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各行业经济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评价及推进策略研究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评价及推进策略研究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评价及推进策略研究

定 价:¥78.00

作 者: 李旭辉,李丽雅 著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21836516 出版时间: 2022-10-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185 字数:  

内容简介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赋能性强、融合性高、溢出效应突出的新兴产业,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战略制高点,加快培育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不仅是实现科技跨越式发展的新动能,而且是完成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机遇,更是促进生产力整体跃升的新引擎,对于辐射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近年来,尽管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较快,但仍存在高端人才短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业链内企业联系度不够紧密等弊端。同时,我国地域广阔,由于区域特征、社会环境、地理资源等原因,不同区域间经济发展具有很大差异,作为新经济增长点的人工智能产业,地区间差距更加显著,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空间失衡问题成为阻碍产业空间布局优化和协同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通过构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评价体系,精准掌握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进程、状况、优势短板、所处阶段及其时空演化规律,并进一步探究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空间分布特征,考察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分布动态演进,识别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对于优化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空间布局,推动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价值。

作者简介

  李旭辉,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安徽财经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在《数理统计与管理》、《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统计与信息论坛》等CSSCI/SSCI来源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5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科研项目12余项。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创新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2 理论基础
第3章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初级设计
3.3 评价指标的筛选
3.4 评价指标的检验
3.5 评价指标体系的最终框架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综合评价及结果分析
4.1 评价方法
4.2 评价对象、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4.3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综合评价
4.4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空间格局演变
5.1 研究方法
5.2 全局空间分异格局演变
5.3 局部空间分异格局演变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测度
6.1 研究方法
6.2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总体差异及其演变
6.3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区域内差异及其演变
6.4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区域间差异及其演变
6.5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来源及其贡献率
6.6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收敛分析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分布动态演进
7.1 研究方法
7.2 基于Kemel密度估计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分布动态演进
7.3 基于传统Markov链分析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动态演进趋势
7.4 基于空间Markov链分析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空间转移趋势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8.1 研究方法
8.2 理论分析框架
8.3 数据来源与变量指标选取
8.4 空间计量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研究结论与推进策略
9.1 研究结论
9.2 推进策略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