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汉字构形学导论

汉字构形学导论

汉字构形学导论

定 价:¥79.00

作 者: 王宁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100204569 出版时间: 2021-12-01 包装: 精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52 字数:  

内容简介

  “汉字构形学”旨在为汉字创建科学的基础理论。本书吸收了系统科学的方法,对传统“六书”的精神重新阐发,在汉字表意特性和汉字构形系统这两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古今各种体制的汉字结构分析、系统描写的普遍原理和可操作的方法,自汉字存在和发展的诸多现象中提炼规律,建立有关汉字构形的术语系。全书分为十二章,内容丰富,深入浅出,举例详实,对汉字整理、应用和教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王宁,浙江海宁人,北京师范大学1958年中文系本科毕业,1964年古代汉语研究生毕业。现为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汉字与中文信息处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基础教育教材咨询委员会委员、学风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审定委员会委员等学术职务。主要从事汉语语言学、文字音韵训诂学、汉语词源学、《说文》学、语文教育、中文信息处理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主要学术专著有《训诂方法论》《古汉语词义答问》(以上与其老师陆宗达教授合著)、《说文解字与中国古代文化》《训诂学原理》《汉字构形学讲座》《文言文阅读基本能力培养》等,主编《训诂学》《汉字汉语基础》《中国文化概论》《汉字学概要》《古代汉语》等高校教材以及《汉字构形史丛书》,发表学术论文250多篇。为国务院发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及研制组组长,《辞源》第三版修订主编之一。

图书目录

章  汉字学和汉字构形学
  节  汉字学及其分支
  第二节  创建汉字构形学的历史必然性
  第三节  汉字构形学的理论基础
  第四节  汉字构形学的性质和任务
  第五节  汉字构形学的应用价值
第二章  汉字的性质
节  从世界文字分类看汉字的性质
  第二节  从汉字的历史发展看汉字的性质
  第三节  从汉字构形系统看汉字的性质
第三章  汉字与汉语
  节  汉字是自源文字
  第二节  汉字和汉语的密切关系
  第三节  汉字与汉语的区别
第四章  构形与构意
  节  汉字的构意及其发展
  第二节  构意与本义
  第三节  构意的笔势化
  第四节  构意笔势化的处理
第五章  汉字的构形元素和结构次序
节  汉字的书写元素——笔画
  第二节  笔画书写和构形的关系
  第三节  汉字的结构次序
  第四节  构形的分解
  第五节  汉字的构形单位——构件
第六章  构件在组合中的功能
  节  构件的表形功能
  第二节  构件的表义功能
  第三节  构件的示音功能与示源功能
  第四节  构件的标示功能
  第五节  构意丧失与记号构件的出现
第七章  汉字的构形模式
  节  单构件模式
  第二节  加标示构件的模式
  第三节  两个以上表形表义构件组合的模式
  第四节  示音构件介入的构形模式
  第五节  综合合成模式
  第六节  用结构—功能分析法理解“六书”
  第七节  对理据丧失与半丧失字的处理
第八章  汉字构形的共时认同关系
  节  汉字的构形属性
  第二节  汉字构形的共时认同关系
  第三节  汉字的科学整理
第九章  汉字构形的历时传承关系
  节  汉字构形演变中的职能分合现象
  第二节  汉字构形演变中的同源分化现象
第三节  汉字构形演变中的不同字体转写现象
  第四节  汉字构形演变中的形体传承与变异
第十章  汉字构形系统
  节  汉字构形系统在历史上的形成
  第二节  基础构形元素在优化原则下的整理
  第三节  字料搜集、整理与优化
  第四节  汉字构形关系的有序性
  第五节  小篆构形系统的验证
  第六节  不同时期汉字构形系统的比较与汉字史研究
第十一章  汉字构形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关系
  节  汉字发展的文化因素
  第二节  关于汉字起源传说的文化阐释
  第三节  汉字字体与书写中的文化现象
  第四节  历史文化在构意中的蕴藏
  第五节  防止进入汉字与文化关系问题上认识的误区
第十二章  汉字构形规律与识字教学
  节  根据汉字属性确定初期积累字的字表
  第二节  科学讲解汉字的字理
  第三节  汉字教学与词汇积累
术语表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