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天文学/地球科学基于多维决策分析法的海岸带区域规划环境风险评价研究

基于多维决策分析法的海岸带区域规划环境风险评价研究

基于多维决策分析法的海岸带区域规划环境风险评价研究

定 价:¥98.00

作 者: 吴侃侃,张珞平 著
出版社: 海洋出版社
丛编项: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丛书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21008197 出版时间: 2021-09-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196 字数:  

内容简介

  作者吴侃侃(现就职于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2009-2012年于厦门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导师为张珞平教授。在就读期间参加了上述“海岸带主体功能区划分技术体系框架研究与应用示范”课题的研究,负责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环境风险评价技术方法研究及其应用。《基于多维决策分析法的海岸带区域规划环境风险评价研究》是根据博士论文的相关研究成果整理而成。全书共分为5章:第1章,阐述开展海岸带区域规划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和意义;第2章,通过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总结国内外环境风险评价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阐述现有环境风险评价的相关概念、类型、技术路线与方法;第3章,阐述海岸带区域规划的内涵和特点,以及海岸带区域规划环境风险评价的类型和特点,构建基于多维决策分析法的海岸带区域规划环境风险评价的技术路线和方法体系;第4章,将构建的基于多维决策分析法的海岸带区域规划环境风险评价技术方法分别应用于厦门湾和罗源湾海岸带主体功能区划案例研究中,检验和验证基于多维决策分析法的环境风险评价技术的科学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并与传统的基于多准则决策分析法的环境风险评价技术进行比较;第5章,总结主要结论、成果和创新点,并指出未来海岸带区域规划环境风险评价可能的演进方向和发展趋势。

作者简介

暂缺《基于多维决策分析法的海岸带区域规划环境风险评价研究》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环境风险评价在规划中的重要性
1.2 海岸带区域规划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 国内外环境风险评价的研究进展
2.1 环境风险评价的相关概念
2.1.1 风险
2.1.2 环境风险
2.1.3 环境风险评价
2.1.4 相关概念及区别
2.2 国内外环境风险评价的研究进展
2.2.1 国外环境风险评价的发展历程
2.2.2 国内环境风险评价的发展历程
2.2.3 小结
2.3 环境风险评价的类型
2.4 环境风险评价的技术路线
2.4.1 环境风险评价的一般程序
2.4.2 健康风险评价的技术路线
2.4.3 事故风险评价的技术路线
2.4.4 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的技术路线
2.4.5 区域综合环境风险评价的技术路线
2.4.6 服务于管理或规划的环境风险评价的技术路线
2.4.7 环境风险评价技术路线小结
2.5 环境风险评价的方法
2.5.1 健康风险评价的方法
2.5.2 事故风险评价的方法
2.5.3 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的方法
2.5.4 区域综合环境风险评价的方法
2.5.5 服务于管理或规划的环境风险评价的方法
2.5.6 小结
2.6 总结
2.6.1 研究进展总结
2.6.2 当前存在的问题
第3章 基于多维决策分析法的海岸带区域规划环境风险评价的技术路线和方法体系
3.1 海岸带区域规划的内涵与特点
3.1.1 规划与管理的定义、区别和联系
3.1.2 海岸带区域的特点
3.1.3 海岸带区域规划的内涵和特点
3.1.4 海岸带区域规划的一般流程
3.2 海岸带区域规划环境风险的特点和评价目的
3.2.1 海岸带区域规划环境风险的特点
3.2.2 海岸带区域规划环境风险的类型
3.2.3 海岸带区域规划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
3.3 海岸带区域规划环境风险评价技术路线的构建
3.3.1 现有环境风险评价相关技术路线的比较
3.3.2 基于多维决策分析法的环境风险评价技术路线的构建
3.3.3 基于MDDA的海岸带区域规划环境风险评价技术路线的特点
3.4 海岸带区域规划环境风险评价方法体系的构建
3.4.1 现有的环境风险评价方法的比较
3.4.2 评价方法的遴选和方法体系的构建
3.5 小结
第4章 案例研究:海岸带主体功能区划的环境风险评价
4.1 海岸带主体功能区划研究课题概况
4.1.1 项目背景
4.1.2 项目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4.1.3 案例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4.2 厦门湾海岸带主体功能区划的环境风险评价
4.2.1 厦门湾概况
4.2.2 数据资料及来源
4.2.3 厦门湾海岸带主体功能区划制定前的环境风险评价
4.2.4 厦门湾海岸带主体功能区划制定中的环境风险评价
4.2.5 厦门湾海岸带主体功能区划制定后(为管理服务)的环境风险评价(风险管理)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