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中国生物遗传多样性与保护

中国生物遗传多样性与保护

中国生物遗传多样性与保护

定 价:¥86.00

作 者: 薛达元,张渊嫒 著
出版社: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丛编项: 新时代中国生物多样性与保护丛书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72505096 出版时间: 2022-0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158 字数:  

内容简介

  《中国生物遗传多样性与保护》共分七章。首章阐述了中国生物遗传资源概念、遗传资源价值和特点;第二章介绍了中国生物遗传资源本底现状,包括农作物、畜禽、林木、水产、花卉等产业的遗传资源及遗传资源相关传统知识;第三章总结了中国生物遗传资源的利用成就,特别是对农业生产及其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第四章在分析中国生物遗传资源受威胁因素的基础上,介绍了中国政府针对遗传资源保护所采取的政策法规和保护规划;第五章阐述了中国在保护生物遗传资源方面的保护成效,包括生物遗传资源调查,实施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的工程措施;第六章论述了在新时代背景下农业遗传资源发展的策略,包括研究、利用和管理等方面的策略;第七章综述了相关国际公约和协定在遗传资源保护、利用和惠益分享方面的规定和要求,以及中国政府的履约行动。

作者简介

  薛达元,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生态环境保护创新平台主任/首席科学家,教育部/国家外专局“111计划”民族生物学引智创新基地主任,中国民族地区环境资源保护研究所所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生态与自然保护分会执行理事长,中国生态学会民族生态学专业委员会(筹)主任委员,国家物种资源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生物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评审委员会委员,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全国委员会(CNC-IGBP)委员;世界自然联盟(IUCN)世界保护区委员会(WCPA)委员;《生物多样性》副主编,《Journal of Ecology and Resources》编委,《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编委

图书目录

第一章??中国生物遗传资源及其特点…………………………… 001
一、生物遗传资源的概念 …………………………………… 002
二、生物遗传资源的价值 …………………………………… 005
三、生物遗传资源的特点 …………………………………… 010
第二章??中国生物遗传资源本底现状…………………………… 017
一、农作物遗传资源 ………………………………………… 018
二、畜禽遗传资源 …………………………………………… 022
三、林木遗传资源 …………………………………………… 027
四、水产生物遗传资源 ……………………………………… 031
五、观赏花卉遗传资源 ……………………………………… 035
六、生物遗传资源相关传统知识 …………………………… 037
第三章??中国生物遗传资源的利用……………………………… 043
一、农作物遗传资源利用 …………………………………… 044
二、畜禽种质资源利用 ……………………………………… 049
三、林木遗传资源利用 ……………………………………… 052
四、水产生物遗传资源利用 ………………………………… 056
五、观赏花卉植物遗传资源利用 …………………………… 059
第四章??中国生物遗传资源保护政策法规与规划……………… 063
一、生物遗传资源受威胁现状与因素 ……………………… 064
二、生物遗传资源保护政策 ………………………………… 069
三、生物遗传资源保护法规 ………………………………… 075
四、生物遗传资源保护规划 ………………………………… 081
第五章??中国生物遗传资源的保护成效………………………… 088
一、生物遗传资源调查与评估 ……………………………… 088
二、生物遗传资源就地保护 ………………………………… 094
三、生物遗传资源易地保护 ………………………………… 102
第六章??新时代农业遗传资源发展策略………………………… 113
一、农业遗传资源研究策略 ………………………………… 114
二、农业遗传资源利用策略 ………………………………… 118
三、农业遗传资源管理策略 ………………………………… 125
第七章??生物遗传资源的国际保护与惠益分享………………… 131
一、《生物多样性公约》与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 ………… 132
二、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国际制度 …………………… 135
三、ITPGRFA 的惠益分享机制 ……………………………… 147
四、《UPOV 公约》及其惠益分享理念 …………………… 151
五、SDGs 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 153
主要参考文献……………………………………………………… 159
Abstract ………………………………………………………… 165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