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环境科学、安全科学环境科学基础理论干旱与水危机:综合科学、管理和政策(第二版)

干旱与水危机:综合科学、管理和政策(第二版)

干旱与水危机:综合科学、管理和政策(第二版)

定 价:¥200.00

作 者: [美] 唐纳德·A. 威尔希特(Donald A. Wilhite) 等著,吕娟 等译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030674364 出版时间: 2021-06-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684 字数:  

内容简介

  近几十年来,科研人员在水保技术、抗旱规划、脆弱性和影响评价、抗旱管理政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降低旱灾风险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干旱与水危机:综合科学、管理和政策(原书第二版)(汉英双语版)》系统地阐述了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干旱风险管理和政策研究的演变过程。《干旱与水危机:综合科学、管理和政策(原书第二版)(汉英双语版)》第二版重点强调由灾害危机管理向风险管理的转变,反映了全球近几十年发生的政策转变。《干旱与水危机:综合科学、管理和政策(原书第二版)(汉英双语版)》的另一个亮点是提出了干旱灾害应对战略和预防措施,总结了降低旱灾风险的技术方法,并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典型示范区进行关键技术方法的示范应用。

作者简介

暂缺《干旱与水危机:综合科学、管理和政策(第二版)》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目录
译者序
序言
致谢
原著主编简介
编著者简介
第一篇 综 述
第1章 从灾害视角认识干旱的自然和社会背景 3
1.1 引言 3
1.2 从灾害视角看干旱:概念、定义和类型 5
1.3 干旱类型 8
1.4 干旱特征及其严重程度 9
1.5 从灾害视角看干旱:社会和政治背景 10
1.6 干旱早期预警所面临的挑战 11
1.7 干旱风险管理的三大支柱 14
1.8 总结 14
参考文献 15
第二篇 降低干旱风险:从灾害管理到风险管理的模式转变
第2章 国家干旱政策高级别会议:成果总结 21
2.1 引言 21
2.2 国家干旱政策的目标 22
2.3 国家干旱政策高级别会议介绍 23
2.4 国家干旱政策高级别会议科学部分会议的主要成果 23
2.5 国家干旱政策高级别会议的主要成果 28
2.6 总结 31
参考文献 32
第3章 干旱综合管理措施 33
3.1 引言 33
3.2 全球合作的初步成果—综合干旱管理项目 36
3.3 联合国水资源组织关于支持国家干旱管理政策发展能力的倡议 37
3.4 地区和国家应用成果 39
3.5 总结 43
参考文献 44
第4章 国家干旱管理政策指南:行动模式 46
4.1 概述 46
4.2 干旱政策与预防:起始阶段 47
4.3 干旱政策:特点及展望 50
4.4 国家干旱管理政策制定过程 52
4.5 结论 69
参考文献 70
第5章 采取措施的效益与不采取措施的损失:抗旱减灾和干旱防御—文献综述 71
5.1 简介 71
5.2 采取措施的效益与不采取措施的损失:概念和方法 74
5.3 抗旱行动:风险管理与危机管理 79
5.4 由危机管理到风险管理的机遇与挑战 81
5.5 结论与下一步工作 85
参考文献 86
第三篇 干旱预警、预报、决策和管理工具的发展
第6章 提高干旱监测与预警能力的研究 99
6.1 引言 99
6.2 改善干旱监测的研究 100
6.3 提升干旱预报能力 102
6.4 未来发展 104
参考文献 106
第7章 干旱监测与预警:21世纪的进步与挑战 109
7.1 引言:干旱预警的重要性 109
7.2 *新研究进展 110
7.3 挑战 114
7.4 结论 117
参考文献 117
第8章 干旱指标与指数手册 119
8.1 引言 119
8.2 定义:指标与指数 121
8.3 干旱监测方法和早期预警与评估导则 122
8.4 选择指标和指数 123
8.5 指标和指数概要 124
8.6 指数和指标资源 127
8.7 指标和指数 128
参考文献 159
第9章 响应触发器在干旱管理中的应用:以科罗拉多州为例 165
9.1 简介 165
9.2 触发器的建立 166
9.3 开发相互协作的过程机制 168
9.4 基于响应触发器的抗旱行动实例 169
9.5 结论 175
参考文献 175
第10章 干旱遥感监测的研究进展 177
10.1 简介 177
10.2 传统的干旱监测工具 178
10.3 传统的干旱遥感监测方法 179
10.4 卫星遥感的*新进展 181
10.5 植被状况 181
10.6 蒸散发(ET) 183
10.7 降水 185
10.8 陆地储水量 187
10.9 结论和未来方向 191
参考文献 193
第11章 蒸散发、蒸发需求与干旱 202
11.1 背景简介 202
11.2 E0、ET及其物理关系 204
11.3 基于E0和ET的干旱监测工具 209
11.4 气候变化下E0、ET与干旱的关系 216
11.5 研究方向 219
11.6 结论 221
参考文献 221
第12章 径流预报在干旱及其他水危机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226
12.1 简介 226
12.2 季节性径流预报潜力估算 228
12.3 现实中的问题 234
12.4 总结 236
12.5 未来发展方向 237
致谢 238
参考文献 238
第13章 缓解干旱:面向短期和**水资源保护的节水措施 240
13.1 简介:水资源短缺的新时代还是水资源浪费的传统误区? 240
13.2 节约用水:大量未开发利用的供水资源 244
13.3 结论 249
参考文献 250
第14章 集水和补充灌溉在应对水资源短缺和干旱时的作用 253
14.1 引言 253
14.2 补充灌溉 254
14.3 集水 259
14.4 应对气候变化 265
14.5 结论 266
参考文献 267
第四篇 干旱和水资源综合管理案例研究:科学、技术、管理和政策的作用
第15章 旱涝急转:在极端气候交替变化的背景下建立密苏里河流域的预警系统 271
15.1 简介 271
15.2 交替变化的极端气候:2011年洪水和2012年干旱 274
15.3 密苏里河流域洪水与干旱的相互作用 276
15.4 2011年洪水和2012年干旱对提高干旱早期预警的启示 277
15.5 结论 279
致谢 279
参考文献 279
第16章 澳大利亚市中心干旱管理经验 282
16.1 澳大利亚千年大旱 282
16.2 把握机会避免政治恐慌 283
16.3 伙伴关系与合作 284
16.4 社区参与 284
16.5 实施供需双方选择 285
16.6 澳大利亚案例的应用与结论 286
参考文献 287
第17章 联邦政治体制下的干旱与水资源短缺管理 289
17.1 简介 289
17.2 澳大利亚 290
17.3 西班牙 292
17.4 美国 294
17.5 结论 297
参考文献 298
第18章 欧洲干旱风险管理需求与经验 301
18.1 简介 301
18.2 干旱监测与预测 303
18.3 全球尺度的干旱风险评估 308
18.4 支持欧洲应急响应协调中心(ERCC)的全球活动 315
18.5 结论和展望 316
参考文献 317
第19章 墨西哥国家干旱应对策略:从被动抗旱到主动抗旱的范例 321
19.1 简介 321
19.2 理论框架 326
19.3 墨西哥国家干旱政策 328
19.4 结论 332
参考文献 334
第20章 加勒比共同体干旱风险管理:早期预警及其他风险应对举措 337
20.1 简介:加勒比地区的干旱背景 337
20.2 加勒比地区降雨情况 338
20.3 近期干旱事件的影响—加强加勒比地区干旱管理案例 340
20.4 加勒比地区干旱早期预警情况 342
20.5 干旱早期预警对加勒比地区风险应对的支撑—政策制定和规划 345
20.6 通过早期预警及其他风险缓解举措,推进加勒比共同体干旱管理 348
参考文献 350
第21章 向积极主动的干旱管理转变:来自巴西东北部近期的经验教训 354
21.1 巴西的干旱及其管理 354
21.2 基于三大支柱的干旱管理模式转变 356
21.3 干旱政策与干旱管理的关键进展 357
21.4 经验教训及后续工作 358
参考文献 360
第22章 气候变化背景下捷克的干旱及干旱管理 361
22.1 引言 361
22.2 过去与现在的干旱 361
22.3 干旱的天气和人为因素 364
22.4 与干旱相关的气候因素 364
22.5 未来的干旱 365
22.6 改善干旱备灾 365
22.7 干旱监测与预测的作用 367
22.8 总结与展望 368
致谢 368
参考文献 369
第23章 伊比利亚半岛抗旱规划与管理 371
23.1 引言 371
23.2 伊比利亚半岛的干旱特征 372
23.3 环境构建:欧洲和伊比利亚半岛的干旱规划和管理背景 375
23.4 伊比利亚半岛目前的干旱规划与管理 376
23.5 干旱监测系统 379
23.6 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总体比较 381
23.7 结论/未来展望 384
致谢 385
参考文献 385
第24章 昆士兰干旱减灾中心的建立 391
24.1 引言 391
24.2 昆士兰干旱减灾中心 392
24.3 总结 394
参考文献 394
第五篇 总结与结论
第25章 干旱与水危机:经验总结、经验教训及展望 399
25.1 引言 399
25.2 从危机管理转向风险管理:改变模式 401
25.3 新出现的问题 403
25.4 总结 406
参考文献 407
附录 411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