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工业技术水利工程水力机械流激振荡及振动分析技术

水力机械流激振荡及振动分析技术

水力机械流激振荡及振动分析技术

定 价:¥180.00

作 者: 周凌九,王正伟 著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302585022 出版时间: 2021-12-01 包装:
开本: 16开 页数: 382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水力机械流激振荡和振动问题,主要系统介绍水力机械及水力系统中的水动力学理论及计算方法及应用技术,对水轮机、泵及管路系统内典型不稳定流动现象以及水力系统中其他与空化及漩涡流动有关的不稳定流动的特点、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及介绍,同时还介绍了流固耦合及结构动力学响应分析方法及技术,特别介绍了空化对结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后本书还对水力机械不稳定流动及振动测量技术及数据分析技术进行了介绍。本书课作为研究生教材,也可作为相关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周凌九,女, 1969年3月生, 1986~1993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后由中国农业大学和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联合培养,2000年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主讲《流体机械原理》《计算流体力学》等课程。主要研究领域为水力机械流动不稳定性及空化流计算及分析。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项,参加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项。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SCI收录20篇。

图书目录

第1章水力机械及系统内典型非定常流动
1.1混流式水轮机典型不稳定流动现象
1.1.1部分负荷时尾水管内的漩涡流动及压力脉动特征
1.1.2尾水管螺旋形涡带的早期模型及试验
1.1.3尾水管螺旋形涡带压力脉动的同步分量和旋转分量
1.1.4极低负荷下尾水管内的漩涡流动
1.1.5高部分负荷下尾水管内的特殊压力脉动
1.1.6高部分负荷转捩工况下尾水管内的压力脉动
1.1.7高负荷柱状涡带及压力脉动
1.1.8低部分负荷转捩工况下尾水管内的双涡带结构及压力脉动
1.1.9叶片翼形表面空化
1.1.10低水头下叶片进口边正面脱流及空化
1.1.11高水头下叶片进口边背面脱流及空化
1.1.12低负荷下转轮内的叶道涡
1.2轴流式水轮机在偏工况下的典型流动
1.2.1小流量下的漩涡流动
1.2.2轴流式水轮机转轮内的空化流动
1.3泵的典型流动不稳定现象
1.3.1喘振
1.3.2失速
1.3.3空化喘振
1.3.4旋转空化
1.3.5高阶旋转空化和高阶空化喘振
1.3.6旋转阻塞
1.3.7阻塞喘振
1.3.8泵内各种典型不稳定流动特征比较
1.4动静干涉
1.5相振
1.6卡门涡引起的压力脉动
1.7叉管内漩涡引起的压力脉动
1.8水力机械过渡过程中的非定常流动
参考文献
第2章水力机械内部三维流动分析方法
2.1单相流动计算基础
2.1.1流动控制方程
2.1.2雷诺平均方法
2.1.3雷诺应力输运方程及湍动能输运方程
2.1.4典型的双方程湍流模型
 
2.1.5涡黏RANS模型的缺陷与旋转修正
2.1.6雷诺应力模型
2.1.7大涡模拟方法
2.1.8典型混合模型
2.2水力机械空化流动计算模型
2.2.1基于状态方程的空化模型
2.2.2基于质量输运方程的空化模型
2.2.3基于界面动力学的SenocakShyy的模型
2.2.4考虑热效应影响的空化模型
2.3控制方程离散过程简介
2.4常用计算软件及自定义函数(程序)简介
2.4.1常用计算软件及开源软件介绍
2.4.2商用软件中自定义函数及程序的应用
2.5水力机械三维CFD分析中的一般性问题
参考文献
第3章管路系统一维水动力学方法
3.1一维水动力学基本方程及其解特征
3.2一维瞬变流动特征线法——时域分析
3.2.1特征线法基本思路
3.2.2基本边界条件
3.2.3调压井或调压塔
3.2.4空气阀
3.2.5水轮机与泵边界
3.2.6管路上的空化和气液两相流边界条件的处理
3.2.7发生空化的泵或水轮机等元件
3.3水力系统振荡特性及稳定性分析方法——频域解析
3.3.1一维管流水力振荡方程
3.3.2一维振荡方程解特征及一些基本概念
3.3.3振荡方程在频域上的解析解与系统复频特性
3.3.4水力系统复频特性及稳定性
3.3.5阻抗法
3.3.6矩阵法
3.4基于等效电路的水力系统计算和分析方法
3.4.1基于离散振荡方程的等效电路法
3.4.2典型水力元件的等效电路
3.4.3基于等效电路法的瞬变过程分析
3.4.4基于集总参数等效电路法的水力稳定性分析
3.4.5基于离散等效电路法的系统固有频率和模态分析
3.4.6基于等效电路的响应计算
3.4.7水力计算模块库的建立及仿真平台搭建
参考文献
第4章旋转机械动静干涉及相振分析
4.1动静干涉
4.1.1动静干涉的概念
4.1.2动静干涉激励型
4.1.3转轮的典型振型
4.1.4叶片数组合对叶片根部动应力水平的影响
4.1.5动静干涉引起的共振分析实例
4.2相振
4.2.1相振问题的离散模型
4.2.2相振的连续解析模型
4.2.3相振的三维流动分析实例
参考文献
第5章水力机械及系统的水力稳定性分析
5.1含调压井的水力系统的一维稳定性分析
5.2抽水蓄能机组S区的一维稳定性分析
5.3球阀泄漏引起的水力振荡
5.4尾水管空化稳定性一维模型
5.4.1简单模型
5.4.2考虑扩散及出口环量影响的模型
5.4.3扩散度的影响
5.4.4出口环量的影响
5.4.5进口管长对含空化尾水管的系统频率及模态的影响
5.4.6平均流量对含空化尾水管的系统频率及模态的影响
5.5泵喘振的一维模型
5.6泵空化喘振的一维模型
5.6.1空化喘振的简单模型
5.6.2考虑空化系数及冲角影响的空化喘振模型
5.7进口回流对泵空化喘振的影响
5.8泵的旋转失速及旋转空化一维模型
5.8.1模型建立
5.8.2旋转失速
5.8.3旋转空化
5.9基于奇点分布法的二维叶栅空化流动稳定性分析
5.9.1分析模型的建立
5.9.2稳定解讨论
5.9.3叶栅内几类空化不稳定流动模态
5.9.4旋转阻塞稳定性分析
参考文献
第6章水力机械典型非定常流动的三维CFD分析
6.1网格密度、湍流模型、空化模型对数值计算结果的影响
6.1.1不同湍流模型对泵内失速涡预测效果的比较
6.1.2网格密度及湍流模型对尾水管螺旋形涡带计算结果的影响
6.1.3空化参数对尾水管空化涡带计算结果的影响
6.2混流式水轮机尾水管螺旋形涡带特征分析
6.2.1尾水管螺旋形涡带形态的描述方法
6.2.2尾水管螺旋形涡带形态与流量及转轮出口速度分布的关系
6.2.3典型螺旋形涡带工况下的尾水管内部流动特征
6.2.4同步分量的来源
6.3混流式水轮机尾水管的柱状涡带的数值模拟
6.4混流式水轮机转轮内叶道涡
6.4.1小流量工况区混流式水轮机内典型涡结构
6.4.2空化叶道涡成因及影响叶道涡的主要因素
6.4.3类叶道涡与转轮几何参数的关系
6.4.4叶道涡工况下的流场非定常特性及压力脉动特征
6.5水泵水轮机S区流动特性分析 
6.6水泵水轮机小开度时无叶区中低频压力脉动分析
6.7轴流式水轮机无叶区漩涡流动
6.8导叶出口卡门涡及其抑制
6.8.1不同工况下导叶的卡门涡特性
6.8.2不同尾部修型的效果
6.8.3不同工况下尾部修型效果
6.9泵的进口回流及回流空化
6.9.1进口回流与流量的静态关系
6.9.2空化对进口回流的静态影响
6.9.3回流空化引起的离心泵非定常特性
6.9.4空化条件下回流空化对进口压力波动的动态响应
6.9.5发生回流空化时轴面速度对流量动态响应的相位延迟
6.9.6减小进口回流及抑制回流空化喘振措施
6.10泵内旋转失速的三维CFD分析
6.10.1旋转失速引起的压力脉动
6.10.2蜗壳对失速的影响
6.10.3沟槽进口段对离心泵失速流场控制
6.11泵内旋转空化的三维CFD分析
6.11.1诱导轮内的交替空化
6.11.2诱导轮内的旋转空化
6.11.3周向沟槽对诱导轮旋转空化的抑制
6.11.4以控制旋转空化为目标的翼形设计
6.12与旋转空化相关的高频压力脉动
6.13轴流泵间隙泄漏涡及泄漏涡空化
6.13.1无空化时不同流量工况叶顶附近压力脉动特性
6.13.2空化系数对间隙流场的影响
6.13.3间隙空化对压力脉动特性的影响
6.13.4间隙空化对压力脉动特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7章一维和三维流动分析技术的联合应用
7.1基于三维CFD结果及一维水声模拟的联合分析
7.1.1螺旋形涡带共振工况的一维水声模拟
7.1.2高部分负荷尾水管共振工况的一维水声模拟
7.1.3柱状涡带自激振动的模拟
7.1.4空化对泵启动过程的影响
7.2一维和三维CFD的耦合计算及其应用
7.2.1耦合计算边界信息传递方法
7.2.2基于嵌套网格的动网格技术
7.2.3水泵水轮机开机过程计算结果
7.2.4水泵水轮机甩负荷过程计算结果
参考文献
第8章流致振动中的结构动力学分析
8.1流固耦合基本方程
8.1.1结构动力学基本方程
8.1.2采用动网格的流体控制方程
8.1.3声压方程及其有限元离散
8.1.4声固耦合方程
8.1.5附加质量和附加阻尼
8.2基于声固耦合的结构模态分析
8.2.1空腔间隙对转轮结构湿模态频率的影响
8.2.2流体声速对结构湿模态影响
8.2.3附着空化对翼形结构湿模态影响
8.2.4转轮内空化对转轮结构湿模态影响
8.3双向流固耦合和单向声固耦合方法的比较
8.3.1算例简介
8.3.2两种方法所得计算结果的比较
8.4流固耦合问题中的水力阻尼分析
8.4.1水力阻尼分析方法简介
8.4.2流速对水力阻尼的影响
8.4.3壁面距离对水力阻尼的影响
8.4.4负水力阻尼现象及水力阻尼非线性特性
8.5水力机械动应力分析实例
8.5.1水泵水轮机动静干涉共振工况下转轮动应力预测
8.5.2瞬变过程中的结构响应
8.5.3轴流转桨机组活塞杆动应力分析
参考文献
第9章水力机械振动测量及分析技术
9.1数据采集系统
9.1.1数据采集系统概述
9.1.2基本采集参数
9.2传感器概述
9.2.1常见传感器输出信号的类型
9.2.2传感器主要参数及传感器选取基本原则
9.2.3电流输出传感器(4~20mA)的接法
9.3水力机械常用传感器的用途与安装
9.3.1应变片
9.3.2加速度传感器
9.3.3速度传感器
9.3.4位移传感器
9.3.5声发射传感器
9.3.6超声波换能器
9.3.7麦克风
9.3.8水听器
9.3.9压阻式压力传感器
9.3.10压电式压力传感器
9.3.11光学传感器
9.3.12冲击锤
9.3.13水力机械中的其他传感器应用
9.3.14光纤传感器
9.4信号分析技术
9.4.1时域分析
9.4.2频域分析——FFT分析
9.4.3时频分析
9.4.4模态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A本书中各流动控制方程间的关系
A.1从NS方程到一维瞬变流方程
A.2从NS方程到声压方程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