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各行业经济农业节水的技术采纳与政策选择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

农业节水的技术采纳与政策选择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

农业节水的技术采纳与政策选择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

定 价:¥88.00

作 者: 赵姜 龚晶 著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13672917 出版时间: 2023-06-01 包装: 平装-胶订
开本: 16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京津冀地区属于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地区。本书从系统分析农户农业用水和节水技术推广现状,探索影响农户节水技术采纳行为的关键因素,定量评价农户在不同政策情景下减少农业用水的意愿,量化节水政策组合中各项政策措施的优先序,在此基础上研究设计合理的政策机制,探讨适宜于农业实际生产、更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和灵活多变的水资源管理模式,引导农户使用高效节水技术。这对政府制定有效合理的农业节水政策,缓解水资源紧缺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政策价值。

作者简介

  赵姜,1985年生,博士,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数据科学与农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兼任北京农学院硕士生导师、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理事等,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技术经济、农业绿色发展等。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等课题10余项,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等课题5项。在《中国软科学》《中国农业大学学报》《农村经济》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编著和参与编著书籍5部,参与编写和起草多项发展规划及政策文件。龚晶,山东省泰安人,博士,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数据科学与农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科技政策、农村发展问题研究和决策咨询工作。2008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主持“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社会排斥问题研究”“北京农科城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机制与路径研究”“北京市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效应评估研究”等各类课题16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等项目课题25项,著作10部,在《农业经济问题》《调研世界》《农村经济》等杂志和文集发表学术论文31篇,获得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奖、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等奖项共7项,参与编写和起草多项发展规划及政策文件。

图书目录

1导论
1.1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主要研究内容
1.2.1京津冀地区农业用水问题研究
1.2.2农户农业节水技术采纳行为研究
1.2.3农户农业节水政策接受意愿实证研究
1.2.4激励农户采纳农业节水技术的政策优化路径分析
1.3研究目标
1.4研究方法
1.4.1文献查阅
1.4.2实地调查
1.4.3数理分析法
1.5可能的创新点
1.5.1基于过程角度分析农户节水技术的采纳行为及影响
因素
1.5.2运用选择实验法研究农户对不同节水政策手段的接受
意愿
1.5.3探索“农户技术采纳行为”与“节水政策”之间的
制度逻辑
2相关理论基础及国内外文献回顾
2.1相关概念界定
2.1.1农户
2.1.2农户技术选择
2.1.3农业节水技术
2.2理论基础
2.2.1农户行为理论
2.2.2外部性理论
2.2.3庇古理论和科斯定理
2.2.4成本收益理论
2.3相关文献回顾
2.3.1有关农户节水行为的研究
2.3.2有关农户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研究
2.3.3有关农业节水的机制与政策研究
2.3.4相关研究述评
3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特征及农业用水效率测度
3.1京津冀地区整体水资源概况及其特征
3.1.1京津冀地区水资源概况
3.1.2京津冀不同地区水资源特征
3.2京津冀地区供水及水资源配置特征
3.2.1京津冀地区供水特征
3.2.2北京市供水及水资源配置情况
3.2.3天津市供水及水资源配置情况
3.2.4河北省供水及水资源配置情况
3.3京津冀地区用水及现状分析
3.3.1京津冀地区用水特征
3.3.2北京市用水及用水结构
3.3.3天津市用水及用水结构
3.3.4河北省用水及用水结构
3.4京津冀地区农业全要素用水效率分析
3.4.1京津冀地区农业全要素用水效率测定
3.4.2京津冀地区农业全要素用水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3.4.3相关启示
3.5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用水效率低下的内在机理分析
3.5.1农业水权制度有待完善,农户缺乏节水动力
3.5.2法律法规不健全,存在政策空白点
3.5.3有效的管理机制尚未建立,缺乏监督管理
3.5.4宣传培训不到位,可持续发展意识淡薄
3.6本章小结
3.6.1京津冀水资源短缺形势依然严峻,农业用水比重逐年
下降
3.6.2京津冀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整体较高,但仍有较大提升
空间
4北京农业结构调整重点区域节水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4.1农业节水生态补偿的内涵及相关理论实践基础
4.1.1农业节水生态补偿的内涵
4.1.2农业节水生态补偿的经济学基础
4.1.3农业节水生态补偿的国际实践经验
4.1.4农业节水补偿的国内实践经验
4.1.5北京生态补偿工作进展
4.2建立北京农业节水生态补偿机制的现实背景
4.2.1北京农业节水取得的成效
4.2.2北京农业节水存在的问题
4.2.3北京建立农业节水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
4.2.4北京建立农业节水生态补偿机制的可行性
4.3基于农户视角的北京节水型农业结构调整效益分析
4.3.1农户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成本分析
4.3.2农户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风险分析
4.3.3现阶段北京农业结构调整的主导方向和内容
4.3.4北京调整农业结构农户收益变动情况分析
4.3.5北京调整农业结构农户收入结构变化
4.4北京农业结构调整的农户参与意愿及补偿政策分析
4.4.1调查情况及样本情况
4.4.2农户参与节水型农业结构调整的意愿研究
4.4.3农户农业节水生态补偿接受意愿研究
4.5北京农业节水生态补偿机制基本框架
4.5.1建立北京农业节水生态补偿机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4.5.2北京农业节水生态补偿的主体和对象
4.5.3北京农业节水生态补偿的主要途径
4.5.4北京农业节水生态补偿采取的主要方式
4.5.5北京农业节水生态补偿的标准
4.6北京农业节水生态补偿机制的保障措施
4.6.1建立农业节水生态补偿的协调管理体制
4.6.2完善与农业节水生态补偿相应的法规与制度建设
4.6.3构建农业节水主体广泛参与的运行机制
4.6.4加强农业节水生态补偿科学研究和试点工作
4.7本章小结
4.7.1农业节水补偿机制有助于提高农户参与节水活动的
积极性
4.7.2尝试构建了基于农户视角的北京市农业节水补偿机制
框架
5京津冀地区农户农业节水技术采纳行为研究
5.1京津冀农业节水灌溉工程概况与调研说明
5.1.1京津冀地区农业节水灌溉工程概况
5.1.2调研说明
5.2农户对农业节水技术的认知与应用分析
5.2.1农户对不同类型节水技术认知与应用情况
5.2.2不同技术类型农户节水技术获取渠道分析
5.2.3农户采用节水技术的资金来源分析
5.3农户对农业节水技术的选择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5.3.1不同类型农户对农业节水技术的选择意愿
5.3.2研究假设、变量定义及变量的统计性描述
5.3.3模型设定
5.3.4结果分析
5.4农户农业节水技术的采用程度分析
5.4.1不同类型农户农业节水技术的采纳程度
5.4.2研究假设
5.4.3变量定义及描述性统计
5.4.4模型设定
5.4.5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5.5本章小结
5.5.1农户个人多采用传统型和经验型节水技术,集体多采用
工程型农业节水技术
5.5.2政策宣传是影响农业节水技术采纳意愿的重要
因素
5.5.3文化程度、土地细碎化程度、节水宣传力度、水资源
稀缺性认知对节水技术采纳决定和采用程度影响
显著
6京津冀地区农户农业节水政策接受意愿研究
6.1国外农业节水支持政策经验
6.1.1明确农业水权,完善水权交易制度
6.1.2政府大力扶持与农户参与相结合
6.1.3重视并制定合理的农业水价体系
6.1.4建立健全农业节水科研推广机制
6.2我国农业节水的主要政策工具
6.2.1命令控制型措施
6.2.2经济激励措施
6.2.3自愿参与措施
6.3京津冀农户对不同农业节水政策的偏好分析
6.3.1确定政策选择集
6.3.2模型设定
6.3.3计量结果与讨论
6.4本章小结
6.4.1农户对不同农业节水政策的偏好存在较大差异
6.4.2不同区域农户对不同农业节水政策的偏好程度具有显著
差异
7结论与政策建议
7.1主要研究结论
7.1.1关于京津冀用水特征的分析
7.1.2关于京津冀全要素用水效率的测度
7.1.3关于京郊农业节水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
7.1.4关于京津冀农户节水技术采用行为的研究
7.1.5关于京津冀农户对不同农业节水政策的偏好
7.2政策启示
7.2.1重视政府导向作用,同时要尊重农户的意愿和决策
行为
7.2.2注重基层技术推广,有效指导农户生产
7.2.3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经济补偿政策
7.2.4继续深化农业水价改革,充分发挥价格杠杆调节
作用
7.2.5增强空间协同性,推动宏观层面农业用水效率的
提高
7.3研究局限性与未来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A北京地区调查问卷
附录B京津冀地区调查问卷
附录C相关政策文件
重要术语索引1导论
1.1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主要研究内容
1.2.1京津冀地区农业用水问题研究
1.2.2农户农业节水技术采纳行为研究
1.2.3农户农业节水政策接受意愿实证研究
1.2.4激励农户采纳农业节水技术的政策优化路径分析
1.3研究目标
1.4研究方法
1.4.1文献查阅
1.4.2实地调查
1.4.3数理分析法
1.5可能的创新点
1.5.1基于过程角度分析农户节水技术的采纳行为及影响
因素
1.5.2运用选择实验法研究农户对不同节水政策手段的接受
意愿
1.5.3探索“农户技术采纳行为”与“节水政策”之间的
制度逻辑
2相关理论基础及国内外文献回顾
2.1相关概念界定
2.1.1农户
2.1.2农户技术选择
2.1.3农业节水技术
2.2理论基础
2.2.1农户行为理论
2.2.2外部性理论
2.2.3庇古理论和科斯定理
2.2.4成本收益理论
2.3相关文献回顾
2.3.1有关农户节水行为的研究
2.3.2有关农户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研究
2.3.3有关农业节水的机制与政策研究
2.3.4相关研究述评
3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特征及农业用水效率测度
3.1京津冀地区整体水资源概况及其特征
3.1.1京津冀地区水资源概况
3.1.2京津冀不同地区水资源特征
3.2京津冀地区供水及水资源配置特征
3.2.1京津冀地区供水特征
3.2.2北京市供水及水资源配置情况
3.2.3天津市供水及水资源配置情况
3.2.4河北省供水及水资源配置情况
3.3京津冀地区用水及现状分析
3.3.1京津冀地区用水特征
3.3.2北京市用水及用水结构
3.3.3天津市用水及用水结构
3.3.4河北省用水及用水结构
3.4京津冀地区农业全要素用水效率分析
3.4.1京津冀地区农业全要素用水效率测定
3.4.2京津冀地区农业全要素用水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3.4.3相关启示
3.5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用水效率低下的内在机理分析
3.5.1农业水权制度有待完善,农户缺乏节水动力
3.5.2法律法规不健全,存在政策空白点
3.5.3有效的管理机制尚未建立,缺乏监督管理
3.5.4宣传培训不到位,可持续发展意识淡薄
3.6本章小结
3.6.1京津冀水资源短缺形势依然严峻,农业用水比重逐年
下降
3.6.2京津冀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整体较高,但仍有较大提升
空间
4北京农业结构调整重点区域节水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4.1农业节水生态补偿的内涵及相关理论实践基础
4.1.1农业节水生态补偿的内涵
4.1.2农业节水生态补偿的经济学基础
4.1.3农业节水生态补偿的国际实践经验
4.1.4农业节水补偿的国内实践经验
4.1.5北京生态补偿工作进展
4.2建立北京农业节水生态补偿机制的现实背景
4.2.1北京农业节水取得的成效
4.2.2北京农业节水存在的问题
4.2.3北京建立农业节水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
4.2.4北京建立农业节水生态补偿机制的可行性
4.3基于农户视角的北京节水型农业结构调整效益分析
4.3.1农户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成本分析
4.3.2农户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风险分析
4.3.3现阶段北京农业结构调整的主导方向和内容
4.3.4北京调整农业结构农户收益变动情况分析
4.3.5北京调整农业结构农户收入结构变化
4.4北京农业结构调整的农户参与意愿及补偿政策分析
4.4.1调查情况及样本情况
4.4.2农户参与节水型农业结构调整的意愿研究
4.4.3农户农业节水生态补偿接受意愿研究
4.5北京农业节水生态补偿机制基本框架
4.5.1建立北京农业节水生态补偿机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4.5.2北京农业节水生态补偿的主体和对象
4.5.3北京农业节水生态补偿的主要途径
4.5.4北京农业节水生态补偿采取的主要方式
4.5.5北京农业节水生态补偿的标准
4.6北京农业节水生态补偿机制的保障措施
4.6.1建立农业节水生态补偿的协调管理体制
4.6.2完善与农业节水生态补偿相应的法规与制度建设
4.6.3构建农业节水主体广泛参与的运行机制
4.6.4加强农业节水生态补偿科学研究和试点工作
4.7本章小结
4.7.1农业节水补偿机制有助于提高农户参与节水活动的
积极性
4.7.2尝试构建了基于农户视角的北京市农业节水补偿机制
框架
5京津冀地区农户农业节水技术采纳行为研究
5.1京津冀农业节水灌溉工程概况与调研说明
5.1.1京津冀地区农业节水灌溉工程概况
5.1.2调研说明
5.2农户对农业节水技术的认知与应用分析
5.2.1农户对不同类型节水技术认知与应用情况
5.2.2不同技术类型农户节水技术获取渠道分析
5.2.3农户采用节水技术的资金来源分析
5.3农户对农业节水技术的选择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5.3.1不同类型农户对农业节水技术的选择意愿
5.3.2研究假设、变量定义及变量的统计性描述
5.3.3模型设定
5.3.4结果分析
5.4农户农业节水技术的采用程度分析
5.4.1不同类型农户农业节水技术的采纳程度
5.4.2研究假设
5.4.3变量定义及描述性统计
5.4.4模型设定
5.4.5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5.5本章小结
5.5.1农户个人多采用传统型和经验型节水技术,集体多采用
工程型农业节水技术
5.5.2政策宣传是影响农业节水技术采纳意愿的重要
因素
5.5.3文化程度、土地细碎化程度、节水宣传力度、水资源
稀缺性认知对节水技术采纳决定和采用程度影响
显著
6京津冀地区农户农业节水政策接受意愿研究
6.1国外农业节水支持政策经验
6.1.1明确农业水权,完善水权交易制度
6.1.2政府大力扶持与农户参与相结合
6.1.3重视并制定合理的农业水价体系
6.1.4建立健全农业节水科研推广机制
6.2我国农业节水的主要政策工具
6.2.1命令控制型措施
6.2.2经济激励措施
6.2.3自愿参与措施
6.3京津冀农户对不同农业节水政策的偏好分析
6.3.1确定政策选择集
6.3.2模型设定
6.3.3计量结果与讨论
6.4本章小结
6.4.1农户对不同农业节水政策的偏好存在较大差异
6.4.2不同区域农户对不同农业节水政策的偏好程度具有显著
差异
7结论与政策建议
7.1主要研究结论
7.1.1关于京津冀用水特征的分析
7.1.2关于京津冀全要素用水效率的测度
7.1.3关于京郊农业节水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
7.1.4关于京津冀农户节水技术采用行为的研究
7.1.5关于京津冀农户对不同农业节水政策的偏好
7.2政策启示
7.2.1重视政府导向作用,同时要尊重农户的意愿和决策
行为
7.2.2注重基层技术推广,有效指导农户生产
7.2.3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经济补偿政策
7.2.4继续深化农业水价改革,充分发挥价格杠杆调节
作用
7.2.5增强空间协同性,推动宏观层面农业用水效率的
提高
7.3研究局限性与未来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A北京地区调查问卷
附录B京津冀地区调查问卷
附录C相关政策文件
重要术语索引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