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生活时尚健康中医养生方药讲课纪要(精)

方药讲课纪要(精)

方药讲课纪要(精)

定 价:¥119.00

作 者: 戴国和
出版社: 郑州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64572082 出版时间: 2020-09-01 包装:
开本: 16开 页数: 352 字数:  

内容简介

  《方药讲课纪要》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二十讲。一讲主要内容有三:①提高学者对医德医风方面新的认识和加强自己的学医之责任感及迫切感。学习张仲景《伤寒论·自序》和《用药如用兵论》等经典著作。②提高医疗素质,又温习四小经典部分内容。如《药性赋》《小脉诀》《大脉诀》以及《医学三字经》第一节“医学源流史”。③传承医药技能知识。将戴氏百年的行医秘籍公诸于世(融于讲课之中)。如用药一口端、用药箴言和医理三十三等。同时把百例证候常用方药选作一系统的总结。后十九讲主讲中药药物知识。把常用药物按功能分类,每讲按3个内容论述。①综述本类药物共性、主治、适用证及运用时的注意事项;②把每章每类的药物编一歌诀,包括全类药物品种名称,简称类歌;③按功能分类:把每一种药物主治病症用14个字编成概括性的歌诀,简称药物主治歌。下卷共二十一讲,主要讲述方剂知识,有以下几点。1.方剂的起源与发展及方药在临床使用时的重要性和组方原则及变化。2.方剂按功能分类,共分为二十章。其中方剂有300多首,已讲完。3.每个方剂分12个方面讲述,如方剂的出处、组成、用法、功用、主治、证治机制、方解、配伍特点、辨证要点、鉴别及临床使用、方歌等。4.在讲解时,以每章的概念和每个方剂的证治机制及方解作为重点。如证治机制即把每个症状产生的原理一一说明、详细解析。方解方面君臣佐使为重点,并讲述各味药物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和相互作用。在讲课之时,随时加入笔者的一些临床经验及心得体会,供学者探讨。附录附常用方剂近千首,为学者查找急需之用。还有临床常用对药、角药集录供学者参改。

作者简介

  戴国和,男,77岁,祖籍襄城县山头店乡祝冯村,弱冠之年,行医乡里,咸有美名。于1970年进入襄城县八七专科学校任中医教师。此后,先后担任县卫校、县职高、县成人中专中医专科兼职教师,达30年之久,培养学生千余名,现已退休。曾任祖国传统医学委员会委员,许昌地区中医学会理事,许昌健康报告团专家,县中医学会副会长,县政协第五、六、七、八届委员。曾是县劳动模范,连续30年被评为县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连续两年被县政府评为“十佳医生”。2002年被中国名医特医选编委员会命名为“千年名医”。2018年被许昌市人民政府命名为“许昌市名中医”。其行医业绩已先后载人《世界传统医学大全》《世界名人录》《东方之子》《中国名医一万家》《襄城县志》等。戴老先生擅长内科、妇科,尤其对中风病、肝胆病治疗采取中西医结合,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系列方药,有效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50年来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勤于笔耕,厚积薄发,现有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1999年出版的《论治精要》、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5年出版的《中医助读》、郑州大学出版社2016年出版的《戴氏临证方略》、郑州大学出版社2017年出版的《中医百讲纪实》,以及与他人合著、担任常务副主编的《中国名医高新理论与实践》第二卷等多部著作问世。戴老因其高超医术、高尚医德,退休后被医院返聘工作至今。现任襄城县中医院名誉院长,被聘任为副主任中医师,师带徒学士研修班一、二届导师。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老师,仲景学堂老师,收徒30多名。

图书目录

上篇 中药学
第一讲 中药学概论
第一节 提高医德医风素质
第二节 贯通古今话名医
第三节 研药之用
第四节 提高临证医技
第二讲 解表药
第一节 辛温解表药
第二节 辛凉解表药
第三讲 清热药
第一节 清热泻火药
第二节 清热燥湿药
第三节 清热解毒药
第四节 清热凉血药
第五节 清退虚热药
第四讲 泻下药
第一节 攻下药
第二节 润下药
第三节 峻下药
第五讲 祛风湿药
第六讲 芳香化湿药
第七讲 利水渗湿药
第八讲 温里药
第九讲 行气药
第十讲 消食药
第十一讲 驱虫药
第十二讲 止血药
第十三讲 活血祛瘀药
第十四讲 化痰止咳平喘药
第一节 温化寒痰药
第二节 清化热痰药
第三节 止咳平喘药
第十五讲 安神药
第十六讲 平肝息风药
第十七讲 补虚药
第一节 补气药
第二节 补血药
第三节 补阴药
第四节 补阳药
第十八讲 开窍药
第十九讲 收涩药
第二十讲 其他药
下篇 方剂学
第二十一讲 方剂总论
第一节 方剂的发展
第二节 方剂与治法
第三节 方剂的分类
第四节 方剂的剂型
第五节 方剂的煎服法
第六节 方剂的组方原则及变化
第二十二讲 解表剂
第一节 辛温解表剂
第二节 辛凉解表剂
第三节 扶正解表剂
第二十三讲 泻下剂
第一节 寒下剂
第二节 温下剂
第三节 润下剂
第四节 攻补兼施剂
第二十四讲 和解剂
第一节 和解少阳剂
第二节 调和肝脾剂
第三节 调和寒热剂
第二十五讲 清热剂
第一节 清气分热剂
第二节 清营凉血剂
第三节 气血两清剂
第四节 清热解毒剂
第五节 清脏腑热剂
第六节 清虚热剂
第二十六讲 祛暑剂
第一节 祛暑解表剂
第二节 祛暑利湿剂
第三节 祛暑益气剂
第二十七讲 温里剂
第一节 温中祛寒剂
第二节 回阳救逆剂
第三节 温经散寒剂
第二十八讲 表里双解剂
第一节 解表清里剂
第二节 解表温里剂
第三节 解表攻里剂
第二十九讲 补益剂
第一节 补气剂
第二节 补血剂
第三节 气血双补剂
第四节 补阴剂
第五节 补阳剂
第六节 阴阳并补剂
第七节 气血阴阳并补剂
第三十讲 固涩剂
第一节 固表止汗剂
第二节 敛肺止咳剂
第三节 涩肠固脱剂
第四节 涩精止遗剂
第五节 固崩止带剂
第三十一讲 安神剂
第一节 重镇安神剂
第二节 补养安神剂
第三十二讲 开窍剂
第一节 凉开剂
第二节 温开剂
第三十三讲 理气剂
第一节 行气剂
第二节 降气剂
第三十四讲 理血剂
第一节 活血祛瘀剂
第二节 止血剂
第三十五讲 治风剂
第一节 疏散外风剂
第二节 平息内风剂
第三十六讲 治燥剂
第一节 轻宣外燥剂
第二节 滋润内燥剂
第三十七讲 祛湿剂
第一节 化湿和胃剂
第二节 清热祛湿剂
第三节 利水渗湿剂
第四节 温化寒湿剂
第五节 祛湿化浊剂
第六节 祛风胜湿剂
第三十八讲 祛痰剂
第一节 燥湿化痰剂
第二节 清热化痰剂
第三节 润燥化痰剂
第四节 温化寒痰剂
第五节 治风化痰剂
第三十九讲 消食剂
第一节 消食化滞剂
第二节 健脾消食剂
第四十讲 驱虫剂
第四十一讲 涌吐剂
附录一 常用方剂举例
附录二 临床常用角药、对药集录
编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