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落脚城市:长三角新生代农民工的居住生活调查

落脚城市:长三角新生代农民工的居住生活调查

落脚城市:长三角新生代农民工的居住生活调查

定 价:¥118.00

作 者: 赵晔琴,谢永祥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22807553 出版时间: 2022-12-01 包装: 平装-胶订
开本: 16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以长三角区域的新生代农民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长三角地区9个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居住社区的实地观察和113位务工人员的半结构访谈,从多方面呈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居住现状与现实困境。在此基础上通过深入剖析身份与居住权、公共住房的制度困境以及城中村改造与社会治理逻辑等问题,寻找居住困境背后的结构性原因。

作者简介

  赵晔琴,女,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上海市曙光学者(2017年)、教.部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华东师大—纽约大学社会发展联合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谢永祥,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专业2019届硕士,现为复旦大学社会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学、城市社会学,在Social Science & Medicine、《教育发展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图书目录

章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概念界定与既有研究
三研究方法与田野点概况
四研究框架与写作体例
编历史与政策
第二章1949年以来我国城镇住房制度的演变进路与机制
一市场转型与路径依赖:两种理论视角的回溯
二从私有化到国有化(1949~1977年)
三转型中的住房体制改革(1978~1998年)
四讨论:住房中的个人与国家关系
第三章1978年以来我国农民工住房政策的演变
一农民工住房政策的缓慢发展期(1978~2004年)
二农民工住房政策的快速增长期(2005~2008年)
三以保障性住房制度为核心的深化期(2009年至今)
四我国农民工住房政策的演变特点
第二编实证调查:上海
第四章许村:上海的一个城中村
一许村概况
二居住状况
三日常生活
四小结
第五章福来公寓:一个农民工公寓的转型
一福来公寓概况
二作为公租房的福来公寓
三福来公寓转型:从单位承租到市场化
四小结
第六章幸福家园:我在“大居”安个家
一幸福家园概况
二居住模式与居住情结
三居住融入与边缘化
四小结
第三编实证调查:江苏
第七章滨河花苑:安置房小区的前世今生
一滨河花苑概况
二安置房里的群租现象
三群租背后的差序格局
四小结
第八章柳村:城乡接合部的另类“繁华”
一柳村概况
二柳村外来务工人员住房现状
三未来的打算——回迁性购房
四居住的情感诉求——“想要房子,但更想要一个家”
五小结
第九章尚文公寓:商住楼里的外来租户
一尚文公寓概况
二“复杂”公寓里的社会生态空间特征
三踢来踢去的皮球:社区“三驾马车”的推诿与缺失
四小结
第四编实证调查:浙江
第十章梦之湾蓝领公寓:客居他乡的落脚处
一杭州外来人口及公共住房政策概况
二梦之湾蓝领公寓概况
三顶层设计:保障性住房的公共支持
四居住正义:新生代农民工的住房权益与诉求
五小结
第十一章康居公租房:新生代农民工的栖身之所
一康居公租房概况
二城中村改造后的选择
三仅作为“栖身之所”——康居公租房存在的现实性缺陷
四租户们的行动策略
五小结
第十二章益村:杭州西湖区的新式城中村
一益村概况
二居住状况
三居住诉求——被挤压的空间欲求
四社交区隔——被排除在外的临时居民
五小结
第五编落脚城市何以可能
第十三章新生代农民工的住房供需匹配机制分析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住房需求状况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住房类型
三供需匹配失衡下新生代农民工的住房困境
第十四章农民工纳入城市住房保障体系的困境分析:基于准公共产品的讨论
一准公共产品:理论溯源与概念确定
二我国保障性住房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类型
三作为准公共产品的保障性住房
四保障性住房的开放限域及其可能
第十五章新生代农民工进入住房租赁市场的现状与困境
一我国住房租赁市场治理的经验与成效
二新生代农民工进入住房租赁市场的现实困境
三新生代农民工进入住房租赁市场的制约因素分析
第十六章城中村:非正规住房市场的居住困境
一城中村——移民城市的空间产物
二城中村研究
三非正式住房市场的生成逻辑
四农民工非正式居住空间治理与发展困境
第十七章对改进新生代农民工住房的政策思考
一观念层面:“由拆变治”——转变城中村治理理念
二制度层面:构建租售并举的住房体系
三实践层面:进一步扩大保障性住房覆盖和房源供给
四社会层面:鼓励市场企业与组织投建农民工住房
附录被访者信息表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