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医学中国医学岭南中医学术源流

岭南中医学术源流

岭南中医学术源流

定 价:¥99.00

作 者: 刘小斌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117325936 出版时间: 2023-11-01 包装: 平装-胶订
开本: 16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探讨岭南中医学术源流,绪论综述当代学术流派研究前沿进展及写作背景与思路,各章则按照学科分类与人物地域分类相结合的方法,分别梳理出岭南医方学术流派、岭南生草药医家学术流派、伤寒学派岭南流派、温病学派岭南流派、岭南中医内科杂病学术流派、:岭南中医骨伤科外科与肿瘤科学术流派、岭南中医妇科学术流派、岭南中医儿科学术流派、岭南中医喉科眼科学术流派、岭南中医针灸学术流派的起源、形成与发展,存史记事启迪后人,凝练岭南中医学术流派理论主张,彰显其学术经验及临证特色,使读者了解岭南地域医学对全局之贡献。本书适合于临床中医师、中医药院校医教研人员以及中医学术流派、名医工作室建设者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51年5月出生,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学术秘书,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岭南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自1979年开始在邓铁涛教授指导下从事岭南医学研究工作

图书目录

绪论/ 1
一、 岭南地域与历史开发沿革 / 1
二、 岭南医学流派研究的基础与方法 / 8
三、 岭南医学与医学流派的产生 / 11
第一章 岭南医方学术流派/ 18
第一节 葛洪《肘后备急方》 / 18
一、 葛洪生平著作 / 18
二、 《肘后备急方》临证各科诊疗成就与特点 / 23
三、 《肘后备急方》方药应用学术经验 / 46
四、 《肘后备急方》学术传承 / 48
第二节 释继洪《岭南卫生方》 / 50
一、 释继洪生平与著作 / 50
二、 岭南地域环境气候饮食居住人群体质记述 / 51
三、 《岭南卫生方》对瘴病诊治学术成就 / 53
四、 《岭南卫生方》文献传承及影响 / 56
第三节 盛端明《程斋医抄》与丘濬《群书钞方》 / 57
一、 盛端明《程斋医抄撮要》《 程斋医抄密本》 /57
二、 丘濬(邱浚)《 群书钞方》 /61
三、 丘濬(邱浚)、盛端明著述文献传承 / 63
第四节 清代、近代岭南方书 / 64
一、 清代见存的岭南方书著作举隅 / 64
二、 现存岭南方书调研及见于史料记载的方书文献 / 68
三、 岭南医方流派传承小结 / 71
第二章 岭南生草药医家学术流派/ 74
第一节 东汉杨孚《异物志》及晋唐宋元岭南本草文献 / 74
一、 杨孚传略 / 74
二、 《异物志》名称及辑佚成书 / 75
三、 《异物志》内容及岭南药用植物动物记述 / 76
四、 晋唐宋元岭南本草文献 / 79
第二节 清代何克谏《生草药性备要》 / 80
一、 何克谏生平著作 / 80
二、 《生草药性备要》主要特点与学术成就 / 81
三、 《生草药性备要》文献传承 / 86
第三节 清代赵其光《本草求原》 / 87
一、 赵其光生平著作 / 87
二、 《本草求原》学术特点 / 88
三、 《本草求原》文献传承 / 91
第四节 民国萧步丹《岭南采药录》 / 92
一、 萧步丹生平简介 / 92
二、 《岭南采药录》学术特点与成就 / 93
三、 《岭南采药录》文献学术传承 / 96
第五节 民国胡真《山草药指南》 / 97
一、 胡真生平著作 / 97
二、 《山草药指南》内容特点 / 98
三、 《山草药指南》与何克谏、赵其光、萧步丹著述一脉相承 / 101
第六节 现代赵思兢《岭南草药志》 / 102
一、 赵思兢生平著作 / 102
二、 《岭南草药志》学术特点 / 102
三、 《岭南草药志》临床草药应用经验传承记述 / 104
第三章 伤寒学派岭南流派/ 107
第一节 治伤寒学的流派产生背景 / 107
一、 伤寒学派言错简重订实开其端 / 107
二、 “尊王(叔和)赞成(无己)”的维护旧论派 / 108
三、 辨证论治派主张以临证实践为旨归 / 109
第二节 岭南伤寒学术流派形成及其特点 / 109
一、 清代岭南伤寒名著述评及传承影响 / 110
二、 近代岭南伤寒名著述评及传承影响 / 119
三、 清代至民国年间岭南伤寒其他著述 / 141
第三节 当代岭南伤寒学术流派研究发展 / 142
一、 以六经辨证论治派为学术主流 / 143
二、 学术主张寒温统一理论依据 / 147
三、 方证对应派学术主张及临证实践 / 148
四、 流寓岭南的火神(扶阳)派 / 149
第四章 温病学派岭南流派/ 153
第一节 从“温热”到“温病”学派名称嬗变 / 153
一、 温疫流派 / 153
二、 温热流派 / 154
三、 湿热流派 / 155
四、 伏气流派 / 155
五、 《中医各家学说》四版教材改称“温病学派(学说)” / 156
第二节 温病学派岭南流派形成与发展 / 157
一、 江浙温病名家学术著述在岭南文献传承 / 157
二、 清代岭南“温热流派”代表—潘名熊《叶案括要》 / 158
三、 陈任枚《温病学讲义》—体现岭南温病“伏气”“兼湿”特点 / 164
四、 近代岭南湿热流派诊治传染病肠伤寒的具体应用 / 170
五、 近代岭南“瘟疫流派”(以防治鼠疫为主)传承关系的研究 / 171
第三节 岭南医家防治霍乱等疫病专著及对牛痘接种术传播贡献 / 178
一、 岭南医家对霍乱为主的瘟毒病证防治 / 178
二、 近代岭南防治瘟疫病专著 / 179
三、 邱熺《引痘略》对牛痘接种术传播贡献 / 181
第四节 当代岭南名医诊治温病学术经验及理论探索与传承 / 186
一、 郭梅峰、刘赤选、黄省三、刘仕昌等名老中医诊治温病学术经验整理/ 186
二、 邓铁涛关于“创建包括发热性、传染性、感染性疾病的发热病学”理论主张 / 196
三、 当代岭南温病临床、实验研究探索与传承 / 198
第五章 岭南中医内科杂病学术流派/ 204
第一节 岭南内科杂病学术流派争鸣背景 / 205
一、 《景岳全书》与岭南医学 / 205
二、 明清岭南理学思想争论 / 206
第二节 岭南温补脾胃肾命与火热学说理论争鸣 / 208
一、 岭南私淑张景岳学派者:谢完卿、刘渊、黄岩、黄炜元 / 208
二、 岭南尊信刘朱学说者与景岳学派争鸣:南海何梦瑶与郭元峰 / 223
第三节 民国时期岭南内科杂病名医著述及学术经验传承 / 236
一、 陈汝来《内科杂病学讲义》与文献传承 / 237
二、 黄恩荣《洄溪医案唐人法》与学术传承 / 246
三、 卢朋著《四圣心源提要》与学术传承 / 250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岭南内科名医诊治杂病学术经验及传承 / 259
一、 当代岭南名医群体及遴选依据 / 259
二、 邓铁涛诊治内科杂病学术经验及传承 / 261
三、 何炎燊诊治内科杂病学术经验及传承 / 284
四、 梁剑波诊治内科杂病学术经验及传承 / 292
第六章 岭南中医骨伤科、外科与肿瘤科学术流派 / 309
第一节 蔡忠骨伤医学流派 / 310
一、 蔡忠与跌打万花油 / 310
二、 蔡女 / 311
三、 孙子蔡荣 / 311
四、 主要后学传人 / 312
第二节 管镇乾及管氏骨伤医学世家 / 312
一、 创始人管镇乾 / 313
二、 管炎威《伤科讲义》 / 313
三、 管霈民《外科讲义》《 花柳科讲义》 / 315
四、 管铭生与邱健行学术传承 / 318
第三节 李才干及李氏骨伤医学世家 / 319
一、 创始人李才干 / 319
二、 李广海创佛山中医院骨科 / 320
三、 李家达与李家裕学术传承 / 321
第四节 梁财信、梁以庄伤科医学世家 / 322
一、 创始人梁财信 / 322
二、 梁以庄、梁匡华《光汉中医专门学校伤科讲义》 / 323
三、 梁氏伤科传承 / 325
第五节 何竹林正骨医粹与骨伤科学术流派 / 325
一、 何竹林正骨医粹 / 325
二、 何竹林骨伤科学术流派 / 329
三、 李主江“西关正骨”学术凝练 / 333
第六节 黄耀燊外科学术流派与国医大师禤国维 / 335
一、 黄耀燊医学世家 / 335
二、 国医大师禤国维 / 337
第七节 周岱翰与岭南中医肿瘤学术流派 / 340
一、 创立岭南中医肿瘤学科 / 340
二、 以“带瘤生存”为中医诊治理念 / 341
三、 治癌瘤中药制剂及验方举隅 / 342
四、 周岱翰岭南中医肿瘤学术流派传承 / 343
第七章 岭南中医妇科学术流派/ 347
第一节 历代岭南妇科文献简介 / 347
一、 葛洪《肘后备急方》 / 347
二、 明代盛端明《程斋医抄撮要》及文献传承 / 347
三、 清代何梦瑶《妇科良方》及文献传承 / 351
第二节 近代岭南妇科文献述评 / 351
一、 何守愚《广嗣金丹》及文献传承 / 351
二、 吕楚白《重订妇科纂要讲义》及文献传承 / 355
三、 谢泽霖《妇科学讲义》及文献传承 / 359
第三节 潮汕妇科名医蔡仰高医学世家 / 363
一、 蔡仰高学术经验整理研究 / 363
二、 蔡氏医学世家传承脉络 / 366
第四节 近现代岭南罗氏妇科学术流派 / 370
一、 罗元恺简介 / 371
二、 罗元恺学术经验与成就 / 372
三、 罗元恺中医教育思想及其贡献 / 374
四、 岭南罗氏妇科学术流派传承 / 376
第五节 当代岭南中医妇科学术流派工作室 / 380
一、 当代岭南中医妇科名家李丽芸学术经验传承 / 380
二、 当代岭南中医妇科名家欧阳惠卿学术经验传承 / 381
第八章 岭南中医儿科学术流派/ 385
第一节 清代及以前岭南儿科名著 / 385
一、 刘昉与《幼幼新书》 / 385
二、 陈复正与《幼幼集成》 / 387
第二节 近代儿科名著“岭南儿科双璧” / 391
一、 程康圃与《儿科秘要》 / 391
二、 杨鹤龄与《儿科经验述要》 / 395
第三节 近代岭南儿科学讲义及文献传承 / 400
一、 古绍尧与《儿科学讲义》 / 400
二、 吕楚白与《幼科要旨讲义》 / 402
三、 吕安卿儿科诊疗经验 / 404
四、 岭南儿科文献著述记载 / 407
第四节 当代岭南儿科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 / 408
一、 岭南儿科名医杜明昭 / 408
二、 岭南黎氏儿科学术流派 / 412
三、 岭南文氏儿科学术流派工作室 / 417
第九章 岭南中医喉科、眼科学术流派 / 424
第一节 晚清近代岭南喉科学名著及文献传承 / 424
一、 不著撰人《喉舌备要》 / 424
二、 陈绍枚与《喉症图说》 / 426
三、 古绍尧与《喉科学讲义》 / 427
四、 近代岭南名医对白喉病诊治经验 / 429
第二节 现代岭南耳鼻喉科名医及学术传承 / 430
一、 耳鼻喉科名老中医王俊民 / 431
二、 中医耳鼻喉科开拓者王德鉴 / 433
三、 岭南耳鼻喉科名医杨志仁 / 436
四、 现代岭南中医耳鼻喉科学术流派形成 / 439
五、 现代岭南中医耳鼻喉科学术流派特色 / 442
第三节 岭南眼科学著作及其名医传承 / 443
一、 黄岩与《眼科纂要》 / 443
二、 梁翰芬与《眼科讲义》 / 446
三、 李藻云与一版《中医眼科学讲义》 / 450
第十章 岭南中医针灸学术流派/ 454
第一节 清代以前岭南针灸名著与文献 / 454
一、 丘濬(邱浚)《 重刻明堂经络前图》与《重刻明堂经络后图》 / 454
二、 清代叶广祚《采艾编》、叶茶山《采艾编翼》 / 457
第二节 民国时期岭南针灸著作与流派形成 / 464
一、 陈主平《中医刺灸术讲义》 / 464
二、 周仲房《针灸学讲义》 / 466
三、 曾天治与澄江针灸学派岭南传承 / 470
第三节 现代岭南针灸学术流派梳理 / 475
一、 韩绍康候气针灸法及其传承 / 475
二、 司徒铃子午流注针法及其传承 / 479
三、 靳瑞“靳三针”疗法经验及其传承 / 482
四、 陈全新“岭南陈氏针法”诊疗经验及其传承 / 488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