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历史地方史志广州市增城区革命老区发展史

广州市增城区革命老区发展史

广州市增城区革命老区发展史

定 价:¥68.00

作 者: 广州市增城区革命老区发展史编委会 编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丛编项: 全国革命老区县发展史丛书·广东卷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218148199 出版时间: 2021-10-01 包装: 平装
开本: 其他 页数: 324 字数:  

内容简介

  《广州市增城区革命老区发展史》是“广东省革命老区县发展史丛书”中的一种,全书系统地介绍了广州市增城区革命老区的历史概况、重要党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主要建设成就和发展前景,集中展现了老区人民革命斗争史及建设成就。全书资料丰富、脉络清晰、文字简练、叙述生动,全面叙述了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向着美好的明天奋勇前进。本书的出版为社会各界了解老区、宣传老区、支持老区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文献史料,为挖掘整理老区历史红色文化、弘扬老区革命精神提供了史料依据,为社会各界认识增城、了解增城、宣传增城提供了永恒载体,有利于保留地方党建史料。有一定的出版和史料价值。

作者简介

  广州市增城区革命老区发展史编委会,由编委会顾问、编委会正副主任、编委会成员组成。编委会下设编辑部,具体负责广州市增城区革命老区发展史的编纂工作,在编纂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全面而客观,做到观点鲜明、脉络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按全国、省老促会的要求完成编纂任务。

图书目录

前 言 / 001
章 区域和老区概况 / 001
节 区域基本情况 / 003
一 、 建置与区划 / 003
二 、 县 、 市 、 区治址的变迁 / 004
三 、 气候和资源 / 005
四 、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006
第二节 大革命老区概况 / 008
一 、 革命老区分布特点 / 008
二 、 革命老区形成条件 / 009
三 、 革命老区评划与分布 / 017
四 、 革命老区镇概况 / 018
第二章 大革命时期及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 025
节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增城的传播 / 026
一 、 青年学生运动的兴起 / 026
二 、 马克思主义在增城的传播 / 027
第二节 大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 029
一 、 增城工会及工人运动的发展 / 029
二 、 增城农会及农民运动的发展 / 030
三 、 增城学生运动的发展 / 032
第三节 增城地方组织的建立及早期活动 / 033
一 、 新塘支部的建立 / 033
二 、 增城县委的建立 / 034
三 、 增城县委的撤销 / 035
第三章 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 / 037
节 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 038
一 、 同仇敌忾 , 抗日救亡 / 038
二 、 正义担当 , 奔赴延安 / 040
第二节 地方组织的重建 / 043
一 、 仙村支部 、 竹林支部和雅瑶支部的建立 / 043
二 、 建立地方党组织的统一领导机关 / 044
第三节 党领导的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全民抗战 / 047
一 、 朱村阻击战 / 047
二 、 白面石阻击战 / 048
三 、 竹园涌袭击战 / 049
四 、 组建三支挂国民党军队番号的杀敌武装 / 049
五 、 福和乌石尾坳截击战 / 050
六 、 大鱼头山截击敌人 / 050
七 、 魏友相大队夜袭官塘日军兵营 / 051
第四节 独立自主 , 开展敌后游击战争 / 054
一 、 抗击反共逆流 / 054
二 、 黄旗山突围战 / 056
三 、 重整旗鼓 , 坚持斗争 / 059
第五节 东江纵队在增城 / 062
一 、 东江纵队的成立 / 062
二 、 建立增博边抗日根据地 / 063
三 、 建立永和区抗日民主政府 / 070
四 、 捍卫成果 , 抗击 “ 围剿 ” / 074
第四章 解放战争时期 / 079
节 白色恐怖 , 东江纵队北撤 / 080
一 、 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油麻山及永和根据地 / 081
二 、 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增北地区 / 082
三 、 东江纵队北撤时的艰苦斗争 / 083
第二节 恢复和发展武装斗争 / 085
一 、 反迫害 、 反 “ 三征 ” / 085
二 、 分田废债 , 发展游击战争 / 086
第三节 从防御转入反攻 / 088
一 、 粉碎国民党期 “ 清剿 ” / 088
二 、 粉碎国民党第二期 “ 清剿 ” / 091
三 、 上坪大捷 / 093
四 、 东三支解放正果 / 095
五 、 军事打击与分化瓦解双管齐下 / 097
第四节 迎军支前 , 解放增城 / 101
一 、 东三支六团成立 / 101
二 、 扩军建政 , 迎军支前 / 102
三 、 解放增城 / 103
第五章 英雄的老区人民 / 107
节 增龙博边革命老区 / 108
一 、 六度遭受 “ 围剿 ” 的白面石村 / 108
二 、 正果信义交通情报站 / 111
三 、 经受血与火考验的派潭小迳 / 112
四 、 东江纵队根据地大埔围村 / 114
第二节 增从番革命老区 / 119
一 、 油麻山革命老区村庄 / 119
二 、 缸瓦窑惨案 / 119
三 、 黄旗山革命老区村庄 / 120
四 、 陂头村石马冚杀人场 / 121
五 、 西洲村惨案 / 121
第六章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 123
节 建立人民政权 / 124
一 、 人民政府成立 / 124
二 、 清剿匪特 , 整顿治安 / 125
三 、 打击金融投机 , 稳定市场物价 / 127
四 、 支援抗美援朝 / 128
五 、 建立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制度 / 128
第二节 建立公有经济体制 / 131
一 、 农民协会成立 / 131
二 、 土地改革运动 / 132
三 、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 134
第三节 个五年计划 / 136
一 、 为农业服务的工业起步 / 136
二 、 以农业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建设 / 137
三 、 “ 一五 ” 计划完成情况 / 139
第四节 十年建设基本成就及经验教训 / 142
一 、 十年建设基本成就 / 142
二 、 “ ” 及人民公社化运动 / 147
三 、 抗洪救灾 , 重建家园 / 150
四 、 兴修水利与老区村联安建水库 / 152
五 、 派潭积极修建公路 , 改变山区落后面貌 / 153
第五节 两次经济调整与 “ ” 时期 / 156
一 、 阶段经济调整 / 156
二 、 贯彻 “ 农业六十条 ” / 157
三 、 从 “ 三五 ” 到 “ 四五 ” 计划头三年 / 159
四 、 增江裁弯取直水利枢纽工程 / 160
第七章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161
节 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 / 162
一 、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62
二 、 农业向集约化生产转化 / 166
三 、 老区群星村率先成立股份合作制 / 168
第二节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 170
一 、 “ 三来一补 ” 企业迅速发展 / 170
二 、 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和工业规模扩大 / 171
三 、 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 / 174
四 、 商业与服务业快速兴起 / 177
五 、 对外贸易与引进资金技术 / 179
第三节 优化整合及城乡全面规划 / 183
一 、 转变发展方式 / 183
二 、 持续修复生态与环境治理 / 184
三 、 广州对增城北部山区的对口扶贫 / 187
第八章 奋进在城乡融合征途上的革命老区村 / 191
节 十八大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 / 192
一 、 综合实力跃居全国百强区第 17 位 / 192
二 、 双国家级高端平台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 196
三 、 农村综合改革持续发力 / 198
四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 199
第二节 乡村振兴中的老区新貌 / 202
一 、 创建省级生命健康小镇 / 202
二 、 中新镇 “ 一村一品 ” / 204
三 、 花圃小镇大埔围村 / 207
四 、 正果镇打造生态旅游综合体 / 209
五 、 为产城融合谋篇布局的永宁街道 / 211
结束语 继往开来 , 再创辉煌 / 213
一 、 百年不懈奋斗的启示 / 214
二 、 贯彻新发展理念 , 构建新发展格局 / 215
附 录 / 217
附录一 大事记 / 218
附录二 增城革命老区村庄分布表 / 224
附录三 革命遗址和纪念场馆 / 240
附录四 热血群英谱 / 248
附录五 革命历史文献资料 / 274
附录六 重大革命事件记述文章 / 280
参考文献 / 295
后 记 / 296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