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动漫动漫书库救赎:电影批评的新使命

救赎:电影批评的新使命

救赎:电影批评的新使命

定 价:¥96.00

作 者: 刘剑 著
出版社: 中国电影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106051327 出版时间: 2021-0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327 字数:  

内容简介

  《救赎:电影批评的新使命》是《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电影研究栏目精选出来的论文集,是继《电影与全思化》《电影研究与哲学的电影学转向》之后的第三本。作为现代性境域中诞生的电影,从早期的艺术论证到今日的学科发展,越来越凸显它在视觉文化中的影响与优势,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影创作和传播越来越便利化,电影逐渐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需要。电影批评,作为电影观赏的学理提升,不再局限于对普通民众的观赏提供学理指导,更需要回到电影学自身的学科建构中,发挥它的在场性功能。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人类遭遇重创,电影史上有关疫情的电影作品曾经留下导演对人类生存境遇的忧思。相信未来还有导演会在电影创作中留下2020年这个大灾之年的特殊印迹或深思。囿于篇幅和“电影批评”取向,一些作者的论文未能被选入此次的论文集。

作者简介

  刘剑,艺术学博士,贵州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执行主编,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理事,贵州省美学学会秘书长,贵州省第五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带头人。出版专著《西方诗画关系研究:从19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论文发表于《东南大学学报:哲社版》《西南大学学报:哲社版》《北京舞蹈学院学报》《艺术学界》《艺术评论》《艺术学研究》《广西社会科学》《民旅艺术研究》等刊物。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项日1项。龚艳,电影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北京电影学院博士,美国匹兹堡大学访问学者。《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特约编辑.硕士研究生导师。出版专著:《漂移、改写与再造:1940-1950年代中国区域电影之形成》(中网电影出版社,2009)、《采光阅影:电影私语录》(上海三联出版社,2019)。论文发表于《文艺研究》《电影艺术》《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当代电影》等刊物。主持完成国家社科艺术类项日1项。

图书目录


理论与争鸣
电影研究与哲学的电影学转向
哲学研究的电影转向
——作为哲学实验的电影及其知识状况考察
电影作为媒介,如何可能?
——兼对王志敏教授的回答
题材与叙事
从集体记忆角度考察国产南京大屠杀影片
抗战喜剧电影题材的后现代表征与深层民族心理探析
新世纪以来中国农村题材电影研究
导演与文本
“我拍的就是中国电影”
——李行导演对话录
类型、结构与“地母”原型:《汪洋中的一条船》
论李行电影的”健康写实主义“策略”
《王哥柳哥游台湾》:在笑声中“看见台湾”
当我们在谈万玛才旦时我们在谈什么?
——万玛才旦导演访谈
一个停滞的段落
——《塔洛》的现代性焦虑与批评阐释的多元可能性
《塔洛》:现代社会的失魂落魄者
我有纯爱的灵魂,希望拍出更多奇妙的电影
——林孝谦导演访谈
拍给心灵的浪漫诗
——林孝谦电影研究
一封不会抵达目的地的信
——台湾导演林孝谦的电影作品研究
情节剧结构·对照的时间观·另类的在地化表达
——林孝谦电影研究
探索台湾都会电影与纯爱小品,在电影中呈现诗意纯美
——黄朝亮导演访谈
“我可以拍商业片和艺术片,但是目标和分工都会很明确”
——黄朝亮导演访谈
青春叙事、后殖民话语与“现代中国”的想象
——台湾导演黄朝亮电影研究
类型与批评
牛顿、黄飞鸿、东方不败与阿凡达
——以电影论机械主义世界观以及文明碰撞
从《复仇者联盟》到《奇异博士》:超级英雄电影反映的新时代诉求
……
印度电影
个案与现象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