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历史史学理论《钦钦新书》研究

《钦钦新书》研究

《钦钦新书》研究

定 价:¥158.00

作 者: 张钧波著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22723464 出版时间: 2023-06-01 包装: 平装-胶订
开本: 16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丁若铺(1762-1836)是朝鲜王朝后期的著名学者,以《经世遗表》《牧民心书》《钦钦新书》为代表的“政法三书”集中体现了丁若镛的经世思想。其中《钦钦新书》记载了中朝两国历代的犯罪案件,是目前已知的东亚传统判例集中唯——部同时记录两国以上案例的著述,有很高的史料与学术价值。《钦钦新书》收录并援引了大量的中国史料,包括十三经等儒家经典、中国正史、历代中国法典、私家律学著作以及公案小说、法医检验书籍等,集中朝两国律学研究之大成。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钦钦新书》与中朝传统法律文明交流研究”(21CFX012)的最终成果。全书分为“旧邦维新:丁若镛与《钦钦新书》”“集大成:《钦钦新书》与中朝法律典籍”“礼与法:十三经与《钦钦新书》法理”“犯罪类型与个案分析:《钦钦新书》与中朝法文化”等四篇十章,依次考察了丁若铺的生平与思想、《钦钦新书》的编撰目的与编撰过程、《钦钦新书》全书的结构、《钦钦新书》所录案例的出处及与中朝两国各类法律典籍的渊源关系、《钦钦新书》所体现的礼法关系、《钦钦新书》所载各犯罪类型与代表性案例等,力图从各个角度全面介绍和发掘《钦钦新书》的史料价值,以此探索同属中华法系的中朝两国古代法律文化的异同。

作者简介

  张钧波,男,1989年生,山东章丘人,文学博士,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法律史、韩国学。2012年3月至2014年8月,(韩国)韩国学中央研究院学习,获文学硕士学位。2015年至今,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专任教师(其间于2017年3月至2020年2月,在韩国学中央研究院学习,获文学博士学位)。2016年至2018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朝鲜王朝法律史研究”(项目批准号:16CFX006),以“良好”等级结项(结项证书号:20183636)。2020年10月,获大韩民国第19届茶山学术奖。2021年至今,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钦钦新书》与中朝传统法律文明交流研究”(项目批准号:21CFX012)。

图书目录

总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相关史料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第一篇  旧邦维新:丁若镛与《钦钦新书》
  第一章  丁若镛的生平与思想
    第一节  丁若镛的生平和时代背景
    第二节  丁若镛的著述与《与犹堂集》
    第三节  丁若镛的人性论
    第四节  丁若镛的民本思想
    第五节  “一表二书”
  第二章  《钦钦新书》的编撰
    第一节  中朝历代判例集
    第二节  《钦钦新书》的编撰目的
    第三节  《钦钦新书》的编撰过程
    第四节  《钦钦新书》的前身和后续影响
第二篇  集大成:《钦钦新书》与中朝法律典籍
  第三章  “经史要义”篇的构成与出处
    第一节  “经史要义”篇的构成
    第二节  “经史要义”篇与《十三经注疏》《大学衍义补》
    第三节  “经史要义”篇与《疑狱集》《折狱龟鉴》
    第四节  “经史要义”篇与中朝两国史书及各类典籍
  第四章  “批详隽抄”篇的构成与出处
    第一节  “批详隽抄”篇的构成
    第二节  “批详隽抄”篇与《资治新书》
    第三节  李渔与丁若镛,《资治新书》与《钦钦新书》
    第四节  “批详隽抄”篇与《廉明公案》
    第五节  “批详隽抄”篇与清代检骨图格
  第五章  “拟律差例”篇的构成与出处
    第一节  “拟律差例”篇的构成
    第二节  “拟律差例”篇与清代判例集
    第三节  “拟律差例”篇与《成案所见集》
  第六章  “祥刑追议”“剪跋芜词”篇的构成与出处
    第一节  “祥刑追议”篇的构成
    第二节  “祥刑追议”篇与《审理录》
    第三节  “祥刑追议”篇与《祥刑考》
    第四节  “祥刑追议”篇与《大清律辑注》
    第五节  “剪跋芜词”篇的构成
    第六节  “祥刑追议”“剪跋芜词”篇与《无冤录》
第三篇  礼与法:十三经与《钦钦新书》法理
  第七章  《钦钦新书》中的礼与法
    第一节  眚灾肆赦,怙终贼刑
    第二节  “瞽瞍杀人”与桃应之问
    第三节  “绝不为亲”与继母杀父
    第四节  父之仇,弗与共戴天
    第五节  “杀人而义”与义愤杀人
    第六节  “三赦”与刑事责任能力
第四篇  犯罪类型与个案分析:《钦钦新书》与中朝法文化
  第八章  断罪与祥刑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