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医学中国医学古法艾灸普及教程

古法艾灸普及教程

古法艾灸普及教程

定 价:¥78.00

作 者: 守艾人 著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07763294 出版时间: 2022-03-01 包装: 平装
开本: 32开 页数: 288 字数:  

内容简介

  艾灸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在中国传承至少有数千年历史。《庄子·盗跖》篇里提到孔子讲无病自灸的事:“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孟子·离娄》篇里说“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宋代艾灸大师窦材在《扁鹊心书》中介绍艾灸是长寿术。公元514年,艾灸传到朝鲜。公元550年,艾灸由朝鲜传到日本。在今天的韩国和日本,人们仍然非常重视艾灸。古法艾灸是古人使用的传统艾灸方法。我们在民间寻访原始的艾灸方法,参照韩国、日本的艾灸方法,结合大量医学文献,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古法艾灸的方法。 古法艾灸是通过艾草药性渗透以及艾的温热效应对人体经络穴位进行刺激,激发人体自身反应,起到养生、保健、防病以及疾病调理的一种综合治疗方法,不过多借助器械,并充分考虑人体自身情况和季节气候等环境因素来灵活施灸。 艾灸过程中,将艾与辅助材料药效及其温热极大限度地发挥并渗透到人体内,通过穴位,经经络传导输入药力、热能,从而激发人体自身的反应,来调节体内脏腑、经络、阴阳、气血的平衡,使之达到养生保健,防病疗疾的作用。 本书通过理论与临床应用相结合,图文并茂,是一本简单、易学、实用的艾灸科普教材。适用用广大爱灸艾好者及中医药工作者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守艾人,原名马忠民,男,1967年生,毕业于原安徽中医学院,后来师从多位中医名家,从事艾灸保健、治疗二十余年,对艾灸治未病、既病防病,已病防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做艾文化传播,传承千年国粹,让“家家知艾,人人善灸”的理念走进千家万户。 主审 韩明向 执业经历:安徽省中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老中医,安徽省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安徽省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老年病科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呼吸内科学术带头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奖、国家新药评审专家。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内科延缓衰老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呼吸病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40年,先后培养硕士生、博士生50多人。 擅长领域:对中医药治疗老年病及呼吸系统疾病有深厚的造诣,尤其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肺心病等疾病的治疗以及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和延缓衰老等方面有深入研究。 学术成果: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10多项,荣获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4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参编学术专著及教材30部。曾多次被评为好医师,名中医等荣誉称号,并有多篇学术文章发表于《中医药临床杂志》《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图书目录

目 录
CONTENTS
第一章 中医基础理论001
第一节 中医四诊002
第二节 中医辨证024
第二章 经络基础知识031
第一节 经络系统032
第二节 经络理论在艾灸中的应用069
第三章 艾灸基础知识095
第一节 艾灸的起源与发展096
第二节 艾灸的作用104
第三节 艾灸材料的选择105
第四节 艾灸的体位107
第五节 艾灸的方法114
第四章 艾灸临床应用123
第一节 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艾灸治疗124
第二节 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艾灸治疗127
第三节 常见运动系统疾病的艾灸治疗131
第四节 常见妇科疾病的艾灸治疗133
第五节 常见男科疾病的艾灸治疗135
第六节 常见儿科疾病的艾灸治疗及保健138
第七节 其他常见病症的艾灸治疗140
第五章 艾灸注意事项145
第一节 艾灸的顺序及时间146
第二节 艾灸的禁忌148
第三节 艾灸排病反应及应对149
第六章 艾灸医案165
案例一 艾灸调理女性痛经166
案例二 艾灸调理皮肤瘙痒166
案例三 艾灸调理膝关节冷痛167
案例四 艾灸调理女性怕冷168
案例五 更年期综合征的调理169
案例六 艾灸调理子宫肌瘤169
案例七 艾灸调理急性胃肠炎170
案例八 艾灸调理自汗症状171
案例九 艾灸调理盗汗症状171
案例十 艾灸调理胃痛172
案例十一 艾灸调理肩井痛172
案例十二 艾灸调理泄泻173
案例十三 艾灸调理嗳气呕吐173
案例十四 艾灸调理偏头痛174
案例十五 艾灸调理脾肾两虚引发的腰痛175
案例十六 艾灸调理风寒引发的腰痛175
案例十七 艾灸调理面游风176
案例十八 艾灸调理腹痛177
第七章 艾灸临床常用穴位及功能主治179
B
八风穴180
八髎穴181
八邪穴182
百会穴183
C
承山穴184
尺泽穴185
D
大包穴186
大肠俞穴187
大杼穴188
大椎穴189
带脉穴190
膻中穴191
地仓穴192
定喘穴193
F
肺俞穴194
丰隆穴195
风池穴196
风门穴197
风市穴198
G
肝俞穴199
膏肓穴200
膈俞穴201
公孙穴202
关元穴203
归来穴204
H
合谷穴205
鹤顶穴206
环跳穴207
J
颊车穴208
间使穴209
肩井穴210
肩髎穴211
肩髃穴212
角孙穴213
巨阙穴214
L
梁门穴215
列缺穴216
M
命门穴217
N
内关穴218
内庭穴219

脾俞穴220

期门穴221
气海穴222
气海俞穴223
曲池穴224

乳根穴225

三阴交穴226
上巨虚穴227
上脘穴228
上星穴229
身柱穴230
神阙穴231
肾俞穴232
手三里穴233
率谷穴234
水分穴235
四缝穴236

太冲穴237
太溪穴238
太阳穴239
天枢穴240
天突穴241
听宫穴242
头维穴243

外关穴244
外膝眼穴、内膝眼穴245
委中穴246
胃俞穴247
X
侠溪穴248
下关穴249
心俞穴250
血海穴251
Y
阳白穴252
阳陵泉穴253
腰夹脊穴254
腰眼穴255
腰阳关穴256
翳风穴257
阴郄穴258
殷门穴259
印堂穴260
迎香穴261
涌泉穴262

章门穴263
照海穴264
支沟穴265
志室穴266
中极穴267
中脘穴268
中渚穴269
子宫穴270
足临泣穴271
足三里穴272
附录 艾灸三字经273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