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各行业经济杜晓山文集:为欠发达农村地区和弱势群体服务

杜晓山文集:为欠发达农村地区和弱势群体服务

杜晓山文集:为欠发达农村地区和弱势群体服务

定 价:¥238.00

作 者: 杜晓山 著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22702445 出版时间: 2022-10-01 包装: 平装-胶订
开本: 16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收集汇编了杜晓山教授自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在扶贫、小额信贷、普惠金融、农村金融和农村发展等领域发表刊载的一些重要文章,对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实践机构和政府监管部门,以及有兴趣的读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杜晓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原农发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商业经济专业、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行政法律学研究生班;主要学术专长是小额信贷、农村金融、扶贫开发。上世纪90年代中期带领课题组在中国率先引进曾获得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的孟加拉乡村银行的小额信贷扶贫模式,创立了中国小额信贷理论和发展模式,在国内首先引入并研究“普惠金融体系”理论。现主要任职为中国县镇经济交流促进会会长、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理事长、中国社科院贫困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陕西省政府扶贫开发工作顾问。曾因带领小额信贷课题组活动,获得中国扶贫基金会与中央六家媒体联合颁发的“中国消除贫困奖”、2004、2009年中央国家机关两次“五一劳动奖状”等奖项。还获得中国社科院2013年优秀对策信息对策研究类特等奖等科研奖项。

图书目录

一  小额信贷发展与普惠金融体系
  《小额信贷原理及运作》引言
  农村金融体系框架、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小额信贷
  进一步完善小额信贷扶贫管理体制
  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实践尝试
  小额信贷亟待政策扶持
  让农民贷款不再难
  小额信贷的发展与普惠金融体系框架
  小额信贷:小贷款  大战略——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的启示
  服务弱势群体应发展普惠金融体系
  非政府组织小额信贷机构可能的发展前景
  国家应建立小额信贷批发基金
  中国小额信贷的政策法规和机构发展现状
  我国小额信贷发展报告
  公益性小额信贷蓬勃发展仍困难重重
  关注小企业贷款和小额信贷问题
  中国公益小贷机构三大困局
  我国小额信贷的正确发展方向
  对小额信贷,不要神化,也不要妖魔化
  小额信贷的挑战与前景
  社会企业道路——公益性小额信贷组织转制问题初探
  对当前小额信贷及相关热点问题的思辨
  财税政策对公益小额信贷支持不到位
  我国小额信贷和普惠金融发展状况
  对小额信贷与普惠金融在我国发展的感触
  小额信贷公司要练好内功抗严寒
  中国非营利性小额信贷组织研究
  我国公益性小额信贷组织是普惠金融健康发展的重要补充力量
  我国公益性小额信贷组织发展问题研究
  从小额信贷到普惠金融的思考
  谈谈小额信贷的类型和利率
  应加快我国公益性可持续小额信贷组织的推行
二  农村金融与农村发展
  亚太发展中国家的农民经济组织
  亚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合作经济
  和谐金融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和谐金融和新农村建设
  村镇银行带来了什么
  农村金融机构缺乏服务意愿
  村镇银行应向中低收入农户倾斜
  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协调支持“三农”发展
  农村金融供需失衡需大力扭转
  金融机构要找准市场定位适应农村金融服务需求
  影响村镇银行的主因:门槛较高审批较严
  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支持“三农”改革发展
  中国梦,金融梦——展望中国金融新十年
  发展普惠的农村新型合作金融
  加快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若干思考和建议
  《微型金融机构的商业化、风险化与目标偏离:理论与实证》序
  切实贯彻中央关于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将有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普惠金融理论与实践的困惑和探究——趋利性VS弘义性
  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十大建言
  真正服务小微企业是普惠金融内在要求
  普惠金融服务深度不够针对贫困群体服务严重不足
  普惠金融需做好供给侧金融素质教育
  探索创业担保贷款可持续发展之路
  普惠金融发展要“道”“术”结合——对话经济学家杜晓山
  发展公益性合作金融补齐普惠金融短板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务实策略
  补上合作金融短板  加强中小银行支农支小服务
  中国村镇银行发展报告(2020)——共享式规模化发展序
  疫情冲击下如何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三  缓贫、扶贫和脱贫攻坚战
  试论建立以扶贫为宗旨的乡村金融组织
  对扶贫贷款投资方向和运用的看法
  对扶贫社式扶贫的思考
  精准扶贫脱贫走共同富裕之路
  多方举措让精准扶贫走完“最后一公里”
  发展两类扶贫金融类组织  缓解商业金融扶贫困境
  精准扶贫脱贫要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精准扶贫脱贫实践的成就、挑战和建议
  金融精准扶贫工作需要普惠金融发力
  关于政府政策支持金融扶贫的思考
  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争论与我国脱贫攻坚经验的思考
  谈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及金融服务脱贫
四  小额信贷国际经验与国内扶贫小额信贷案例
  孟加拉国的乡村银行及对我国的启示
  解决贫困农户贷款短缺和还贷率低的尝试——GB模式在中国的初步实践
  越南扶贫工作一瞥
  农村小额信贷:国际经验与国内扶贫社试点
  政府扶贫小额信贷项目的出路何在——陕西小额信贷扶贫工作调查报告
  商业化、可持续小额信贷的新发展——德国、阿尔巴尼亚和乌克兰小额信贷的研讨和考察
  孟加拉国的小额信贷及其探索与启示
  孟加拉国扶贫启发中国
  谁来扶助扶贫社
  国外村基金项目的经验教训是什么
  印度尼西亚的经验表明:小额信贷能经受金融危机的考验——在“中国农村改革的新起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城乡一体化”国际论坛上的演讲
  中国小额信贷之父杜晓山:打造中国的格莱珉银行
  孟加拉国农村就业支持基金会(PKSF)及对我国小额信贷发展的启示
  印度小额信贷危机及对我国的启示
  海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考察报告
  执着地服务穷人:格莱珉银行的普惠金融实践及对我们的启示——兼与《格莱珉银行变形记:“从普惠金融到普通金融”》商榷
  专访杜晓山:普惠金融需要“可持续”,格莱珉银行理念值得借鉴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