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基于认知形态学的汉语类词缀构词研究

基于认知形态学的汉语类词缀构词研究

基于认知形态学的汉语类词缀构词研究

定 价:¥59.00

作 者: 张未然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301330982 出版时间: 2022-07-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类词缀比词缀多,被认为是汉语的特点之一。《基于认知形态学的汉语类词缀构词研究》借助认知形态学理论框架,从类词缀构词的语义范畴化、认知域分布和类词缀对项的构词识解三个方面,对汉语类词缀进行了系统分析考察,解决之前类词缀研究中尚未解决的一些问题,如汉语的许多类词缀都是多义的,如何对类词缀的内部语义分化进行系统描写?近义类词缀,如同样表职业名的“-员(列车员)、-手(赛车手)、-师(设计师)”,在构词时对词基各有怎样的选择限制?当类词缀对项发生构词重合(如“会计员/师、建筑师/家”)时,会有怎样的差异,我们又该如何从认知的角度解释这种差异?《基于认知形态学的汉语类词缀构词研究》学术价值在于借助认知形态学系统研究了汉语类词缀的构词规律,证明了认知形态学和汉语构词研究的适配性,能够为后续汉语构词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范式;加强了近义类词缀的构词差异对比,从语义和认知角度丰富了汉语词汇比较研究;挖掘了汉语类词缀构词规律的深层动因,提高了构词研究的阐释力和解释性。

作者简介

  张未然,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有声媒体中心兼职研究员,2016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巴黎城市大学(原巴黎第七大学),获两校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形态学、汉语词汇、国际中文教育。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引 言 …………………………………………………………… 1
1.1 选题缘起 ……………………………………………………………… 1
1.2 类词缀研究综述 ……………………………………………………… 3
1.2.1 类词缀的界定 ………………………………………………… 4
1.2.2 类词缀的特点 ………………………………………………… 5
1.2.3 类词缀的范围 ………………………………………………… 9
1.2.4 不同范式的类词缀研究 ……………………………………… 12
1.2.5 小结 ………………………………………………………… 21
1.3 研究方法 …………………………………………………………… 22
1.4 研究范围 …………………………………………………………… 26
1.4.1 类词缀的确定………………………………………………… 26
1.4.2 类词缀的选取………………………………………………… 31
第二章 本书理论框架概述 ……………………………………………… 33
2.1 认知形态学在构词法研究上的优势 ………………………………… 35
2.1.1 从任意性与理据性之争看认知形态学与汉语研究的
适配性………………………………………………………… 36
2.1.2 认知形态学对意义的关注反映了构词法研究的发展趋势 … 37
2.2 Hamawand的理论框架 ……………………………………………… 40
2.2.1 框架整体介绍………………………………………………… 40
2.2.2 范畴化………………………………………………………… 42
2.2.3 构型 ………………………………………………………… 44
2.2.4 概念化………………………………………………………… 46
2.3 认知形态学与构式形态学、生成词库理论框架的比较 …………… 48
2.4 本书对 Hamawand理论框架的调整………………………………… 52
2.5 小结 ………………………………………………………………… 54
第三章 汉语类前缀构词的语义范畴化 ………………………………… 56
3.1 近义类前缀构词的语义范畴化……………………………………… 56
3.1.1 否定认知域中类前缀构词的语义范畴化:“不-、无-、
零-、非-”…………………………………………………… 56
3.1.2 差距认知域中类前缀构词的语义范畴化:“半-、类-、
准-”………………………………………………………… 63
3.1.3 降级认知域中类前缀构词的语义范畴化:“次-、亚-”…… 66
3.2 反义类前缀构词的语义范畴化……………………………………… 69
3.2.1 性质认知域中类前缀构词的语义范畴化:“软-、硬-”…… 69
3.2.2 时序认知域中类前缀构词的语义范畴化:“前-、后-”…… 73
3.2.3 支配认知域中类前缀构词的语义范畴化:“总-、分-”…… 77
3.3 类前缀构词的语义范畴化总结及对比 ……………………………… 80
3.4 相关问题讨论 ……………………………………………………… 83
3.4.1 类前缀“不”和“无”派生词的确定 …………………………… 83
3.4.2 类前缀构词的层次性………………………………………… 88
3.4.3 类前缀的指称化作用及认知解释 …………………………… 93
第四章 汉语类前缀构词的认知域分布 ………………………………… 101
4.1 否定认知域 ………………………………………………………… 101
4.1.1 “非” 范畴 ………………………………………………… 101
4.1.2 “零” 数量 ………………………………………………… 104
4.1.3 “无” 品质 ………………………………………………… 106
4.1.4 “不” 对立 ………………………………………………… 107
4.2 差距认知域 ………………………………………………………… 108
4.2.1 “类” 专业性 ……………………………………………… 108
4.2.2 “半” 可分解性 …………………………………………… 110
4.2.3 “准” 不可分性 …………………………………………… 112
4.3 时序认知域 ………………………………………………………… 113
4.3.1 “前” 实体性 ……………………………………………… 113
4.3.2 “后” 时间性 ……………………………………………… 114
4.4 小结 ………………………………………………………………… 116
第五章 汉语类前缀对项的构词识解…………………………………… 118
5.1 描述VS.评价:“非”VS.“不” …………………………………… 118
5.3 连续VS.对立:“前”VS.“原”……………………………………… 123
5.4 小结 ………………………………………………………………… 126
第六章 汉语类后缀构词的语义范畴化 ………………………………… 127
6.1 表人类后缀构词的语义范畴化 …………………………………… 127
6.1.1 职业认知域中类后缀构词的语义范畴化:“-员、-手、
-师”………………………………………………………… 127
6.1.2 专长认知域中类后缀构词的语义范畴化:“-家、-帝”…… 133
6.1.3 痴迷认知域中类后缀构词的语义范畴化:“-迷、-控、
-狂”………………………………………………………… 137
6.2 其他类后缀构词的语义范畴化 …………………………………… 140
6.2.1 领域认知域中类后缀构词的语义范畴化:“-界、-坛、
-圈”………………………………………………………… 140
6.2.2 类型认知域中类后缀构词的语义范畴化:“-式、-型”…… 144
6.3 类后缀构词的语义范畴化总结及对比 …………………………… 147
6.4 相关问题讨论 ……………………………………………………… 151
6.4.1 特殊成分“者”……………………………………………… 151
6.4.2 兼类类词缀“性”和“化” …………………………………… 153
第七章 汉语类后缀构词的认知域分布 ………………………………… 160
7.1 职业认知域 ………………………………………………………… 160
7.1.1 “员” 功能性 ……………………………………………… 160
7.1.2 “手” 技术性 ……………………………………………… 162
7.1.3 “师” 专业性 ……………………………………………… 164
7.2 痴迷认知域 ………………………………………………………… 166
7.2.1 “迷” 传统性 ……………………………………………… 166
7.2.2 “控” 特殊性 ……………………………………………… 167
7.2.3 “狂” 非正常性 …………………………………………… 169
7.3 领域认知域 ………………………………………………………… 170
7.3.1 “坛” 展示性/竞技性 ……………………………………… 170
7.3.2 “圈” 现代性 ……………………………………………… 171
7.3.3 “界” 可参与性 …………………………………………… 173
7.4 类型认知域 ………………………………………………………… 176
7.4.1 “式” 外部特征 …………………………………………… 176
7.4.2 “型” 内在特征 …………………………………………… 178
7.5 小结 ………………………………………………………………… 181
第八章 汉语类后缀对项的构词识解…………………………………… 182
8.1 平视VS.仰视:“员”VS.“师”……………………………………… 182
8.2 低仰视VS.高仰视:“师”VS.“家” ……………………………… 184
8.3 否定 VS.中立:“狂”VS.“迷”……………………………………… 186
8.4 边际VS.内域:“界”VS.“圈” …………………………………… 188
8.5 外观VS.性质:“式”VS.“型”……………………………………… 191
8.6 小结 ………………………………………………………………… 195
第九章 结 语 ………………………………………………………… 196
9.1 本书主要结论 ……………………………………………………… 196
9.1.1 关于类词缀构词的语义范畴化 …………………………… 196
9.1.2 关于类词缀构词的认知域分布 …………………………… 196
9.1.3 关于类词缀对项的构词识解 ……………………………… 197
9.2 主要创新之处 ……………………………………………………… 198
9.3 本书的不足 ………………………………………………………… 200
参考文献 ………………………………………………………………… 201
后 记 …………………………………………………………………… 213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