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大流行:挑战与应对

大流行:挑战与应对

大流行:挑战与应对

定 价:¥118.00

作 者: 《大流行:挑战与应对》编写组
出版社: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23501337 出版时间: 2023-11-01 包装: 平装-胶订
开本: 16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对全球 健康、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目前,疫情仍在全球肆 虐,人类社会被深刻改变。如何有效防范和应对未来可能来袭的大流行病,成为保障人民健康、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课题。 为深入分析大流行的威胁和人类社会面临的挑战,科学阐释传染 病大流行的特征和重要影响因素,系统总结大流行的防范和应对策略与 经验,为防范和应对未来可能再次出现的传染病大流行提供理论和方 法借鉴,由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梁万年教授牵头,组 织 10 多位来自中国科研院所、高校和社会组织的专家,基于对全球 相关领域最新科研成果的综述分析,结合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经验,形成此书。本书分为三大部分,共 11 个章节。 第一部分(第一章)浓缩记录了历次全球传染病大流行。分别回顾 了鼠疫、霍乱、天花、流感、新冠肺炎等历次全球传染病大流行的严重 危害,分析了中东呼吸综合征、埃博拉病毒病、SARS 等可能导致大流行的传染病威胁。第二部分(第二章至第七章)荟萃了人类对传染病大流行的最新科学认识。系统阐释了大流行的实现途径、大流行的挑战、病原体跨种传播、基于基因测序的病原体监测与预警、气候变化对大流行的威胁及全球化与大流行。主要发现和结论如下: ①能够导致大流行的传染病,其病原体均具有传染力强、致病力强、毒力强及变异性大的特点。疾病的潜伏期短、传播途径易于实现、 人群易感性高且缺乏预防或治疗方法等是传染病大流行发生的条件。气候、地理、社会因素(包括生产生活活动、森林砍伐、肉食消费扩大、 生活环境和卫生条件、人口流动、社会稳定、旅游和贸易、城市化、政策干预和公共卫生服务等)可能成为传染病大流行的实现条件。 ②当前全球在应对新发传染病大流行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是全 球尚未形成统一的利益联盟;二是监测系统不能满足大流行早期预警和 应对需要;三是对大流行早期紧迫性认识不足且缺乏特异性措施;四是 医疗机构不堪重负且缺乏有效的药物;五是疫苗分配不公和疫苗犹豫问 题并存;六是公众教育效率不高且存在社会污名和歧视现象;七是其他疾病防控服务供给不足。 ③对人类造成重大危害的烈性传染病,其病原体大多数来自动物。 潜在大流行病原体数量巨大,但人类仍然知之甚少。病原体跨种传播到 人的来源复杂多样,包括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动物病原体、迁徙动物 病原体、媒介动物病原体和特殊生境动物病原体的跨种传播等。仍缺乏 持续追踪病原体在人与动物间传播链条的研究,因而难以准确找到潜在溢出节点;很难确定自然界哪种病原体可跨种传播到人类。需要继续围 绕多国科学家的共同研究和发现,深入开展潜在病原体的跨种传播关键因素研究。建议开展未知微生物研究和发现工作,评估其潜在公共卫生 意义,提出未来新发传染病病原体目录,通过针对性研究,主动预防和防御未来新发传染病。④基因组测序技术与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大大提高了病原体的鉴定效率,加快了疫苗的研发速度,也为病原微生物的溯源、监测与预警提供了有力的工具。病原体在宿主体内及传播过程中会持续地发生变异演 化,病原体基因组的相似性及进化分析有助于揭示可能的传播源头及传 播路径,基因组测序技术已成为传统流行病学调查的重要补充。多数基 因组变异不会影响病原体的特性,但少数特定变异可能会显著改变病原 体的传播特性、复制能力、组织嗜性、抗原性、耐药性或致病性等。病 原体基因组的改变也可能会导致已有的分子检测方法失效。因此,需要 持续跟踪监测病原体基因组的变化,实时调整更新检测、防控及治疗的方法与策略,实现疫情的精准防控。 ⑤气候变化对传染病大流行会产生重要影响。气候环境因素可改变 病媒生物的时空分布和生物种群的迁移方式,影响疾病的传播模式,也 可通过改变病原体繁殖扩散、宿主免疫机制及易感人群行为等扩大疾病 的流行范围。由于全球变暖及所造成的降水模式改变、极端天气事件频 发,未来可能会增加更多的气候敏感性传染病的流行风险。气候环境因 素对新冠肺炎的大流行也具有重要作用。为应对传染病大流行风险,各 地区和部门须通力合作,监控传染病媒介生物在气候变化下的动态时空分布,建立基于气候预测技术的传染病早期预警系统。 ⑥全球化与大流行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一方面,全球化对 大流行会产生负面影响,如使病原体生存环境改变,可能会提升大流 行发生的风险;人员和贸易频繁往来会增加大流行传播的风险。另一 方面,全球化对大流行防控有促进作用,如促进国际抗疫合作、优化 医药及防控物资供应链、加强双多边援助,提升了全球应对大流行的治理能力。 第三部分(第八章至第十一章)凝练了全球应对传染病大流行的 策略和经验。介绍了大流行防范与应对的策略和措施;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总结了全球应对新冠肺炎大流行的干预措施及中国抗疫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新冠肺炎大流行提示人类,针对大流行的准备和防范仍有很多 工作亟待加强:基于动物来源病毒造成大流行的风险,有必要加强动物 新发传染病的监测和防范,对动物—人界面进行持续的监测和干预,以 实现早期预警,尽早发现具备大流行潜能的病原体。建议完善全球相关 的政策与协调机制,促进有关大流行防范的合作与交流;加强预防大流 行的疾控、医疗、实验室等方面基础能力建设,开展实战演练和智能模 拟;加强疫苗、药物、诊断技术及多学科宏观尺度的科学研究;加强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提升大流行准备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②通过总结和评估历次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的 全球应对情况,发现在大流行期间根据现实需求采取非药物性干预、药 物性干预及疫苗的不同措施组合尤为重要。国际社会、政府或非政府组 织、社区和群众等必须协同合作,为迅速反应和及时应对做好准备。有 必要在透明、全球性和经常性的基础上更好地了解和衡量全球预防、发 现和迅速应对传染病大流行威胁的能力。针对许多国家预防、发现和应 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存在严重不足的问题,亟待加强卫生系统韧性,全面提高全球卫生应急能力。 ③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世界各国基于国情和文 化的差异,采取了不同的应对策略和防控措施,相应的防控效果亦存在 明显差异。严格的封城措施可有效阻断疫情传播;保持社交距离是切断 传播途径的重要手段;以佩戴口罩和注意手部卫生为主的个人防护措施 在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人群大规模核酸检测是落实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措施的有效手段。 ④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中国采取了全面、严格、彻底 的防控措施,有效阻断了病毒传播,有序平衡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 展,有力支援了国际社会抗疫,为人类社会应对传染病大流行威胁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经验。中国的抗疫实践充分证明,有效应对大流行,必须秉持生命至上的核心理念,必须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必须坚 持政府主导和全社会参与,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必须坚持科学防控和精准施策,必须协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新冠肺炎疫情带给人类深刻的反思,针对传染病的大流行,还有 很多科学问题没有找到答案,需要全球的科学家共同努力,合作开展研 究。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也暴露出在全球卫生服务体系方面存在的 短板和弱项,中国将全力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深度参与全球卫生治理和合作,更为有效地应对疾病大流行的威胁与挑战。

作者简介

暂缺《大流行:挑战与应对》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大流行威胁  /001
一、鼠疫  /002
二、霍乱  /004
三、天花  /006
四、流感  /008
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014
六、其他可能导致大流行的传染病  /015
参考文献  /017
 
第二章  大流行的实现途径  /023
一、大流行的特征及判定标准  /023
二、大流行传染病的特点  /024
三、传染病大流行的影响因素  /028
参考文献  /037
 
第三章  大流行的挑战  /043
一、全球尚未形成统一的利益联盟  /044
二、监测系统不能满足大流行早期预警和应对需要  /045
 
 
 大流行:挑战与应对
 
 
三、大流行早期紧迫性认识不足且缺乏特异性措施  /046
四、医疗机构不堪重负且缺乏有效的药物  /047
五、疫苗分配不公和疫苗犹豫问题并存  /049
六、公众教育效率不高且存在社会污名和歧视现象  /051
七、其他疾病防控服务供给不足  /053
参考文献  /054
 
第四章  病原体跨种传播  /057
一、病原体跨种传播风险  /057
二、病原体跨种传播的挑战  /060
三、新冠病毒的宿主研究  /061
四、病原体跨种传播的风险评估  /066
参考文献  /067
 
第五章  基于基因测序的病原体监测与预警  /073
一、病原体变异监测方法  /073
二、病原体基因组监测网络及数据共享系统  /077
三、病原体变异的生物信息学预测预警  /081
参考文献  /084
 
第六章  气候变化对大流行的威胁  /087
一、气候变化与大流行  /088
二、气候因素对 COVID-19 疫情的影响  /092
三、气候变化下传染病风险的应对策略  /096
参考文献  /099
 
 
目录
 
 
第七章  全球化与大流行  / 105
一、全球化对大流行的影响  / 106
二、大流行对全球化的影响  / 110
三、处理全球化与大流行的中国方案  / 117
参考文献  / 118
 
第八章  大流行准备与防范  / 123
一、动物来源的大流行风险病原体的监测和防范  / 124
二、政策与协调机制  / 127
三、基础能力建设  / 129
四、科学研究  / 132
五、人才培养和储备  / 134
参考文献  / 136
 
第九章  大流行的应对与评估  / 141
一、PHEIC 应对与评估  / 142
二、大流行应对能力评估  / 149
参考文献  / 151
 
第十章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流行  / 155
一、新冠肺炎疫情  / 155
二、新冠病毒的流行特点  / 156
三、新冠病毒病原体的鉴定  / 157
四、新冠病毒的溯源  / 159
五、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措施及效果  / 161
六、反思与展望  / 163
参考文献  / 165
 
 
 大流行:挑战与应对
 
 
第十一章  中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经验及对世界的贡献  / 169
一、中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4 个阶段  / 169
二、中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经验  / 172
三、中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的贡献  / 176
参考文献  / 178
 
致    谢  / 179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