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工业技术建筑科学建筑设计筑业中国(1914-1935亨利·茂飞在华二十年 精)

筑业中国(1914-1935亨利·茂飞在华二十年 精)

筑业中国(1914-1935亨利·茂飞在华二十年 精)

定 价:¥88.00

作 者: [美] 郭伟杰 著,卢伟,冷天 译
出版社: 文化发展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14227925 出版时间: 2022-01-01 包装: 精装
开本: 16开 页数: 342 字数:  

内容简介

  1914年,一位富有冒险精神的美国年轻建筑师亨利·茂飞来到中国为雅礼会设计一座大学校园,随后他被一种前所未有的挑战深深吸引了:如何在保护中国丰富建筑传统的同时引进**的西方技术设计新建筑。他在中国花了二十年寻找答案,最终选择了兼顾与妥协的方式,他将其称之为“旧瓶装新酒”。在这期间他成为了与中国渊源最深的外国建筑师:从清华园里的大礼堂、图书馆、科学馆和体育馆,到燕园的博雅塔和贝公楼;从南京的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和金陵女子大学,到上海的复旦公学、大来大厦和圣玛利亚女校:从长沙的湘雅医院及医学院早期建筑,到福州的福州协和大学;从设计中山陵的吕彦直,到中国建筑师学会首任会长庄俊、“大上海计划”主持人董大酉、设计美琪大戏院的范文照;从清华周诒春校长、复旦公学***校长、燕京大学司徒雷登校长,到孙科、孔祥熙、王正廷、宋子文和蒋介石,茂飞在近代中国社会的风起云涌中努力实践着自己的建筑理念。针对20世纪西方建筑师在非西方环境中的建筑实践的研究之前主要集中于英国、法国与荷兰的殖民地建筑上,而本书作者通过大量史料分析,做出了新的学术突破,对中、美近代建筑领域皆有重大贡献。无论读者关注的是城市规划、城市史,还是后殖民理论、亚洲比较研究、技术史、历史建筑保护,相信通过本书的阅读,都能够有所神益、揽获新知。

作者简介

  冷天,东南大学建筑学硕士、南京大学建筑学博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访问学者,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建筑系副主任,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研究、历史建筑遗产改造更新等领域的研究。

图书目录

中文版前言
中文版作者序
英文版致谢
前言:筑就妥协
第一章
跨越太平洋的挑战:茂飞的中国邂逅(1914-1918)
欧洲之旅(1906)
茂飞&丹纳事务所(1908-1914)
踏足亚洲,1914年
茂飞在上海和长沙,1914年5-6月
北京,1914年7月
总结
第二章
建立在华的实践:逐力京沪(1918-1919)
茂飞在韩国,1918年5月
茂飞在北京,1918年5月
哈利·何士与北京协和医学院,1916-1918年
茂飞在扬子江下游,1918年夏
有福之州,1918年夏
上海的希望,1918年
总结
第三章
建造校园与办公大楼:金陵女大、燕京大学、花旗银行与大来公司(1919-1921)
金陵女大校园建设的第一阶段(1918-1919):初步选址与风格问题
成长的阵痛:来自燕京大学与事务所的挑战
花旗银行、大来公司与失稳的茂旦洋行
总结
第四章
建立声望:合作伙伴、锲而不舍与收获赞誉(1921-1927)
金女大开幕(1923)与“适应性建筑”路线的扩散
重新适应,1924-1926年
总结
第五章
都市再造:孙科、蒋介石的广州、南京计划(1923-1930)
美式规划在广州(1911-1921):一座现代化都市的崛起与传统城市肌理的瓦解
美式规划在广州(1921-1927):茂飞与孙科缔结友谊
美式规划在南京(1927-1930):茂飞出任《首都计划》首席顾问
总结
结语:茂飞之遗产
茂飞之遗产:通过文献来考量
茂飞之遗产:以中国建筑师的作品来考量
茂飞之影响:以后来的“适应性建筑”来考量
总结
参考书目
手稿档案
政府公文
报刊
期刊杂志
录音采访(未公开发表)
二次文献(英文部分)
二次文献(中文部分)
机构所有
个人所有
著作和期刊
索引及中英文名词对照
译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