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工业技术一般工业技术区域能源互联网理论与实践

区域能源互联网理论与实践

区域能源互联网理论与实践

定 价:¥89.00

作 者: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19870393 出版时间: 2023-04-01 包装: 平装-胶订
开本: 16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区域能源互联网是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物理载体,对提高区域内的清洁能源消纳水平、综合能效水平、能源安全水平,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以及推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书从区域能源互联网的内涵与特征出发,总结了区域能源互联网的边界与体系框架。通过梳理区域能源互联网建设案例,总结了省级、城市级、终端级等不同类型区域能源互联网建设的典型经验,多维度阐述了区域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模式,提出区域能源互联网的构建方案,形成宏观层次的多元化解决方案,为纷繁复杂形势下区域能源互联网的规划、设计、建设提供参考。本书是关于能源互联网建设与实践的指导书,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价值,可供能源互联网领域的工程师及科研人员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暂缺《区域能源互联网理论与实践》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目录
前言
第 1章 概述 1
1.1 能源互联网的内涵与特征1
1.2 电网企业建设能源互联网的外在要求与内生需求4
1.3 区域能源互联网的内涵与特征7
1.4 区域能源互联网的建设意义11
第 2章 区域能源互联网关键技术 13
2.1 区域能源互联网技术体系13
  2.1.1 能源互联网技术体系框架13
  2.1.2 省级区域能源互联网技术体系框架13
2.2 区域能源互联网规划技术19
  2.2.1 区域能源互联网多能系统基本组成和设计方法19
  2.2.2 区域能源互联网多能系统规划21
  2.2.3 区域能源互联网多能系统规划优化求解算法25
2.3 区域能源互联网运行优化技术27
  2.3.1 优化调度目标函数27
  2.3.2 运行优化约束条件28
  2.3.3 运行优化求解方法30
2.4 区域能源互联网交易技术32
  2.4.1 市场架构设计方案32
  2.4.2 参与交易市场主体34
  2.4.3 基于连续匹配的日前市场集中报价撮合交易机制34
2.5 区域能源互联网信息通信技术38
  2.5.1 通信技术在区域能源互联网中的支撑作用39
  2.5.2 云计算技术在区域能源互联网中的支撑作用40
  2.5.3 大数据技术在区域能源互联网中的支撑作用40
  2.5.4 物联网技术在区域能源互联网中的支撑作用41
第 3章 区域能源互联网的行业监管 44
3.1 能源监管的含义44
3.2 能源监管的特殊性44
3.3 能源监管的范围45
3.4 国内外行业监管机构设置47
  3.4.1 国外能源行业监管机构47
  3.4.2 国内能源行业监管机构51
第 4章 区域能源互联网的典型业务 55
4.1 区域能源互联网业务体系55
  4.1.1 业务体系架构55
  4.1.2 主要特征和各维度探索57
4.2 能源互联网企业业务体系58
  4.2.1 GE模型58
  4.2.2 能源互联网竞争类业务筛选器60
4.3 综合能源供应60
  4.3.1 技术原理60
  4.3.2 主要性能特点61
  4.3.3 适用范围61
  4.3.4 商业模式62
  4.3.5 典型案例62
4.4 虚拟电厂64
  4.4.1 技术原理64
  4.4.2 主要性能特点66
  4.4.3 适用范围69
  4.4.4 商业模式72
  4.4.5 典型案例73
  4.4.6 虚拟电厂组建案例分析74
4.5 储能业务81
  4.5.1 技术原理81
  4.5.2 主要性能特点82
  4.5.3 适用范围83
  4.5.4 商业模式83
  4.5.5 典型案例86
  4.5.6 算例分析93
4.6 电动汽车100
  4.6.1 技术原理101
  4.6.2 主要性能特点101
  4.6.3 适用范围102
  4.6.4 商业模式102
  4.6.5 典型案例104
4.7 绿色照明节能改造106
  4.7.1 技术原理106
  4.7.2 主要性能特点107
  4.7.3 适用范围107
  4.7.4 商业模式107
  4.7.5 典型案例107
4.8 能源托管108
  4.8.1 能源托管的定义108
  4.8.2 能源托管的价值109
  4.8.3 能源托管的收费方式110
  4.8.4 能源托管项目的典型流程110
第 5章 省级区域能源互联网 112
5.1 省级区域能源互联网的共性架构112
  5.1.1 三层级结构113
  5.1.2 三功能模块114
5.2 省级区域能源互联网的主要类型118
  5.2.1 送端区域能源互联网118
  5.2.2 受端区域能源互联网119
5.3 江苏区域能源互联网建设119
  5.3.1 江苏区域能源互联网建设的形势与挑战120
  5.3.2 江苏区域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基础121
  5.3.3 江苏区域能源互联网的战略定位123
5.4 江苏区域能源互联网的建设124
  5.4.1 物理基础层124
  5.4.2 信息融合层127
  5.4.3 应用实践层128
第 6章 城市级区域能源互联网 130
6.1 城市级区域能源互联网的特征与主要类型130
  6.1.1 城市能源发展的特征130
  6.1.2 城市能源互联网的主要类型131
6.2 盐城城市能源互联网132
  6.2.1 盐城社会经济发展现状132
  6.2.2 盐城能源禀赋133
  6.2.3 盐城能源互联网定位135
  6.2.4 盐城能源互联网建设路径135
6.3 连云港城市能源互联网138
  6.3.1 连云港社会经济发展现状138
  6.3.2 连云港能源禀赋139
  6.3.3 连云港能源互联网定位140
  6.3.4 连云港能源互联网建设路径141
6.4 其他城市能源互联网143
  6.4.1 天津城市能源互联网143
  6.4.2 嘉兴城市能源互联网144
  6.4.3 沈阳城市能源互联网145
  6.4.4 大连城市能源互联网147
第 7章 园区级区域能源互联网 150
7.1 园区级区域能源互联网的内涵与发展重点150
  7.1.1 园区级区域能源互联网的内涵150
  7.1.2 园区级区域能源互联网的综合能源服务151
  7.1.3 园区级区域能源互联网的主要功能154
  7.1.4 园区级区域能源互联网的发展重点154
7.2 园区级区域能源互联网各利益相关方及实施策略158
  7.2.1 园区级区域能源互联网内各主要利益方分析158
  7.2.2 园区级区域能源互联网内各利益方的利益诉求分析163
  7.2.3 园区级区域能源互联网内各利益方的耦合关系研究174
7.3 同里新能源小镇示范项目178
  7.3.1 地区概述178
  7.3.2 能源禀赋分析179
  7.3.3 能源供需平衡分析180
  7.3.4 系统总体规划184
  7.3.5 成效分析185
7.4 某工业园区示范项目186
  7.4.1 项目实施背景186
  7.4.2 项目建设目标186
  7.4.3 项目现状分析187
  7.4.4 总体规划方案189
  7.4.5 系统整体建设191
  7.4.6 成效分析193
7.5 某钢铁节能减排示范项目194
  7.5.1 项目实施背景194
  7.5.2 项目现状基础分析194
  7.5.3 项目建设内容194
  7.5.4 控制系统结构196
  7.5.5 成效分析196
7.6 某服务中心园区示范项目196
  7.6.1 项目概况196
  7.6.2 项目建设内容197
  7.6.3 成效分析197
7.7 其他示范项目198
  7.7.1 照明系统节能改造与智能控制示范项目198
  7.7.2 空调系统升级优化示范项目198
  7.7.3 供能系统提质改造示范项目199
  7.7.4 设备代维示范项目200
  7.7.5 智能能源综合管理平台示范项目200
第 8章 楼宇级区域能源互联网 202
8.1 楼宇级区域能源互联网的内涵与发展重点203
  8.1.1 楼宇级区域能源互联网的内涵203
  8.1.2 楼宇级区域能源互联网的发展重点204
8.2 某市民中心项目205
  8.2.1 项目建设概况205
  8.2.2 项目建设路线206
  8.2.3 项目成效分析211
8.3 某市商业广场项目212
  8.3.1 项目建设概况212
  8.3.2 项目建设路线213
  8.3.3 项目成效分析218
8.4 某行政中心项目219
  8.4.1 项目建设概况219
  8.4.2 项目建设路线220
  8.4.3 项目成效分析230
参考文献 231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