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中国经济民营经济与中国现代化(增订本)

民营经济与中国现代化(增订本)

民营经济与中国现代化(增订本)

定 价:¥68.00

作 者: 李济琛 著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07552874 出版时间: 2020-06-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539 字数:  

内容简介

  《民营经济与中国现代化(增订本)》对“诞生于改革开放大潮中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起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经济建设的制度体系”这一重大制度创新作了深刻的理论论证与生动的形象阐述。《民营经济与中国现代化(增订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并在实践检验中进一步提升。对于民营经济与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关系认识,既是一个理论性很强的问题,又是一个实践意义很重要的问题。《民营经济与中国现代化(增订本)》具价值意义的研究成果:民营经济之于中国,社会主义民营经济之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休戚相关的共生关系。

作者简介

  李济琛,博士。四川大学非公经济研究所所长,***民企党建研究员。1965年四川江津油溪初中毕业,经5年社会底层磨砺,1970年以社会青年身份力争到知识青年身份下乡落户到江津金刚公社狮桥一队。多年被推荐上大学无果。1978年有幸参加全国首届统一高考且获省文科前茅优异成绩,补录到江津地区五七大学;入学当月(1978年10月)母亲反革命案获平反。大学入党且留校任教,曾任政史系总支副书记、系主任。1988至1993年师从高放教授完成科学社会主义专业博士学业。1993年调入四川大学为博士研究生讲授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理论课,任研究生政治课教研室副主任。有近900万言著述公开出版或发表;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一项,省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两项,省政府外宣、社会宣传一等奖各一项,省政府哲社二等奖一项、优秀社科奖多项,省政府教学改革优秀成果二等奖两项,校社科研究突出贡献奖两项,校优秀党员称号三次,2016年获重庆文理学院(原五七大学)40周年校庆杰出校友(共30名)称号。兼邓小平研究会理事,刘少奇研究会理事,董必武研究会理事,朱德基金会顾问,聂荣臻研究会理事。《小平赋》四千言铜碑铸立于邓小平图书馆,《朱德元帅赋》四千言馆藏于朱德元帅纪念馆,《聂荣臻元帅礼赞》两千言碑刻于聂帅广场,《杨根思英雄赋》两百言馆藏于杨根思英雄馆,《九二共识赋》三百言将铸大铜鼎(已出模型)。尚兼任国家食品安全指数办专家,中国管理科学院农经顾问等。

图书目录

导论——全力打造“中国公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一、问题的提出
二、上篇“理论篇”
三、中篇“历史篇”
四、下篇“现实篇”
五、结束语
上篇 理论篇
第一章 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三阶段(三文明形态)理论
第一节 马克思社会发展三阶段理论认识
一、“三阶段理论”的函数认识
二、“三阶段理论”的理性认识
第二节 马克思社会发展三阶段理论的相互关系认识
一、自然经济文明与商品经济文明的更替
二、第二阶段与第三阶段的更替
第三节 “三阶段”相互更替过程的实践认识
一、“物的依赖关系”即商品经济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必经的社会文明阶段
二、世界市场的形成使世界成为一个整体
第四节 后来居上:“后发优势”“后发优势发展战略”及成功的“丁尼生公式”和“东亚公式”认识
一、“后发优势”“后发优势发展战略”及其成功的两个公式简介
二、“丁尼生公式”——原生市场经济国家形成的历史必然性认识
三、“东亚公式”——派生与次派生市场经济的典范
四、“中国公式”的伟大创造工程
第二章 市场经济
第一节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
一、借助王权,从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二、借助科学技术革命,确立市场经济的主体支配地位
三、借助经济全球化,实现国际垄断资本主义
四、作为物质基础——为新的阶段更替作充分准备
五、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二节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
一、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四个阶段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第三节 市场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认识
一、市场经济中的社会分工
二、市场经济中的价格机制
三、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
四、市场经济中的激励机制
第三章 生产力理论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产力理论
一、生产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
二、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三、生产力理论把两个伟大的发现有机地联系到一起
第二节 生产力的两大社会功能认识
一、生产力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二、生产力标准是人类社会形态衡量的根本标准
第三节 邓小平的生产力理论与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对生产力社会形态衡量根本标准功能的运用与发展
二、对生产力社会发展根本动力功能的运用与发展
三、社会主义本质生产力界定的创新认识
中篇 历史篇
下篇 现实篇
附:抓党建·促发展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