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世界经济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建设

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建设

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建设

定 价:¥258.00

作 者: 郭跃文,向晓梅,万陆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22810584 出版时间: 2023-05-01 包装: 精装
开本: 16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首先讨论了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的理论内涵,围绕发展规模和集聚度、城镇化水平、全球化发展、产业体系、交通基础设施、区域一体化的协调措施六个维度,通过与长三角城市群的对比分析,总结了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的禀赋条件、发展现状与个性特征。其次以联动协同作为主要理论视角,从城市群空间结构、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产业协同、创新协同、海洋经济、文化建设、与广东“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格局协同、以及粤港澳合作8大领域,进行了分门别类的专题研究,总结提炼出一批特征事实,分门别类提出了政策建议。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世界其他三大湾区的城市群发展经验,提出应在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基础上,通过优化湾区内各城市之间的竞合机制,加快各城市间深度协同融合,加快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本书创新点和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采用了多维度综合性的研究视角,突出了城市群的综合性内涵,研究领域涵盖了制度建设(一国两制)、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区域协调、文化建设等多个维度,内容丰富、材料详实。第二,在机制分析上,突出了城市群内部不同城市间的协同联动问题,作为统领全书多个维度研究的理论主线。本书将产业协同、创新协同、区域协调等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置于城市群背景下,紧扣中国城市化进入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当前发展阶段,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的城市群理论。第三,在研究设计上,注重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在围绕现代产业构建、创新集聚、中心城市辐射带动等普遍性问题研究的基础上,紧扣粤港澳大湾区的“一国两制”和“湾区”特征以及广东区域协调发展问题,设计了一系列专题研究,不仅对于进一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而且对于加快广东“双区联动”发展,加快“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协调发展格局的构建,均具有较强的现实应用价值。

作者简介

  郭跃文:1966年6月出生,中山大学文学学士、华南理工大学管理学硕士。历任省委办公厅秘书(副处职)、省委会务处副处长、省委常委会秘书(正处职)、省委综合处处长、省委信息调研处处长、省委办公厅副主任、省委新闻发言人、省委老干部局局长、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离退休干部党工委书记。现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广东省社科联兼职副主席、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广东省政协委员。主要从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与党建理论研究,代表作有《国家能力支撑下的市场孵化——中国经验和广东道路》《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中国经济特区40年工业化道路》。向晓梅:1965年4月出生,四川大学经济学博士,二级研究员,广东省社科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十二次党代会代表、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广东省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广东省区域与产业创新研究会会长。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区域经济、海洋经济与“一带一路”问题研究。曾荣获广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代表作有《深蓝广东-广东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优势、挑战与战略选择》《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协同创新机制研究》《广东经济与产业发展:演进特征与趋势研究》。作为项目主持人和主要参与人完成了包括国社科、国自科、国家博士后基金、教.部重大攻关项目、广东省哲社科等十余项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先后获得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三等奖。在《管理世界》《学术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文章2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多部,主持推出了《中国城市创新指数》、《广东区域竞争力报告》等一系列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研究报告。万陆,1972年9月出生,江西南昌人。管理学博士,经济学研究员,现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南方经济》杂志执行副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工业化理论、区域经济、产业经济。

图书目录

绪论
章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实践与理论逻辑
节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的伟大实践
第二节城市群建设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的理论逻辑
第二章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综合发展水平比较
节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发展脉络
第二节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功能定位
第三节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的基础
第四节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开放优势
第五节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六节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第三章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与演化
节研究进展与解释框架
第二节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过程及特征
第三节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空间结构测度
第四节基于海量高新技术企业数据的广深创新分工与联系网络测度
第五节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空间优化路径
第四章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与都市圈发展
节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机制与路径
第二节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辐射效应评价
第三节粤港澳大湾区的都市圈发展模式
第四节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从空间邻近性走向多维邻近性
第五章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产业协同机制与路径
节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产业协同集聚的机制与模式
第二节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产业协同现状特征
第三节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产业协同实证研究
第四节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产业协同的路径选择
第六章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创新特征及演化路径
节开放式创新下城市群创新演化的动力机制
第二节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创新的现状特征
第三节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区域协同创新机制
第七章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路径与策略
节海洋经济与湾区城市群发展的理论机制
第二节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第三节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重点
第四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八章人文湾区和文化中心建设
节人文湾区内涵与湾区软实力
第二节湾区型城市群的文化属性
第三节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人文基础
第四节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文化中心
第九章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与广东“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建设协同
节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与“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建设协同的现实背景
第二节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与“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建设协同的实施路径
第三节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与“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建设协同的保障机制
第十章粤港澳深度合作共建城市群
节粤港澳大湾区的制度特性与世界属性
第二节粤港澳经济合作的基础与条件
第三节全面推进粤港澳深度合作
第四节着力推进粤港澳合作重大战略平台建设
第十一章粤港澳大湾区:从国际化大都市到城市群
节从国际化大都市到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实现历史性跨越
第二节从国际化大都市到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路径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