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环境科学、安全科学环境科学基础理论基于耕地质量建设的废弃工矿用地复垦优化研究

基于耕地质量建设的废弃工矿用地复垦优化研究

基于耕地质量建设的废弃工矿用地复垦优化研究

定 价:¥119.00

作 者: 边振兴 等 著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030627889 出版时间: 2022-09-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40 字数:  

内容简介

  《基于耕地质量建设的废弃工矿用地复垦优化研究》是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时代背景下,研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的特定类型—废弃工矿用地复垦利用前期评价技术体系构建和实证的成果。其主要内容包括基于耕地质量建设的废弃工矿用地复垦研究基础与框架、耕地质量和废弃工矿用地复垦适宜性评价、辽宁省废弃工矿用地利用现状调查、基于耕地质量的辽宁省废弃工矿用地复垦适宜性评价、辽宁省宜耕废弃工矿用地耕地质量评价、辽宁省废弃工矿用地复垦优化、辽西半干旱区铁矿采坑复垦工艺构建及营口市老边区废弃工矿用地复垦规划与设计实证等。

作者简介

暂缺《基于耕地质量建设的废弃工矿用地复垦优化研究》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基础理论
第1章 基于耕地质量建设的废弃工矿用地复垦研究基础与框架 3
1.1 理论基础 3
1.1.1 概念 3
1.1.2 基础理论 4
1.1.3 耕地质量内涵及其建设研究现状 8
1.1.4 土地适宜性评价内涵和研究现状 14
1.1.5 废弃工矿用地与复垦研究现状 16
1.2 技术框架构建 21
1.2.1 废弃工矿用地特征 21
1.2.2 废弃工矿用地复垦 22
1.2.3 基于耕地质量建设的废弃工矿用地复垦优化技术框架 22
第2章 耕地质量和废弃工矿用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24
2.1 耕地质量评价方法 24
2.1.1 标准耕作制度分区 24
2.1.2 指定作物和基准作物 27
2.1.3 生产潜力指数 27
2.1.4 评价指标体系 27
2.1.5 评价单元的划分 27
2.1.6 耕地自然质量等别评价 28
2.2 废弃工矿用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31
2.2.1 土地适宜性评价原则 31
2.2.2 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 33
2.2.3 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 34
2.2.4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方法 36
2.2.5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步骤 37
第二部分 实践分析
第3章 辽宁省废弃工矿用地利用现状调查 43
3.1 废弃工矿用地调查及分析体系 43
3.1.1 调查及分析目的 43
3.1.2 调查及分析原则 43
3.1.3 调查及分析内容 44
3.1.4 调查及分析方法 44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44
3.2.1 辽宁省“二调”数据库 44
3.2.2 辽宁省DEM的获取 44
3.2.3 辽宁省地形坡度的生成 45
3.3 辽宁省矿产资源分布及类型 45
3.4 辽宁省废弃工矿用地数量与结构分析 46
3.5 辽宁省废弃工矿用地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48
3.5.1 坡度 48
3.5.2 周边土地利用情况 49
3.6 辽宁省废弃工矿用地典型类型分析 50
3.6.1 大连庄河市仙人洞镇镁矿 50
3.6.2 朝阳北票市宝国老铁矿 51
3.6.3 阜新海州区五龙煤矿 53
3.6.4 阜新彰武县石岭子村采石场 54
3.6.5 丹东东港市马家店砖厂 55
3.6.6 本溪桓仁满族自治县古城子砖厂 57
3.6.7 朝阳市朝阳县小平房村砖厂 58
3.6.8 朝阳凌源市二十里堡砖厂 59
3.6.9 沈阳苏家屯区史沟砖厂 59
3.6.10 葫芦岛建昌县谷杖子乡锰矿 62
3.6.11 葫芦岛南票区三家子煤矿 64
3.6.12 辽阳灯塔市烟台煤矿公安大黄煤矿 65
3.6.13 盘锦兴隆台区曙光分厂油田 67
3.7 辽宁省废弃工矿用地复垦再利用问题分析 68
3.7.1 土地权属问题 68
3.7.2 土源问题 68
3.7.3 资金问题 68
3.8 本章小结 69
第4章 基于耕地质量的辽宁省废弃工矿用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70
4.1 辽宁省典型废弃工矿用地再利用适宜性评价 70
4.1.1 典型地块的选取 70
4.1.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71
4.1.3 评价单元的划分 75
4.2 金属矿典型地块适宜性评价 75
4.2.1 大连庄河市仙人洞镇镁矿 75
4.2.2 朝阳北票市宝国老铁矿 76
4.2.3 抚顺新宾县沃谷铜锌矿 78
4.2.4 葫芦岛建昌县谷杖子乡锰矿 80
4.2.5 金属矿适宜性评价结果 81
4.3 煤矿典型地块适宜性评价 81
4.3.1 阜新海州区五龙煤矿 81
4.3.2 辽阳灯塔市烟台煤矿公安大黄煤矿 82
4.3.3 本溪市大阗煤矿 84
4.3.4 葫芦岛南票区三家子煤矿 86
4.3.5 煤矿适宜性评价结果 87
4.4 非金属矿典型地块适宜性评价 87
4.4.1 阜新彰武县石岭子村采石场 87
4.4.2 丹东东港市马家店砖厂 89
4.4.3 沈阳苏家屯区史沟砖厂 90
4.4.4 朝阳市朝阳县小平房村砖厂 92
4.4.5 朝阳凌源市二十里堡砖厂 93
4.4.6 盘锦兴隆台区曙光分厂油田 95
4.4.7 非金属矿适宜性评价结果 96
4.5 本章小结 96
第5章 辽宁省宜耕废弃工矿用地耕地质量评价 99
5.1 辽宁省废弃工矿用地再利用宜耕资源耕地质量评价体系 99
5.1.1 研究内容 99
5.1.2 评价依据 99
5.1.3 评价原则 100
5.1.4 技术路线 100
5.2 耕地质量评价具体实施办法 101
5.2.1 前期准备工作 101
5.2.2 确定评价单元 102
5.2.3 确定县(市、区)的指标区标准耕作制度、基准作物及光温生产潜力 102
5.2.4 评价因素选取、权重的确定 103
5.2.5 确定记分规则 104
5.2.6 计算自然质量等指数 106
5.2.7 国家等指数的转化 106
5.3 耕地质量评价过程 107
5.3.1 确定参数及指标值 108
5.3.2 确定指标的分数值 111
5.3.3 计算质量等别 114
5.4 耕地质量评价结果 116
5.4.1 辽宁省各个县(市、区)耕地质量等别 116
5.4.2 辽宁省耕地质量等别分析 121
5.4.3 辽宁省各地级市耕地等别评价结果 122
5.5 本章小结 123
第6章 辽宁省废弃工矿用地复垦优化 127
6.1 废弃工矿用地再利用优化配置思路 127
6.2 废弃工矿用地再利用结构优化模型 127
6.2.1 生态足迹模型 127
6.2.2 多目标规划模型 129
6.3 辽宁省废弃工矿用地再利用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 130
6.3.1 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的建立 130
6.3.2 结果与讨论 130
6.4 推进辽宁省废弃工矿用地复垦再利用政策建议 131
6.5 本章小结 132
第三部分 应用探索
第7章 辽西半干旱区铁矿采坑复垦工艺构建 137
7.1 矿区采坑复垦技术分析 137
7.1.1 矿区采坑复垦技术体系 137
7.1.2 矿区采坑复垦为农业用地技术体系 138
7.2 辽西地区概况 140
7.2.1 自然条件 140
7.2.2 社会经济条件 142
7.3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143
7.3.1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3
7.3.2 松新铁矿采坑概况 144
7.3.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5
7.4 铁矿采坑复垦工艺体系构建 147
7.4.1 铁矿采坑复垦条件分析 147
7.4.2 采坑复垦工艺体系 147
7.5 铁矿采坑充填工艺技术要点 150
7.5.1 采坑充填条件分析 150
7.5.2 采坑充填工艺技术要点 152
7.6 充填后采坑的表层土壤重构工艺技术要点 159
7.6.1 表层土壤重构条件分析 159
7.6.2 采坑复垦土壤重构措施设计与优选 160
7.6.3 复垦耕地的梯田工程设计 166
7.7 采坑雨水集蓄工艺技术要点 168
7.7.1 采坑蓄水可行性分析 169
7.7.2 采坑雨水集蓄分析与计算 172
7.7.3 采坑雨水集蓄工程设计 178
7.7.4 采坑提水工程设计 183
7.8 本章小结 186
第8章 营口市老边区废弃工矿用地复垦规划与设计实证 190
8.1 自然概况 190
8.1.1 自然条件 190
8.1.2 土地利用现状 191
8.2 基础建设条件分析 192
8.2.1 基础设施条件 192
8.2.2 土地利用限制因素 194
8.3 新增耕地分析 195
8.3.1 土地适宜性评价 195
8.3.2 评价原则 195
8.3.3 评价单元划分 196
8.3.4 参评因子选择及权重确定 196
8.3.5 参评因子适宜性分级 197
8.3.6 适宜性评价及结果 197
8.4 水土资源平衡分析 198
8.4.1 可供水量分析 198
8.4.2 需水量分析 199
8.4.3 平衡分析 199
8.5 土资源平衡分析 199
8.5.1 需土量分析 199
8.5.2 可供土量分析 203
8.5.3 平衡分析 204
8.6 工程总体布置 205
8.6.1 总平面布置 205
8.6.2 土地利用布局 205
8.7 工程平面布置 206
8.7.1 土地平整工程 206
8.7.2 灌溉与排水工程 208
8.7.3 田间道路工程 210
8.7.4 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 210
8.8 工程设计 210
8.8.1 工程建设标准 210
8.8.2 土地平整工程 211
8.8.3 灌溉与排水工程 219
8.8.4 田间道路工程 229
8.9 本章小结 233
参考文献 235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