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文学民间文学中国民间文学大系·理论·第一卷(2000—2018 总论)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理论·第一卷(2000—2018 总论)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理论·第一卷(2000—2018 总论)

定 价:¥1080.00

作 者: 高丙中 著,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编
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19042462 出版时间: 2021-05-01 包装: 精装
开本: 其他 页数: 775 字数:  

内容简介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理论卷”按照历史发展分为六编,本编的时间跨度是2000-2018年,可以称为“新世纪的民间文学理论”。此为本编第1卷,专门收入“总论性”的文章。总论是解决民间文学作为学术专业和学科门类的研究,是指把民间文学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定位、定性的理论研究和方法探讨的成果,主要提供研究民间文学的理念、核心概念和视角、视野、维度等学术工具,大致相当于英文folkloristics(理论民俗学、民间文学理论)的核心部分。民间文学作品分属众多的体裁,如神话、传说、故事、史诗、歌谣、民间小戏等等,对于各种体裁及其作品的研究历来是民间文学研究的主要部分,所以“理论卷”在“总论”之后将是各个体裁的专论成果。“新世纪”是这个时期的民间文学理论发展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其标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动的先后冠名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于2000年前后在世界舞台上展开,中国政府和社会对此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和资源。民间文学界也积极参与,在这个项目的落实中发挥了学术引导的作用,做出了专业服务的贡献。在一定的意义上,新世纪的民间文学理论也就是非遗保护时代的民间文学理论。非遗保护为民间文学活动不仅提供了时代氛围、政治和行政条件、社会资源和知识需求,而且提供了学术的新理念、新价值、新事业、新方法以及新的技术手段。

作者简介

  高丙中,1962年湖北出生,先后于1982、1988、1991年在湖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获得文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3年在北京大学博士后出站,接受祁连休、张紫晨、钟敬文、费孝通诸先生的指导;1996年和2001年先后在美国东西方中心、夏威夷大学、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做访问学者;1999年开始担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人类学专业教授。个人有所用心的学术领域是文化研究(著有《民间文化与公民社会:中国现代历程的文化研究》)、民俗研究(出版《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日常生活的现代与后现代遭遇”)和民族志方法(发表“人类学国外民族志与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民族志的科学范式的奠定及其反思”等);个人的田野作业关注很多的是民间社会尤其是草根组织在国家时代之后的发育,发表过“社会团体的合法性问题”等文章。也读一点新书,但好引用旧文,如韦伯的“合法性”、涂尔干的“社会团结”、“文化遗留物”;自己做中国民间社会的研究,但鼓励博士生做海外民族志。现为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副会长;无党派人士。研究方向:人类学民族志、公民社会、文化研究、民俗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书目录

概述
凡例
总论,引言
第一部分 综论
一 时代与国情
现代性论争中的民间文学
中国各族民间文学多元一体格局鸟瞰
各民族民间文学的交流整合与中华民间文学的总体风格
民间文学的现实意义
中国民俗学的新时代:开创公民日常生活的文化科学
二 学科史启示
作为运动与作为学术的民间文学
胡适的民间文学理论与实践
中国民俗学思想发展的道路
何其芳·民间文学·延安文学传统
民俗艺术研究的历史回顾
中国新文学之源——重解胡适的民间文学观
1970年代末以来的中国民俗学:成就、困境与挑战
钟敬文“多民族的一国民俗学”思想的再认识
钟敬文与民间文艺学研究
文艺民俗学:近三十年交叉研究走向
党性民间文艺理论的核心概念与思想争论
马克思恩格斯民间文学思想的再阐释
三 “非遗”语境
21世纪的民俗学开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缘
非遗保护热潮中的民间文学
“非遗时代”的民间文学及其保护问题
“语境”和“非遗”主导下的民间文学研究——以2009年民间文学理论研究为例
……
第二部分 基本理念:对象与学科
第三部分 理论范式
第四部分 传承发展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