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报刊史料与当代文学史研究

报刊史料与当代文学史研究

报刊史料与当代文学史研究

定 价:¥78.00

作 者: 武新军
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20214018 出版时间: 2023-10-01 包装: 平装-胶订
开本: 16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从当代文学史料整理、“十七年”文艺期刊研究、当代作家年谱编纂等几个角度切入,利用当代文学报刊史料,探讨了如何以文学报刊为中心,建立整体史与跨学科视野,系统呈现中国报刊发展史。本书立足中国当代文学报刊, 以传播学理论为依据,充分利用不同时期不同媒介的相互关系,结合我国发展实际做了具体案例分析,为中国报刊史研究提供了例证。

作者简介

  武新军,河南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河南省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院院长,主要从事文学报刊、文学传媒与文学发展的关系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 项,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 项,先后参与策划出版“报刊史料与20 世纪中国文学史丛书”“中国当代重要作家年谱丛书”等。出版著作《现代性与古典传统: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古典倾向》《意识形态与百年文学》《意识形态与中国当代文学——(1949-1989) 研究》《韩少功年谱》《城乡与叙事》等。

图书目录

1_绪 论 文学报刊史研究需要整体性的视野
9_ 第一章 “十七年”文艺期刊管理体制的生成与变革
9_ 第一节 管理规范的初步生成
16_ 第二节 管理体制的松动与再度强化
20_ 第三节 百花齐放与文艺期刊管理
25_ 第四节 “群众路线”与文艺期刊管理
29_ 第五节 调整时期文艺期刊管理体制的松动
30_ 第六节 “文革”前夕群众化办刊方针
33_ 第二章 “人民文艺”的传播网络与传播机制
33_ 第一节 传播网络:改造旧的与建立新的
38_ 第二节 传播内容:新与旧的对峙
47_ 第三节 如何提高传播效率,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 
52_ 第三章 20 世纪80 年代初文学规范的调整与转换
——以《时代的报告》( 1980—1982)为中心
53_ 第一节 关于“写本质”与“写真实”的论争
60_ 第二节 关于文艺批评的两种倾向
64_ 第三节 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争议
68_ 第四节 关于“本刊说明”的争议
72_ 第五节 刊物改组与文学报刊格局
77_ 第四章 “社会主义新人”大讨论与新时期文学
78_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新人”讨论的展开
82_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新人”的不同理解
88_ 第三节 对“新人”形象的意识形态分析
91_ 第四节 “新人”的淡出与旧人物形象规范的解体
96_ 第五章 当代文学史料整理与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96_ 第一节 当代文学史料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
101_ 第二节 史料体系、类型与努力方向
107_ 第三节 研究主体的素养与能力
112_ 第四节 关于跨学科史料整理的问题
116_ 第六章 关于中国当代作家年谱编撰的几点想法(上) 
117_ 第一节 年谱的观念更新与视野调整
120_ 第二节 年谱与传记、评传的区别
123_ 第三节 年谱的详略、条目与语言
127_ 第四节 关于材料选择与考辨
132_ 第五节 时事、谱主行实与文学创作
134_ 第六节 地理空间与作家年谱
139_ 第七章 关于中国当代作家年谱编撰的几点想法(下) 
139_ 第一节 如何完善作家履历
144_ 第二节 如何完善作品编目
148_ 第三节 作家年谱与史料建设
155_ 第八章 五四新文学与革命文学关系研究述评
156_ 第一节 五四新文学传统的“革命化”
161_ 第二节 革命文学优于五四新文学? 
165_ 第三节 五四新文学革命领导思想大讨论
168_ 第四节 五四新文学优于革命文学? 
174_ 第九章 意识形态结构与中国当代文学
——“《 文艺报》 ( 1949—1989)研究”绪论
174_ 第一节 辩证理解意识形态与当代文学的关系
178_ 第二节 意识形态结构与“十七年”文学
185_ 第三节 意识形态结构与新时期文学
191_ 第十章 赵树理与“人民文艺”传播网络
192_ 第一节 铺“水管”:传播媒介与网络
195_ 第二节 开“水源”:文艺创作与改编
199_ 第三节 政治控制:认同与抗拒4
203_ 第十一章 近年来女性文学研究思路批判
204_ 第一节 脱离经济基础的思想文化批判
207_ 第二节 女性主体性与政治性的对立
211_ 第三节 以性别对抗构建女性主体性
216_ 第十二章 再谈十七年文学的“人民性”
217_ 第一节 基础文化设施与传播媒介的人民化
222_ 第二节 “写人民”:工农兵成为写作的对象
226_ 第三节 “人民写”:工农兵成为创作的主体
231_ 第四节 怎样写:“普及型”文体的大繁荣
236_ 第十三章 “十七年”长篇小说普及本研究
237_ 第一节 普及本的种类与读者群体
242_ 第二节 普及本的发行量与定价问题
244_ 第三节 长篇小说普及本与读书运动
248_ 第四节 普及本与作家的写作方式
251_ 第五节 普及本与“十七年”文学出版问题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