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三螺旋动态建构研究

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三螺旋动态建构研究

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三螺旋动态建构研究

定 价:¥55.00

作 者: 魏春艳
出版社: 东北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东北大学技术哲学博士文库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51727730 出版时间: 2021-09-01 包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00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以技术过程论和三螺旋理论为理论支撑,结合实际案例,得出了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三螺旋动态建构机理,以及培育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三螺旋混成组织的机制。本书探讨了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知识表象和内在冲突,其一是产业共性技术识别的“双重未知”矛盾,这是由共性技术知识的竞争前性、主体缺位和创新主体间信息流通不畅造成的。其二是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竞合矛盾”,这是由共性技术的知识多价性、动态竞争、主体异质性、制度安排的不完善性造成的。其三是产业共性技术应用的“知识产权冲突”,这是由共性技术知识的准公共物品性、公共利益与私有利益的矛盾、异质主体间的产权矛盾、现有的法律和制度缺陷导致的。

作者简介

  魏春艳(1983一),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产业共性技术研究综述
二、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综述
三、文献述评
第三节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点
第二章 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及其相关理论
第一节 产业共性技术的基本概念
一、过程论视野中的技术
二、产业技术的含义
三、产业共性技术的本质:新巴斯德象限的特殊知识
第二节 三螺旋理论阐释
一、三螺旋理论的内涵
二、三螺旋理论与其他创新理论的比较
三、中国式创新“三螺旋”的建构性
第三节 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动态过程性及其三螺旋特征
一、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动态过程性
二、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三螺旋特征
第三章 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知识表象和内在冲突
第一节 产业共性技术识别的“双重未知”
一、竞争前性造成“双重未知”
二、主体缺位造成“双重未知”
三、信息流通不畅造成“双重未知”
第二节 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竞合矛盾”
一、知识多价性暗含“竞合矛盾”
二、动态竞争导致“竞合矛盾”
三、主体异质性导致“竞合矛盾”
四、制度安排的不完善导致“竞合矛盾”
第三节 产业共性技术应用的“知识产权冲突”
一、准公共物品性暗含“知识产权冲突”
二、公、私利益矛盾导致“知识产权冲突”
三、异质主体间的产权矛盾导致“知识产权冲突”
四、法律和制度缺陷导致“知识产权冲突”
第四章 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三螺旋动态建构和知识演变
第一节 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主体的功能定位
一、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主体功能定位的逻辑
二、政府是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战略布局者
三、企业是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市场实践者
四、学研机构是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知识贡献者
第二节 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动态变化的动力及基本趋势
一、知识可交融性构成共性技术知识生产动力
二、创新主体地位动态变化的基本趋势
第三节 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三螺旋动态生成过程
一、以政府为主导识别跨界组织
二、学研机构和企业联动的研发共同体
三、以企业为主导的应用市场导向体系
第五章 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主体的演化:混成组织的建构
第一节 以混成组织为核心的创新三螺旋动态循环
一、三螺旋结构中动态循环的理论不足
二、新的三螺旋动态循环空间格局
第二节 信息聚合:破解双重未知的知识与共识空间
一、异质信息聚合创建创新主体间知识空间
二、异质主体协商创建创新主体间共识空间
第三节 资源整合:平衡竞合矛盾的协同创新空间
一、协同创新空间内的目标协同机制
二、协同创新空间内的资源整合机制
三、混成组织实现了异质资源的交互
第四节 利益协同:化解知识产权冲突的利益共享空间
一、需求共振与利益镶嵌:融合公私利益矛盾
二、利益交互与知识互补:化解异质主体价值矛盾
三、市场培育与制度建设:消除利益之争隐患
第六章 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三螺旋混成组织的培育与对策
第一节 东大协同中心:三螺旋混成组织培育实践
一、中心成立:混成组织培育的制度设计
二、中心建设协同创新平台的四维构架
三、中心创新成果市场应用的对接机制
第二节 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三螺旋混成组织的培育机制
一、项层设计引领三螺旋混成组织萌发
二、协同创新平台哺育三螺旋混成组织成长
三、市场应用促使三螺旋混成组织成熟
第三节 促进三螺旋混成组织形成和发展的对策
一、强化顶层设计的战略规划
二、建立多平台共生的协同创新生态系统
三、落实市场应用对接链条循环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第七章 结论
一、作为知识生产过程的产业共性技术创新
二、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主体的动态建构观
三、促进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三螺旋混成组织发展的实践方式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