOCOM/OFC/ECOC等领域顶级会议22篇,特邀论文2篇,会议Post-deadline Paper论文3篇,获最佳论文奖2篇,IEEE会议青年科学家奖1项,授权发明专利11项(第一完成人2项),部分已实施,完成IETF国际标准提案1篇。出版专著1部,入选“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光与无线网络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1.1.1 光纤接入网发展现状与泛在光接入网概述
1.1.2 光与无线网络的发展需求
1.1.3 光与无线网络的发展趋势
1.2 光与无线网络关键技术问题
1.2.1 时敏性
1.2.2 生存性
1.2.3 安全性
1.2.4 灵活性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际标准的进化
1.3.3 国内研究现状
1.4 本章小结
1.5 本章参考文献
第2章 光与无线网络关键器件
2.1 光与无线网络关键器件总览
2.2 光网络器件
2.2.1 光源与光发射机
2.2.2 光接收机
2.2.3 光纤
2.2.4 光电探测器
2.3 无线网络器件
2.3.1 基站收发台
2.3.2 基站控制器
2.4 调制器件
2.4.1 光调制解调器
2.4.2 无线调制解调器
2.5 本章小结
2.6 本章参考文献
第3章 光与无线网络系统
3.1 光与无线网络系统概述
3.2 光与无线网络系统架构
3.2.1 光与无线网络系统架构的基本原理
3.2.2 光与无线网络系统架构的网络模型
3.3 光与无线网络系统的特点与优势
3.4 光与无线网络系统的性能指标
3.4.1 链路增益
3.4.2 噪声指数
3.4.3 系统带宽
3.5 光与无线网络系统在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3.5.1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概述及其关键技术
3.5.2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面临的问题
3.5.3 光与无线网络系统在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概述
3.6 本章小结
3.7 本章参考文献
第4章 光与无线网络组网架构与控制机制
4.1 光与无线网络组网架构设计
4.1.1 光与无线网络时敏性问题概述
4.1.2 光与无线网络的混合接入汇聚光网络架构设计与链路状态分析
4.1.3 软件定义控制器与底层可编程设备功能模块设计
4.1.4 软件定义的协议扩展
4.2 面向低时延的光与无线网络组网研究
4.2.1 基于服务等级区分的业务适配方法
4.2.2 光与无线网络低时延组网仿真系统
4.2.3 光与无线网络低时延组网有效性验证
4.2.4 网络规模对网络性能的影响
4.3 云光与无线网络的多层控制与组网
4.3.1 网络需求与控制组网分析
4.3.2 云光与无线网络应用场景与架构设计
4.3.3 云光与无线网络功能模块
4.3.4 多层资源优化服务协作模式与全局评估策略
4.3.5 云光与无线网络性能验证
4.4 本章小结
4.5 本章参考文献
第5章 光与无线网络多维资源调度机理
5.1 光与无线网络灵活性问题概述
5.2 基于可重构波长频谱选择交换器的设计
5.2.1 光与无线网络多维资源特征分析
5.2.2 可重构波长频谱选择光交换器
5.3 灵活光与无线网络架构及控制机制研究
5.3.1 灵活光与无线网络架构
5.3.2 实现多维资源灵活管控的控制器与交换功能架构
5.3.3 灵活光与无线网络组网协议
5.3.4 面向不同业务场景的多维资源分配交互流程
5.4 路由波长频谱分配算法
5.4.1 雾光与无线网络中路由波长频谱分配策略描述
5.4.2 光与无线网络光波频谱不饱和度
5.4.3 路由波长频谱分配算法概述
5.5 多维资源灵活管控验证实验与仿真系统及其性能验证
5.5.1 路由波长灵活交换的频谱资源调配验证实验平台
5.5.2 路由波长灵活交换的频谱资源调配验证实验结果分析
5.5.3 基于灵活智能云光载无线网络的仿真系统
5.5.4 基于灵活智能云光载无线网络的RwFA性能验证
5.6 本章小结
5.7 本章参考文献
第6章 光与无线网络时间同步机制
6.1 光与无线网络时间同步机制的理论分析
6.2 基于软件定义控制器的光与无线网络时间同步机制
6.2.1 面向时间同步的光与无线网络架构
6.2.2 基于软件定义控制器的光与无线网络架构时间同步方案
6.2.3 网络性能验证
6.3 基于增强学习的高精度时间同步方法实现机制
6.3.1 深度学习模型与时间同步方案
6.3.2 网络性能验证
6.4 本章小结
6.5 本章参考文献
第7章 光与无线网络生存性保护方法
7.1 光与无线网络的生存性需求分析
7.2 面向光与无线网络的跨层资源保护策略研究
7.2.1 基于跨层保护的光与无线网络架构
7.2.2 跨层资源保护策略
7.2.3 网络性能验证
7.3 光与无线网络中带宽压缩保护策略
7.3.1 网络模型和问题陈述
7.3.2 光与无线网络中的带宽压缩保护
7.3.3 带宽压缩保护算法
7.3.4 网络性能验证
7.4 本章小结
7.5 本章参考文献
第8章 光与无线网络安全路由与分配算法
8.1 光与无线网络安全性问题概述
8.2 动态RSA问题描述
8.2.1 窃听概率与最大可容忍信息泄露率
8.2.2 网络模型与问题描述
8.3 窃听感知路由与分配算法
8.4 基于多流级联的窃听感知安全RSA算法
8.4.1 基于多流级联的安全策略
8.4.2 路径频谱优化度
8.4.3 多流路由与分配算法
8.5 光与无线网络中安全RSA算法仿真系统与性能验证
8.5.1 仿真条件设置
8.5.2 最大子业务流数限制的影响
8.5.3 保护带宽占用子载波数的影响
8.5.4 最大可容忍差分时延的影响
8.6 本章小结
8.7 本章参考文献
第9章 光与无线网络资源优化机理
9.1 光与无线网络跨层优化算法
9.1.1 网络模型
9.1.2 全局评估因子
9.1.3 全局评估策略
9.1.4 网络性能验证
9.2 异构光与无线网络的虚拟化时频资源联合优化
9.2.1 软件定义的虚拟异构光与无线网络架构
9.2.2 基于虚拟异构光与无线网络架构的资源分配方案
9.2.3 网络性能验证
9.3 基于软件定义的移动光承载网动态流量光层资源分配
9.3.1 移动光承载网络架构
9.3.2 流量的动态资源分配
9.3.3 网络性能验证
9.4 面向节能的接入网动态带宽优化机制研究
9.4.1 接入网络架构
9.4.2 多模混合动态带宽分配方案
9.4.3 光与无线网络下的多模混合动态带宽分配方案
9.4.4 网络性能验证
9.5 基于网络功能虚拟化的光与无线网络多层资源优化方案
9.5.1 软件定义的多层资源优化架构
9.5.2 全局评估策略
9.5.3 网络性能验证
9.6 面向业务提供的光与无线网络多维资源聚合方法
9.6.1 软件定义的多维资源聚合架构
9.6.2 基于辅助图的资源集成提供方案
9.6.3 网络性能验证
9.7 本章小结
9.8 本章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