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世界经济美国医药产业研发创新动力机制研究

美国医药产业研发创新动力机制研究

美国医药产业研发创新动力机制研究

定 价:¥69.00

作 者: 范纯增 著
出版社: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64237004 出版时间: 2022-03-01 包装:
开本: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口老龄化的加重及人均收入、人均支付能力的提高,平均预期寿命延长及人们对医治疾病的新药、特药的渴求,巨量公共研发投资、重磅新药带来的超级收益,以及美国政府对生物医药的高度重视与相对完备的制度与政策环境建设等现实因素,有力地推动了美国医药研发创新的持续加强,也创造了美国医药行业在世界范围内的发达、领先的超强地位。探讨美国生物医药研发创新的动力机制与规律,对中国及全球医药行业研发创新必将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发意义。本研究从分析美国医药产业发展特点入手,在归纳该产业研发创新的核心理论、总结医药研发创新进展的基础上,利用上市公司数据库及调查数据,从微观的企业维度及宏观的时空维度构建了不同的回归模型,解构了美国医药产业研发创新的动力机制,进一步通过对未来中国医药产业研发创新的“风口”分析,提出了促进中国医药研发创新的对策建议。

作者简介

  范纯增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复旦大学博士后,曾先后在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做访问学者,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研究领域为区域与产业经济、医药经济、环境经济等。近年来主持、参与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30余项,在SSCI、CSSCI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7部。

图书目录

章绪论 / 1 节研究意义、内容结构及创新 / 1 一、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 1 二、 研究内容结构 / 4 三、 数据方法及创新之处 / 5 第二节医药产业及其研发创新特点 / 6 一、 医药是带动作用强大的研发密集型朝阳产业 / 6 二、 医药研发创新发展水平对国民福利影响巨大 / 8 三、 需求与支付能力提高拉动新药研发创新 / 9 四、 研发创新不断增强是医药行业发展的基本趋势 / 12 五、 医药研发创新的产业化发展呈现非均衡 / 13 六、 新药研发周期长且风险高 / 18 七、 美国生物医药全球优势地位突出 / 22 第二章相关研究综述 / 26 节关于内生研发创新动力研究 / 26 一、 学研究机构是内生性基础研发创新动力源 / 26 二、 政府是内生性基础研究的关键策动源 / 27 三、 医药企业是研发创新的核心动力源 / 28 第二节研发动力的外生支持机制 / 28 一、 基于研发政策的外生研发动力支持机制 / 29 二、 研发网络的支持与驱动 / 32 三、 需求拉动机制 / 33 四、 系统综合集成机制 / 34 五、 总结 / 36 第三章研发投入产出分析 / 37 节研发投入分析 / 37 一、 研发成本的投入不断上升 / 37 二、 政府的研发投入不断加大 / 39 三、 大学研发资金不断增多 / 43 四、 企业研发投入日趋增加 / 47 五、 研发投入不均衡 / 53 六、 研发投入高度集中且风险投资不断增加 / 55 第二节医药研发创新的产出分析 / 58 一、 专利分析 / 58 二、 新药研发分析 / 68 三、 论文产出分析 / 73 第四章研发创新的地区布局分析 / 87 节美国医药研发的国内布局 / 87 一、 研发及其州际分布 / 87 二、 医药研发创新在不同大多市区分布 / 93 三、 研发创新集群及其空间分布 / 97 第二节美国医药研发的全球布局 / 103 一、 企业研发创新投入的全球布局 / 103 二、 全球布局网络 / 104 三、 头部企业注重全球研发网络构建 / 107 第五章医药研发创新的基本动力机制 / 111 节医药研发创新的基本动力系统 / 111 一、 医药研发创新生态系统动力结构 / 111 二、 美国医药研发创新生态系统动力结构 / 112 第二节基本动力机制分析 / 115 一、 严格的专利制度和自由定价激励机制 / 115 二、 并购成长机制 / 121 三、 国际一流的大学的驱动机制 / 125 四、 强大的风险支持机制 / 130 五、 不断完善的政策体系支持 / 133 六、 需求驱动机制 / 140 七、 通过促进竞争与降低成本推动医药研发创新 / 141 第六章研发创新动力实证分析 / 144 节研发创新类型及其动力分析 / 144 一、 新药研发的动力分析 / 144 二、 美国专利研发的动力因素分析 / 148 第二节医药研发创新主体及其动力分析 / 149 一、 空间视角的医药研发创新动力分析 / 149 二、 企业微观动力分析 / 153 第七章结论与启示 / 159 一、 结论 / 159 二、 启示 / 161 参考文献 / 164 后记 / 186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