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历史文物考古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书法 纸书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书法 纸书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书法 纸书

定 价:¥150.00

作 者: 肖三喜 著
出版社: 开明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13172981 出版时间: 2021-12-01 包装: 精装
开本: 16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丛书共分40卷,以物质文化遗存为点和面,以中国发展进程为线,运用考古学、民族学和历史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古老大地新石器时代陶器的诞生到1911年清王朝灭亡万年间物质文化的发展变迁进行系统、科学、全面的梳理和总结,并配有大量精美图片,力求图文并茂,旨在透过物质文化遗存的演变规律和它们身上折射的各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艺术、科技、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等各种信息,揭示中国文明的发展过程,弥补中国历史研究只重视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而轻视物质文明历史的不足,还原历史本来面貌。《书法·纸书》卷作为《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丛书中的一册,以物质存在的书写用纸这一崭新视角为切入点,探赜索隐,钩沉拾遗,梳理出中国古代书法史的基本脉络,阐释了“片纸只字”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探究了物质文明成果和书法文化发展之间的密切关 系。全书内容以三条线索有条不紊的展开论述。一,以中国古代书写用纸的发展和演变为轴线,探究其对各个时代书写风格的深刻影响。从文献记载、出土实物、字源学等层面,考察了汉代带字纸以及魏晋时的麻纸、藤纸,唐代的硬黄纸、“笺纸”,宋元的“皮料纸”、竹纸,明清以来宣纸以及各种高档加工纸等多种面貌,并论述了纸张的特点对个人、时代书风的影响;二,以书家、书迹为经线,以点带面,从书写技巧、美学意蕴和文化价值等角度归纳其书写艺术特点。书法史的基本内容包含了具有代表性的书家和经典作品,以纸书所具有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和审美价值等为衡量标准,择取每一个时代的书写佼佼者,并对其生平家世、交游、习书为学的基本历程进行考察,揭示其书写风格的形成以及特定书写内容存在的内在因素;三,以纸张承载的书写文化形态为纬线,从文书、诗文稿录、写经、书抄、高堂大轴五大书写样式和类别进行阐释,彰显纸张所承载的丰富文化内涵及其价值功能。一纸文书可御天下,“雪泥鸿爪”足以传情,青灯黄卷更显虔诚。寒暄、传告、奏请、抄录等等,这些“铁画银钩”虽被誉为小道,但却成为文人墨客“传移模写”的经典佳作。从家书到诏书,从民间抄书之风到官方组织抄写的诸如《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煌煌巨制,虽形式不一,内容有别,技艺不同,风格互异,目的多样,但它们大多同时具有书写的实用性、审美性和艺术性,或优美、或壮美,或温润,或苍茫,并普遍存在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社会管理、信息传播、人际交往、宗教传播以及文献生成、历史编撰、文学创作等诸多领域,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和审美价值。纸是书写材料,为书写提供便利。同样,灿烂的文字、娴熟的技艺、精美的幅式、丰富的文化内涵、多重的功能和价值,也使得纸这一物质媒介得以长期保存。而书写用纸的发展演变,推动了书写形态和样式的进程,彰显着书法风格的林林总总,承载着绚丽的文化形态,全面而立体的述说着璀璨的中国古代书法史。

作者简介

  肖三喜,河南商水人,1979年12月生。现为首都师范大学书法文化研究院2010级博士研究生,导师为欧阳中石先生、刘守安教授。北京市海淀区职工大学(中关村学院)的专职书法老师,北京城市学院客座教授。

图书目录

暂缺《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书法 纸书》目录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