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法律理论法学区域法治文化比较研究

区域法治文化比较研究

区域法治文化比较研究

定 价:¥80.00

作 者: 张清 著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丛编项: 区域法治发展研究丛书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19754600 出版时间: 2021-05-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 页数: 323 字数:  

内容简介

  在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强国的新发展阶段,从法治文化比较研究的角度推进区域法治发展是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的重要课题。作为“地方性知识”的区域法治文化与国家法治文化之间、不同区域的法治文化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彼此关联的。在一定的意义上,区域法治的发展前提是不同法治文化的共存,发展动力是法治文化之间存在的冲突和张力,发展方法是不同法治文化的整合。不同法治文化碰撞的结果,必然是既富有区域本土特色,又彰显现代法治精神,在国家法治统一与区域法治个性中不断磨合,不断推进区域法治文化的形成、丰富与发展。《区域法治文化比较研究》正是契合了时代发展、国家法治发展、区域法治发展的需要,在产权、财产、刑事法治、相邻权、同性婚姻、社区治理等相关领域展开区域法治文化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作者简介

  张清 法学博士,二级教授,扬州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家一流专业、国家一流课程负责人,澳大利亚DEAKIN大学法学院高级访问学者,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第*届(2019)江苏高校振兴本科教育榜样教务处长,曾任扬州大学教务处处长、创新创业学院常务副院长,现任扬州大学广陵学院院长,扬州大学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双创实践教育基地——扬州大学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主任。兼任教育部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决策咨询专家,江苏高校区域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副理事长、研究员,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研究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重点项目、重大招标项目子课题等省部级以上课题20余项,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江苏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项,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成果二等奖等奖项10余项。公开出版学术著作、江苏省重点教材10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等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其中30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摘)或全文复印。

图书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区域法治文化比较研究概论
 第一节 区域法治文化比较的学科属性
  一、区域法治文化比较的概念
  二、区域法治文化比较是区域发展法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三、区域法治文化比较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四、小结:区域法治文化比较的定义
 第二节 区域法治文化比较的历史发展
  一、区域法治文化比较的史前期:上古~1950s
  二、区域法治文化比较的形成期:1960s~2000s
  三、区域法治文化比较的发展期:2000s至今
 第三节 区域法治文化比较的核心范畴
  一、比较
  二、区域
  三、法治文化
 第四节 区域法治文化比较的研究方法
  一、比较法的研究方法
  二、其他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中西产权制度差异与近代大国兴衰之道
 第一节 近代大国兴衰奥秘:“李约瑟难题”的设问
 第二节 历史唯物主义法学视域中财产权保护的意义
 第三节 产权保护制度的奠立与近代西方世界的兴起
 第四节 产权保护制度的缺失与近代东方世界的衰落
 第五节 完善产权保护法制是大国崛起的制度“拱心石”
第三章 中西传统财产法律文化比较研究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分析中西传统财产法律文化差异之理论范型
  一、自然法
  二、新自由主义
 第三节 中西传统财产法律文化差异
  一、“田产”“资财”等与财产概念差异
  二、“义务”“权利”表达与财产法形式差异
  三、“用”“所有”与财产法内部结构差异
  四、“家长”与“家父”等财产法主体差异
  五、“主”“业”“属”等与所有权制度差异
  六、“永佃”“典”“相邻”等与他物权差异
  七、“债”“契”“侵”等与债权制度差异
 第四节 中西传统财产法律文化差异之形而上根源
  一、天人合一与天人二分
  二、中西财产法律文化差异之理论解释
 第五节 中西传统财产法律文化差异的影响
  一、影响现有制度
  二、影响财产制度的将来发展
第四章 中西法治文化宏观比较研究
 第一节 祥刑与良法:中西法律文化源头之比较
  一、我国古代“祥刑”概念的起源
  二、“祥刑”字义的分歧与思想的多重内涵
  三、“祥刑”内涵的嬗变与我国封建法律思想变迁
  四、“祥刑”思想对封建司法理性的阐发
  五、“祥刑”思想中司法理性的当代意义
 第二节 传承与继受:法治思想渊源之比较
  一、法治的辞源和基本含义
  二、中西法治思想的古典起源
  三、中西法治思想的断续与传承
  四、西方法治思想的现代化
 第三节 形式与实质:法治核心要素之比较
  一、形式法治的构成要素
  二、实质法治的构成要素
  三、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要素
 第四节 法治发展路径之比较
  一、西方资本主义法治的发展路径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路的发展历程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路的新征程
  四、我国区域法治发展的先导之路——“法治江苏”建设的
理论与实践
第五章 中西相邻关系制度比较研究
 第一节 中国相邻关系制度的演变
  一、清末民初及此前的相邻关系规则
  二、清末民初相邻不可量物排放条款及其演变
  三、新中国成立后各民法草案及学者建议稿中的相关规则
  四、我国相邻不可量物排放制度
 第二节 西方国家相邻关系制度
  一、古罗马法上的相邻关系制度
  二、德国法上的相邻不可量物排放制度
  三、其他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的相邻不可量物排放条款
  四、英美法系中的相邻不可量物排放规则
 第三节 小 结
  一、基于立法理念
  二、基于具体内容
  三、总体评价
第六章 中英同性婚姻制度比较研究
 第一节 同性恋与同性婚姻概述
 第二节 英国的同性婚姻合法化
 第三节 我国对同性婚姻的态度
第七章 社区治理模式比较及其居民自治权实现研究
 第一节 社区治理模式:社区建设的形式表征
  一、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综说
  二、国外社区治理模式
  三、国内社区治理模式
  四、“中国特色”社区治理模式与路径选择
 第二节 居民自治权:居民自治的实质内核
  一、居民自治权的形与构
  二、居民自治权的必然与实然
 第三节 社区居民自治的组织性分析
  一、社区居民自治:一种新型的社区治理
  二、社区居民自治的分析框架:兼论社区居民自治权回归
  三、城市社区建设:社区自治的组织化制度型构
 第四节 小 结
后 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