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哲学中国哲学20世纪初期儒墨比较思想研究

20世纪初期儒墨比较思想研究

20世纪初期儒墨比较思想研究

定 价:¥99.00

作 者: 吴晓欣著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22718408 出版时间: 2023-06-01 包装: 平装-胶订
开本: 16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在梳理梁启超、新文化阵营和学衡派墨学研究的基础上重点考察其对儒墨关系的态度,并结合时代环境的特殊性和各自学术立场的不同探讨其儒墨比较思想的异同,最后由儒墨的比较扩展到中西文化的比较。梁启超的墨学研究前后跨越近二十年,其对墨学的态度颇为复杂和多变,这与他不同时期对儒学的认识密切相关。新文化阵营将墨学视为批判封建儒学和引入西学的手段,虽曾激烈批孔非儒,却没有彻底否定原始儒学的核心要义。学衡派作为新文化阵营的对立方而存在,但其最终目的并非推翻墨学,而是在捍卫以孔子为中心的传统文化时也承认墨学的价值。虽然三者的儒墨比较思想有所区别,但在中西文化的融会贯通上达成了共识,这对于新时代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关系的处理提供了思想借鉴。

作者简介

  吴晓欣,女,汉族,1988年生,山东滕州人,武汉大学哲学博士,比利时鲁汶大学(KU Leuven)联合培养博士。现为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尤其是出土易学、儒墨比较等方面的研究。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出土易卦材料及其相关问题研究”(项目号:20CZX021)、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先秦儒家的‘成人之道’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研究”(项目号:19B01),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图书目录

绪论
    一  选题缘由、研究范围和对象及选题意义
    二  20世纪初期儒墨比较思想研究综述
    三  创新之处
    四  研究思路
    五  研究方法
第一章  20世纪以前的儒墨比较思想
  第一节  儒墨并存:百家争鸣时期的儒墨关系论说
    一  儒家视域中的墨子:孟、荀论墨
    二  墨家的非儒与批孔
    三  道、法、杂家视野中的儒墨关系
  第二节  尊儒抑墨:儒学大一统下的儒墨关系论说
    一  两汉:儒墨并举、孔墨同称
    二  唐宋:儒学统制、墨学受创
    三  明代:墨学盛行、儒学主导
    四  清初:儒学专制、墨学低沉
  第三节  融墨于儒:墨学复兴时期的儒墨关系论说
    一  乾嘉墨学复兴时期的儒墨比较思想
    二  “孔墨相用”说在清代后期的发展
    三  “西学墨源”说引发的儒墨、中西比较
第二章  “变”与“不变”:梁启超的儒墨比较思想及其内在理路
  第一节  梁启超儒墨比较思想的基本概况
    一  关于梁启超学术思想阶段的划分
    二  梁启超儒墨比较的两个阶段
  第二节  梁启超儒墨比较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  梁启超对儒墨之“爱”的比较
    二  梁启超对儒墨之宗教的比较
    三  梁启超对儒墨之“利”的比较
    四  梁启超对儒墨之政术的比较
  第三节  梁启超前后期墨学研究的不同及其成因
    一  梁启超前后期墨学研究之不同的表现
    二  梁启超前后期墨学研究之不同的成因
  第四节  以儒为本:梁启超儒墨比较思想的内在理路
    一  关于梁启超前后期儒墨比较之立场的讨论
    二  儒墨比较思想中所见梁启超的儒学立场
    三  梁启超学术思想的演变及其儒学情结
  第五节  梁启超儒墨比较思想之评价
    一  梁启超思想中的“变”与“不变”
    二  梁启超学术研究中的比较方法
第三章  新文化阵营的儒墨比较思想:重审“抑儒”与“反传统”
  第一节  新文化阵营墨学研究热潮的缘起
    一  西方文化的挑战
    二  儒学发展的困境
    三  墨学提供的出路
    四  前期学者的影响
  第二节  新文化阵营墨学研究的关注点
    一  救亡图存的需要
    二  批判专制的依据
    三  融合西学的前提
    四  引入新说的媒介
  第三节  新文化阵营儒墨比较的四个维度
    一  儒墨立论根基的比较:专制与平等
    二  儒墨具体学说的比较:以仁爱和兼爱为例
    三  儒墨哲学方法的比较:胡适的“实证主义”研究视角
    四  儒墨与西学之关系的比较:背离与契合
  第四节  重审新文化阵营的“抑儒”说
    一  新文化阵营对“儒学”“孔子”之意涵的分层认识
    二  新文化阵营的“还原儒学”说
    三  “尊孔复辟”背景下新文化阵营的“反孔非儒”说
  第五节  重审新文化阵营的“反传统”说
第四章  学衡派:新人文主义视域下的儒墨比较思想
  第一节  学衡派治墨之概况
    一  学衡派墨学研究的背景
    二  学衡派墨学研究的代表人物和论著
  第二节  学衡派儒墨比较思想的立论根基
    一  孔子为中国文化的中心
    二  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
  第三节  学衡派论儒墨之异同
    一  极端派:崇儒抑墨
    二  缓和派:儒墨各有所用
  第四节  学衡派的“兼爱”诠释与儒墨比较
    一  儒墨难以调和:柳诒徵对墨家兼爱的批评
    二  缓和儒墨对立:对孟子批评对象的界定与兼爱之内涵的诠释
  第五节  学衡派论《墨子》要旨及其对中西比附研究思路的批评
    一  20世纪初期墨学研究的主流方向
    二  学衡派对主流墨学研究方向的批评
  第六节  学衡派儒墨比较思想之评价
    一  学衡派对墨学的批评:手段而非目的
    二  学衡派对新文化运动的批评
    三  由“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看学衡派的中西文化观
    四  对学衡派“中正之眼光”的质疑
第五章  20世纪初期儒墨比较思想之反思
  第一节  儒墨的问题
    一  对儒学的态度:殊途同归
    二  对墨学的态度:各有所用
  第二节  文化的问题
    一  梁启超:由中西文明“结婚论”到“化合论”
    二  新文化阵营:西学的输入与中西文化相发明
    三  学衡派:“昌明国粹”基础上的“融化新知”
结语  论墨评儒、中西融合:20世纪初期儒墨比较思想的特点及意义
    一  20世纪初期儒墨比较思想的基本特征
    二  20世纪初期儒墨比较思想的影响和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