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哲学哲学理论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

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

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

定 价:¥95.00

作 者: 柳丽 著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20399128 出版时间: 2022-04-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64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俄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历程,以列宁一系列经典著述为基础,全面阐述了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彰显革命导师的深邃思想。通过论述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思想渊源和历史阶段,从科学无神论思想、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理论三个方面,有效阐明了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内容。归纳了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科学性、阶级性、批判性和实践性特征,阐述了有效的思想领导功能、全面的社会整合功能和多元的利益协调功能。把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置于东西方视域下进行比较,分析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解释和误读,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进而展现了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全貌,对新时代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以及不断创新和发展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作者简介

  柳丽,女,山东济宁人,法学博士,江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列宁思想研究。独著五部、参著五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二项,在《理论与改革》《思想教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图书目录

导论
一 意识形态的缘起和发展
二 意识形态的含义和特征
三 意识形态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章 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 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 资本主义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
二 处于夹缝中的俄国社会
三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分裂
四 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
第二节 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思想渊源
一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二 赫尔岑与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意识形态理论
三 普列汉诺夫的意识形态理论
四 狄慈根的意识形态理论
第三节 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一 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坚持的基本原则
二 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初步形成时期
三 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丰富和完善时期
四 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继续发展时期
第二章 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内容
第一节科学无神论思想
一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世界观确立的理论基础
二 阶级压迫是宗教产生的重要根源
三 宗教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要求的意识形态
四 俄国社会民主党科学的宗教政策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文化理论
一 俄国落后的文化状况
二 批判继承民族文化遗产
三 构建社会主义文化观
第三节 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理论
一 共产主义道德教育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二 共产主义道德教育需要各种组织机构的协同行动
三 培育共产主义劳动态度
第三章 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特征
第一节 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科学性
一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意识形态具有科学性
二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意识形态
三 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内在地具有科学性
第二节 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阶级性
一 意识形态理论阶级性的阐发需要阶级斗争理论
二 意识形态理论的本质属性是阶级性
三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性
四 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理论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服务
第三节 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批判性
一 对民粹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发展
二 对修正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为社会主义革命提供了理论指导
三 对合法马克思主义者意识形态的批判维护了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四 对宗教意识形态的批判促进无产阶级科学世界观的确立
第四节 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实践性
一 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起源于实践
二 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要靠实践
三 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验证要靠实践
第四章 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社会功能
第一节 有效的思想领导功能
一 对国家政权的政治领导是确立思想主导权的政治保障
二 对国家经济建设的领导是维护思想文化战线的经济保障
三 对思想文化战线的领导是开展革命工作的现实需要
第二节 全面的社会整合功能
一 宣传方式的采用为社会成员提供了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
二 不断批判和整合各种社会思潮
三 意识形态整合功能具有一定的政治倾向性
第三节 多元的利益协调功能
一 对利益理论的解释促进人心的凝聚
二 对利益关系的辩护维护特定阶级或集团的利益
三 对利益理论的宣传协调人民群众的多元价值观
第五章 西方学者视域下的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第一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阐释
一 卢卡奇对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继承
二 葛兰西对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修正
三 柯尔施对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批评
第二节 西方列宁学对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误读
一 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理论基础是非马克思主义
二 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根本对立性
三 否认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性和理论观点的延续性
第六章 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第一节 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探索
一 毛泽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提出
二 毛泽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
一 邓小平不断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
二 江泽民运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统领思想文化阵地
三 胡锦涛认为党要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
第三节 21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新发展
一 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使之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二 加强对中国梦的宣扬,使之成为助推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撑
三 彰显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体现中华文化自信
四 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